清末民初岭南大儒简朝亮研究述评
2010-03-21张纹华
张纹华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清末民初岭南大儒简朝亮研究述评
张纹华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简朝亮是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与康有为同为“九江学派”核心人物,然百年来简氏之名终为康所掩。2008年10月,“简朝亮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顺德召开,使简氏著述与版本、生平与思想、文学创作等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然对简氏研究还须在著述整理出版、深化细化研究方面下功夫。
简朝亮;著述与版本;生平与思想;文学创作;几点设想
简朝亮(1851-1933),字季纪,号竹居,广东顺德简岸乡人,人称“简岸先生”,清末民初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简朝亮、康有为同为“九江学派”的核心人物,然百年来简氏之名终为康有为所掩。简朝亮一生著述颇丰,但百年来简氏著述多未经系统整理,这严重制约了简氏研究的顺利开展。笔者主要从著述与版本、生平与思想、文学创作三方面对简朝亮研究作一述评,并提出未来推进简氏研究的几点设想。
一、简朝亮之著述与版本
简朝亮的著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专著,二是编纂。其著述多为广东各地方文献馆收藏。
(一)简朝亮专著版本
简朝亮专著约有11种:《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4卷、《尚书集注述疏》35卷、《读书堂集》13卷附首1卷注3卷、《读书堂集续二集》2卷、《孝经集注述疏》1卷附《读书堂答问》1卷、《酌加毕氏续资治通鉴论》8卷、《论语集注补正述疏》10卷附《读书堂答问》1卷、《读书堂明诗》4卷、《毛诗说习传》、《述十三经大义》、《松桂堂集》(第1、2辑)。此外,还撰有《清故进士陶子政墓志铭》(国家图书馆藏有民国8年刻本)。其中《读书堂集续二集》、《述十三经大义》、《松桂堂集》均仅有一种版本,即分别为民国刻本、手抄本(1册)和香港李巽仿等编1985年本(1册),现分别藏于香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余下8种专著均有多种版本。
(二)简朝亮编纂图书版本
简朝亮编纂书籍主要有9种:《所托山房诗集》4卷、《朱九江先生讲学记》、《朱九江先生集》10卷、《朱九江先生年谱》、《读书堂答问》、《粤东简氏大同谱》13卷、《顺德简岸简氏家谱》5卷、《简氏家谱》(顺德)、《朱九江先生传》。其中《所托山房诗集》、《简氏家谱》均有1个版本,分别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民国17年(1928)铅印本。《所托山房诗集》现藏广东省图书馆(4卷)、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首3卷)。《简氏家谱》现藏广东省图,2册。余7种均有多个版本。
二、简朝亮生平与思想研究
(一)简朝亮生平研究
简氏研究主要经历文献奠基、门人与友人忆述、后学研究三个阶段。1934年门人刊印的《简朝亮年谱》[1]奠定了简氏生平研究的文献基础,重点勾勒了简朝亮的学术脉络与醇儒形象。如简朝亮7岁始学《孝经》,15岁诵七经,43岁始遍治群经,先后著有《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孝经集注述疏》、《酌加毕氏续资治通鉴论》等。又如简朝亮41岁时,樊学使以“究心学术,志洁行端,笃实沈潜,澹于荣利,为庠序中不可多得之士”奏闻朝廷,但简氏以疾未赴训导一职,后于56岁、65岁、66岁时,先后却去礼学馆顾问、袁世凯派人南下之邀、清史馆顾问。同时,父亲去世守孝三年,清朝覆亡后不做生日,惊闻废经的无奈与忧愤等,无不显示一位被时代推向边缘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固守。后来的《顺德县志》[2]、《广州市志》[3]、《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4]、《广东历史人物辞典》[5]、《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6]、《中国文学家大辞典》[7]等凡关于简朝亮的介绍均以《简朝亮年谱》为参照。
门人、友人忆述之文,是简朝亮生平研究的又一积淀。如任元熙的《同门公祭简竹居先生文》、《清徵士简竹居先生事略》[8]、简又文的《悼竹居夫子》[9]、《追怀简竹居夫子》[10]、吴宓的《悼简竹居先生》[11]、古直的《简竹居先生挽诗》[12]、方孝岳的《闻简竹居先生下世作》[13]、李沧萍的《简竹居先生挽词》[14]等均烙下简朝亮不骛声闻、笃于学术的高洁个性。尤其是简又文的《追怀简竹居夫子》,既留下一位学者对初入门弟子亲切和蔼教诲的形象,又以名人评价彰显简氏的学术个性,如梁均默以“经师难得更人师,真善原应永弗离。一脉礼山传圣教,千歌道统见长垂”称誉简朝亮。
2008年10月9日,“简朝亮学术研讨会”在顺德北滘举行。此乃国内第一次对这位低调沉实、学高思深、品洁行端、桃李满园的学问家和教育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理论探讨与学术研究的会议。提交会议的诸多成果揭开了简朝亮生平研究的重要一页。譬如《浊世剩儒真——简朝亮传略》[15]、《竹居先生在故里》[16]、《居家忧国的简朝亮》[17]、《简朝亮梁鼎芬交往述略》[18]等不仅在论述层面上有突破,而且能抓住简氏思想的某一方面进行深挖,从不同层面彰显了简朝亮的鲜明个性。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梳理、勾画出简朝亮少年苦读、六试不第,以执教、著述终老的学者生涯,以生动的史实真实反映了在近代中国学术思潮、政治形势急剧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一位醇儒之形象。二是透过简朝亮竹林苦读、执教简岸的独特岁月,展现出简岸乡土、简氏祖辈对简朝亮个性、学养的铸造。三是揭示了面对时危世艰简朝亮悲天悯人的夫子情怀与对颓败时局的强烈不满。
(二)简朝亮学术思想研究
兼容并取、破汉学宋学之门户、归依孔学是朱次琦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简朝亮一生以著述实践朱氏学说,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早有定论。如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认为简朝亮“坚苦笃实,一慕其师,所注《论语》、《尚书》,折衷汉宋而抉其粹,最为次琦高弟”[19]。
“简朝亮学术研讨会”不仅揭开了简氏生平研究的重要一页,而且标志着简氏学术思想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其中林子雄的《简朝亮的经学生涯》[20]、周正庆的《晚清岭南大儒简朝亮学术思想研究》[21]两文对简朝亮的学术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究。林文的重要价值在于对简氏6本著作——《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孝经集注述疏》、《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毛诗说习传》、《酌加毕氏续资治通鉴论》的主要内容与馆藏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周文则首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简朝亮的学术思想,即“以著述张扬孔道之思想”、“兼容百家,自成一家的学术风格”及“固守师道,通经致用的学术理念”,奠定了简氏学术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论语集注补正述疏》是简朝亮的重要著作之一。著名学者钱穆、徐复观二人均认为《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胜于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关于这一评价,笔者以为尚属公允。谭步云的《〈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训诂上的贡献》[22]初步从训诂学方面探讨简著,认为简著具有“深入浅出,博采众长”、“别引异文,以得确解”、“撰述严谨,精具规模”、“注音语法,亦有发明”等重要价值。200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这是简朝亮首本独立出版的著作,为简氏学术思想研究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谱学思想是简朝亮经学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乔玉红的《从〈粤东简氏大同谱〉看简朝亮的女性观》[23]专门探究简朝亮在编纂族谱时体现的女性观,认为简有“对节烈观念的执着”、“对未嫁守贞的赞许”、“对女子读书的重视”、“对参与社会活动的支持”等女性观,同时认为简氏女性观对岭南地区的学术繁荣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
三、简朝亮文学创作研究
(一)简朝亮诗文评点
《读书堂集》是简朝亮的诗文集。门人梁应扬的《读书堂集注》首次对简氏诗文进行评点,但张舜徽在《清人文集别录》中怀疑梁注是简氏自为之:“在此别集中,自创一体,与朝亮所撰《尚书集注述疏》、《孝经集注述疏》,自注自疏之例正同,疑是集之注,亦朝亮自为之,而托名于门人者也。”[24]陈衍的《石遗室诗话》卷24录简朝亮4首诗作——《客馆邑中曾氏草堂》、《送友人北上》、《韩文公钓鱼台》、《寄酬梁大鼎芬五首》,但陈衍仅有“竹居五首绝句中有本事非能尽悉,晤节奄当详询之”[25],对简氏诗作无一评说。张舜徽认为:“是集卷一以《朱九江先生讲学记》、《朱九江先生讲学记书后》二篇冠其端,即综录师说,明其学之所自出。继以《病言》三十七条,则朝亮论学论治之要悉在焉,故此数篇,乃全集之纲领,亦简氏之学案也。”[24]张氏所论实是精当,但未能对简的文学创作作出重要评点。《岭南历代诗选》引用门人梁应扬在《读书堂集注》的批语,认为《甲午风孟冬》是简氏诗歌中“最经意之作”。
(二)简朝亮诗文研究
1939年佟绍弼连续在《大风》上发表题为《近代文苑评述:文第一,康有为简朝亮》[26]的连载文章,是目前可见较早论述简朝亮文学创作的论文。作者将康、简二人对照,比较粗线条地开启了简氏文学研究。至2009年岑丽华的《从诗歌分析简朝亮的思想性格》[27]、陈恩维的《论岭南近代爱国诗人简朝亮诗中的时务及其文化抉择》[28]对简氏诗作进行了探究,标志简朝亮诗歌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岑文认为忧国忧民、治经守道是简朝亮的诗人性情,其诗作也体现这一特点。陈文指出简氏诗作主要反映了民生疾苦、反思中西冲突、重振世道人心和捍卫中华文化本位等内容,具有“酌经史文言而济当时”的重要价值。
《读书草堂明诗》是简朝亮的诗歌理论著作。蒋寅在《清诗话考:民国卷》指出:“然征引评论皆随意为之,或有或无,漫无宗旨,漫无义例。又,此书已作于近世,而议论尚治陈说,亦婵迂腐。”对此,程中山的《论简朝亮〈读书草堂明诗〉》[29]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读书草堂明诗》体例鲜明,古诗律诗参半,体虽各分,义实相连。同时详细论述了简氏诗歌理论,即“别裁伪体亲风雅——儒家诗学观”、“转益多师是汝师”、“清词丽句必为邻——推许清隽秀丽之诗风”与“不薄今人爱古人——表彰气节,关注时艰”。
四、深化简朝亮研究的设想
截至目前,学界对简朝亮的研究还很不深入,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深化细化简氏研究:
首先,要做好简朝亮著述的整理、出版工作。简朝亮著述仅《朱九江先生集》、《论语集注补正述疏》、《粤东简氏大同谱》、《顺德简岸简氏家谱》独立刊印出版,《读书堂集》、《读书草堂明诗》、《简朝亮年谱》等简氏重要文献至今未经系统整理、出版,这严重影响着简朝亮研究的顺利开展。简朝亮存世著述多为广东各地方文献馆藏书,因此简氏著述的顺利刊行有赖广东地方政府尤其是顺德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简朝亮著述的整理与出版,可将百年来简氏研究成果汇入其中。譬如出版《简朝亮年谱》时,可将何广棪的《最近发现之简朝亮先生资料》[30]、习之的《简朝亮在阳山》[31]、梁九胜的《读书山堂与简朝亮》[32]等研究成果附于其后。
其次,要注重文本细读,解决简朝亮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譬如关于简朝亮的生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1851年,1852年,学界对此必须作出探究;又如《清诗纪事》称简朝亮“字竹居,广东南海人”[33],北京图书馆版《论语集注补正述疏》序言中称“朱九江讲学于顺德礼山草堂”,都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对类似错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再如简朝亮执教简岸、阳山均达10年之久,仅有简氏、黄节、邓方等若干诗作及《阳山县文史资料》的零星记载,这为简氏生平研究的深入带来相当困难,如何在其诗文作品细读中准确勾勒出简氏这20年的人生轨迹,是探究简朝亮教育思想的必需功课。
最后,要开展扎实的工作,实现简朝亮专书研究的重大突破。简朝亮著述约20种,多为儒家经典述疏,近年来普受学术界关注。不过,要对这些述疏专著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者除必须具备相当的学术功底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有扎实的研究精神。简氏专书研究,多始于文字考订与断句,如《读书堂集》、《读书草堂明诗》、《粤东简氏大同谱》等,疏通文义后,研究者必须对相关经典的千年发展史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在比较联系的研阅中,精当把握简氏著述的学术价值。譬如,将简朝亮的《论语集注补正述疏》与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凸显简氏的学术思想特点,而且能客观、准确地判断简著的学术地位。可见简朝亮专书研究的任何进展,都将是研究者殚精竭虑、以整个身心投入的过程。
2004年,《岭南学术百家》[34]以冯晖的《简朝亮》一文将简氏列入“岭南学术百家”之列,然冯文对简朝亮人生、学术与文学创作的述评均很不到位。由此可见,要想确立简朝亮在南粤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使这位生活贫寒、著述丰实的岭南醇儒终可名立岭南史册,必须强化对简氏人生、著述的全面研究与深入挖掘。
[1]读书堂门人.简朝亮年谱[M].刻本.1934.
[2]顺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顺德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1216.
[3]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广州市志[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6:180.
[4]李盛平.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709.
[5]管林.广东历史人物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91.
[6]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923.
[7]钱仲联等.中国文学家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364.
[8]任元熙.同门公祭简竹居先生文、清徵士简竹居先生事略[C]//许衍董.广东文征续编:第一册.广东文征编印委员会内部印制本.1986:633.
[9]郁达夫,等.半日游程[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59.
[10]简又文.追怀简竹居夫子[C]//许衍董.广东文征续编:第三册.广东文征编印委员会内部印制本. 1986:567.
[11]吴宓.悼简竹居先生[N].大公报·文学副刊,1933 -10-13。
[12]古直.简竹居先生挽诗[J].文学杂志(广州), 1933(6):5-6.
[13]方孝岳.闻简竹居先生下世作[J].文学杂志(广州),1933(6):6.
[14]李沧萍.简竹居先生挽词[J].文学杂志(广州), 1933(6):7-8.
[15]陈泽泓.浊世剩儒真——简朝亮传略[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7.
[16]苏禹.竹居先生在故里[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
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8-13.. [17]刘正刚.居家忧国的简朝亮[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
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4-19.
[18]李吉奎.简朝亮梁鼎芬交往述略[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37-40.
[19]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243.
[20]林子雄.简朝亮的经学生涯[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0-26.
[21]周正庆.晚清岭南大儒简朝亮学术思想研究[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41-45.
[22]谭步云.《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训诂上的贡献[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82-88.
[23]乔玉红.从《粤东简氏大同谱》看简朝亮的女性观[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0-115.
[24]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0:585.
[25]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26.
[26]佟绍弼.近代文苑评述:文第一,康有为简朝亮[J].大风(香港),1939(35):2-3,(36):11-13,(37)5-7.
[27]岑丽华.从诗歌分析简朝亮的思想性格[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1.
[28]陈恩维.论岭南近代爱国诗人简朝亮诗中的时务及其文化抉择[J].广州大学学报,2009(3):3-8.
[29]程中山.论简朝亮《读书草堂明诗》[C]//广东省顺德北滘镇人民政府.简朝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99-109.
[30]何广棪.最近发现之简朝亮先生资料[J].广东文献,1978(1):33-34.
[31]习之.简朝亮在阳山[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阳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阳山文史资料, 1986:43.
[32]梁九胜.读书山堂与简朝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阳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阳山文史资料,1988:42.
[33]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3688.
[34]毛庆耆.岭南学术百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738.
[责任编辑 朱 涛]
K256
:A
:1009-1513(2010)03-0025-04
2010-05-03
张纹华(1974—)女,广东南海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代岭南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