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的制墨业
2010-09-14陈涛
陈 涛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隋唐五代的制墨业
陈 涛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制墨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隋唐五代时期制墨业相当发达。唐代制墨业不论产地分布,还是生产质量、工匠数量,北方地区都占绝对优势,当时北方的绛州、易州、潞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制墨中心。唐末五代时,制作重心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歙州逐渐成为著名的制墨中心。
唐代;五代;制墨业;重心;南移
古人用墨,初为天然石墨,后乃用人工松烟墨。制墨业作为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汉代已初具规模,当时的产墨区遍及陕西隃糜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易水、上党、庐山等地均产名墨。隋唐五代时期,制墨业相当发达,从官方文书到民间契约、从学校教育到科举考试、从文学作品到书画艺术、从科技著作到儒释道典籍、从宗教祭祀到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墨都得以广泛运用。
隋唐五代制墨业的资料极为零散,加之有的地区虽然有制墨业,可惜文献失于记载,因此要对制墨区域进行精确统计十分困难。笔者拟以所见资料对隋唐五代制墨业的地理分布特点略加探讨。
一、隋唐时期制墨业的进步
隋唐时期,制墨业比较发达,此间,仍以松烟为主要制作原料。唐代,北方制墨区域有河南府、岐州(凤翔府)、陇州、绛州、潞州、易州、燕州等地,其中岐州、陇州等地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关中重要的制墨产地,潞州、易州等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也成为重要的制墨区域。
岐州郿县地近终南山[1]44,而终南山多松,宜于制墨。据张说《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王方翼“字仲翔,太原祁人”,幼随母徙居岐州郿墅,时“储无斗粟,庇无尺椽”,而方翼能“躬率佣保,肆勤给养,垦山出田,燎松鬻墨”,所以很快致富,“一年而良畴千亩,二年而厦屋百间”。[2]
陇州汧阳县,“本汉隃麋县地”[1]45,出产佳墨。《通典》卷二二《职官四·尚书上·历代郎官》记载:汉代“丞、郎月赐赤管大笔一双,隃麋墨一丸”。杜佑注云:“隃麋,今汧阳县,出墨。”[3]且刘禹锡诗云:“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4]4093
关中地区原本松林繁富,在汉唐之间一直是北方最主要的产墨区,但长期以来,随着人们对关中地区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严重破坏,松林消失殆尽。唐德宗时,“欲修神龙寺,须五十尺松,不可得,延龄曰:‘臣近见同州一谷,木数千株,皆可八十尺。’上曰:‘开元、天宝间求美材于近畿犹不可得,今安得有之?’”[5]7563关中鸡头山,在京兆府鄠县东南三十一里[1]29,此处多松,本汉代右扶风地,为当时重要的制墨区。然而,至唐代,鸡头山松林枯竭已不产墨。段成式《与温飞卿书八首》亦云:“但所恨鸡山松节,绝已多时。”[6]正因易州(开元改称上谷郡)、潞州(开元改称上党郡)等地多松且松名贵,对制造好墨极为有利,所以成为唐代主要产墨区,《墨经》载:“唐则易州、潞州之松,上党松心尤先见贵。”[7]2唐代文人对潞州名墨多有咏赞,如李峤《墨》诗云:“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4]707李白《酬张司马赠墨》云:“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4]1813此外,士人之间时或以名墨相赠。如段成式曾得集仙旧吏献易州墨二挺,便分一挺赠与温庭筠,温庭筠作书答谢:“蒙赍易州墨一挺。竹山奇制,上蔡轻烟。色夺紫帷,香含漆简。虽复三台故物,贵重相传;五两新胶,干轻入用。”[8]
河南府王屋县王屋山产松,有制墨业。《元和郡县图志》载:“王屋山,在县北十五里。周回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1]135安鸿渐诗云:“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4]8738诗中王屋松烟即指王屋山所出松烟墨。
唐代,南方制墨区域有益州(成都府)、朗州、洞庭湖一带等地。《酉阳杂俎》载:“蜀人工于刺,分明如画。或言以黛则色鲜,成式问奴辈,言但用好墨而已。”[9]据此推知,蜀人所用墨当为本地所产。正由于蜀中纸墨制造业发达,所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二月丁丑,东川节度使冯宿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10]《湖广通志》记载:唐李翱为朗州刺史时,曾见到卖墨道士。[11]可见当地亦或产墨。另据《唐才子传》记载:晚唐时,吕岩“尝白襕角带,卖墨于市,得者皆成黄金。往往遨游洞庭、潇湘、湓浦间”[12],想必洞庭湖一带也有制墨业。
另据《唐六典》、《通典》、《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等记载,绛州、潞州、易州、燕州等州贡墨(见表1)。既是朝廷贡物,必然质量上乘。由于这些州皆在北方,可见有唐一代,就总体而言,北方所产墨的质量当优于南方。
表1 唐代贡墨产地统计简表
注:表中资料详见《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卷二〇《太府寺》,《通典》卷六《食货六·赋税下》,《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五《河东道四·潞州》、卷一八《河北道三·易州》,《新唐书》卷三九《地理三》等。
唐墨的颜色种类有所增加,出现了红墨和白墨。《大唐龙髓记》曰:“楚王灵夔使人造红白二墨为戏,及书写衣服:黑衣用白书,白衣用红书,自成一家。”[13]唐墨的形制由单一的墨丸,发展到“乌玉块”、“双脊鲤鱼”等多种样式,并且出现了巨型的墨锭。如高宗时的镇库墨,“重二斤许,质坚如玉石,铭曰‘永徽二年镇库墨’”[14]127。又如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李阳冰所制贡墨一巨铤,“其制如碑,高逾尺而厚二寸,面蹙犀文,坚则如玉”[15]5,墨上有泰卦麒麟装饰以及用篆文、行书铭文。由此足见唐代制墨技术之高超绝伦。
“凡古人用墨,多自制造,故匠氏不显。”[7]23魏晋南北朝时期,韦诞、张永所制墨极其有名,其制墨“故自不少”,“然不皆手制,加减指授善工而为之耳”[14]125。唐代,由于制墨业发达,所以涌现出许多制墨名工,有李阳冰、祖敏、王君德、奚鼐、奚鼎、奚超、奚庭珪、李慥、张遇等人。[15]4-25
唐初“大明宫光顺门外、东都明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16]。可以想见,除供应官需外,尚有书法、绘画、摹拓、写经、装饰等所需,当时墨的消费量必然不小,那么所耗费古松自然不会少。大量古松被采伐,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北方的自然生态环境。
北方地区历经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不仅生态环境遭受很大破坏,而且人口大量南迁,在南迁人口中就有许多制墨工匠。一些制墨名工迁居江南,促进了当地制墨业的发展。至唐末五代,制墨业重心遂由北方逐渐开始向南方转移,歙州(今安徽歙县)日渐成为著名的制墨中心。
二、五代十国制墨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制墨产地的分布情况与唐代相比,北方地区大体上一依唐旧。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可知,这一时期,潞州、易州仍为主要产墨区。此外,辽东地区也有制墨业。据《清异录》记载:后周丞相范质有一墨,“表曰‘五剑堂造’,里曰‘天关第一煤’。下有臣字而磨灭其名。究其所来,实辽东物也”[17]88。
南方制墨产地有饶州、歙州、益州(成都府)等地。宋人罗愿云:“墨出于歙之黄山,肇于唐末李超、廷珪父子,自南唐以来贵之。”[18]据蔡襄所云:“李超与其子庭珪,唐末自易水度(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留居,遂以墨名家。本姓奚,江南(即南唐)赐姓李氏。”[19]658南唐时,于饶州置墨务官,“岁贡有数”,并且“求墨工于海东”,使李氏“世为墨官”[20],进一步推动了江南制墨业的发展。李超所制墨“有二品,其面或有特龙者,或有‘新安香墨’者,其漫曰‘歙州李超造’,一止曰‘李超’”[21]636,品质精者,“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逾数十幅,不耗一二分”[22]68。徐铉曾云:“幼年常得李超墨一挺,长不过尺,细裁如筋,与其爱弟锴共用之。日书不下五千字,凡十年乃尽。磨处边际如刀,可以裁纸。”[22]71李庭珪所制“大墨有二品,其一面曰‘歙州李庭珪墨’,漫有特龙;其一面曰‘歙州李庭珪造’,漫有双脊特龙。小墨有握子者,上止有一‘香’字,其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又有小饼子,面有蟠龙,四角有‘供御香墨’字,漫止有一‘歙’字”[21]637。李庭珪墨品质精良,“其墨能削木,误坠沟中,数月不坏”[15]12。而南唐后主李煜“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物为天下之冠”[23]。因此,蔡襄有言:“李庭珪墨为天下第一品”,宋代“欲求李庭珪墨,终难得”[19]700。除李氏而外,歙州朱逢等人也精于制墨。南唐名臣韩熙载:“留心翰墨,四方胶煤,多不合意。延歙匠朱逢,于书馆傍烧墨供用,命其所曰‘化松堂’,墨又曰‘玄中子’,又自名‘麝香月’,匣而宝之。”[17]90
这一时期,益州(成都府)制墨业也有较大发展。如“蜀人景焕,博雅士也,志尚静隐,卜筑玉垒山,茅堂花榭,足以自娱。尝得墨材甚精,止造五十团,曰:‘以此终身’。墨印文曰‘香璧’,阴篆曰‘副墨子’”[17]90。自唐末以来,蜀中雕版印刷业发展很快,对促进当地的学校教育助益不少。据《资治通鉴》记载:“自唐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绝,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由是蜀中文学复盛。”[5]9495
五代十国时期,制墨业重心加速南移,尤其江南和川蜀两地,自此以后,发展更快。随着制墨业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后唐则宣州黄山松,歙县黟山松、罗山松”[24],又使得对南方地区松林的砍伐加剧。
综上所述,隋唐五代时期,制墨业相当发达。唐代制墨业不论是产地分布,还是生产质量、工匠数量,北方地区都占有绝对优势,制作重心尚在北方地区,当时的绛州、易州、潞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制墨中心。唐末五代时期,制作重心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歙州逐渐成为著名的制墨中心。
[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李昉,等.文苑英华[G].北京:中华书局,1982:4804.
[3]杜佑.通典[M].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604.
[4]彭定求,等.全唐诗[G].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董诰,等.全唐文[G].北京:中华书局,1983:8233.
[7]晁氏.墨经[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053.
[9]段成式.酉阳杂俎[M].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78.
[10]王钦若,等.册府元龟[G].北京:中华书局, 1960:1932.
[11]夏力恕,等.湖广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370.
[12]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 2000:398-399.
[13]冯贽.云仙散录[M].张力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171.
[14]何薳.春渚纪闻[M].张明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陆友.墨史[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1422.
[17]陶榖.清异录[G]//朱易安,等.全宋笔记:第一编(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18]罗愿.新安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368.
[19]蔡襄.蔡襄全集[M].陈庆元,等,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0]陈师道.后山谈丛[M].李伟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32.
[21]李孝美.墨谱法式[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
[22]苏易简.文房四谱[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23]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吕友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97.
[24]高似孙.纬略[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388.
[责任编辑 文 俊]
F129,K24
:A
:1009-1513(2010)03-0082-03
2010-01-25
陈 涛(1979—),男,宁夏中卫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猜你喜欢
——多元并进的国墨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