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

2010-02-17杨加顺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额纹鼓腮牵正

杨加顺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大连 116001)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管及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以青年人多见。起病急骤,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病损部位的特殊性,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面部的外观,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便。从中医临床学来看,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风寒、风热、风痰或痰血阻滞面部经络所致,其中又以风寒型面瘫较为多见[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风寒型面瘫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1岁,平均42.3岁;病程最短1 d,最长7 d。

1.2 诊断标准

1.2.1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中面瘫的诊断标准诊断 多为起病突然,在早晨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鼻唇沟平坦,讲话、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进食可有口角漏液现象。部分患者可有露睛流泪,额纹消失,初起时可有耳后、耳下或面部疼痛。纳入观察研究的病例均为符合诊断标准的周围性面瘫,属中医风寒型患者。

1.2.2 排除 ①中枢性面瘫、急性炎性多发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脑桥小脑颅底病变、占位性病变、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并发症等累及面神经的患者;②伴有心、脑、肝、肾及内分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年龄在 10岁以下和 80岁以上者;④酗酒、药物滥用、曾确诊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患者;⑤不能按本观察要求治疗者,无法配合判断疗效者及资料不全者[3]。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方用牵正散为主方,白附子、僵蚕、白芷、防风、川芎、甘草各 10 g,全蝎6 g、细辛 3 g,蜈蚣 2条。 1剂/d,水煎2次,早晚分服,10 d为1个疗程。

1.3.2 隔姜灸法 将细艾绒搓成直径约0.8 cm、高1.0 cm的圆锥形艾炷,再把鲜姜切成0.2~0.3 cm厚的姜片,面积大于艾炷底面,用针在姜片上刺数小孔,以便热力传导,上置艾炷放在患侧阳白、四白、下关、太阳、颊车、地仓、颧髎以及对侧合谷穴位上施灸,每灸一壮,如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稍许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反复进行,直至艾炷燃尽。每穴施灸3壮,10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新编神经病学》[4]制订疗效标准。痊愈:额纹加深,眼闭合正常,口角不下垂,鼓腮不漏气,咀嚼有力,患侧不滞留食物,不流涎,鼻唇沟双侧基本对称。好转:额纹较前加深,眼可闭合,但闭合不紧密,口角稍下垂,鼓腮不漏气或稍有漏气,鼻唇沟较前变深,咀嚼较前有力,偶尔存食。无效:以上症状均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风寒型面瘫患者共45例,临床治愈35例,占77.8%;好转8例,占17.8%;未愈2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

2.2 病例

患者,男,55岁,2007年10月15日初诊。自诉2天前外出时即感受凉,次日晨起后感左侧面部麻木,漱口漏水,左眼闭合无力,口角向右侧歪斜。查体:左侧面部抬眉、鼓腮、耸鼻等表情动作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有0.3 mm眼裂,有眼泪流出,皱眉额纹消失,左侧鼻唇沟向右侧歪斜,口角下垂,伸舌舌歪向右侧。舌淡、苔薄白、脉浮。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按上法治疗2个疗程后,瘫痪面肌恢复正常,诸证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发病原因不详,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属急性非化脓性病,是茎乳孔内发出的面神经感受病毒感染或临近组织炎性病变损伤,从而使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而致神经缺血或水肿[5];其病理基础是面部神经管不能随发炎的面神经充血、水肿增粗的需要而相应扩张,造成相对狭窄,出现面神经受压,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6]。祖国医学将其归为“口眼歪斜”范畴,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经络空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风热、热毒等外邪乘虚侵袭经络,致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发为面瘫。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风寒型面瘫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风寒型面瘫是由于风寒之邪客于经络,致气血痹阻所致。牵正散方中白附子善祛风痰,解毒散结,并善祛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祛风止痉,通络散结;白芷、蜈蚣活血祛风通络;防风、川芎、细辛可温经散寒,解表祛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之功。隔姜灸是鲜姜和艾结合施灸,艾、姜均属温热之品,具有辛温、升发、宣散作用,能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调和营卫,改善局部微循环,作用于面部诸穴可以驱除痹阻经脉之寒邪。故笔者选用加味牵正散配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治疗作用,从而使风邪得祛,络脉得通,风寒得散,面部气血调畅,脉络得养而达到治愈面瘫的目的。

[1]许荣正,王美萍.周围性面瘫的辨证选穴与辨病分期治疗[J].中医杂志,2007,48(4):360-361.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97.

[3]崔承斌,杨金生,荣培晶,等.华佗牌针刺手法针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421-423.

[4]粟秀初,吴保仁,黄远桂,等.新编神经病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194-196.

[5]李良平.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4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4):199-200.

[6]宋建新,吕红.贝尔面瘫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6(10):535.

猜你喜欢

额纹鼓腮牵正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牵正散结合针刺摩骨法治疗急性期亨特面瘫的临床观察
深夜的病房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老人常鼓腮有助消化
白色的海
白色的海
老人消化不好多鼓腮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额纹除皱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额部皮肤油脂分泌的影响
闭唇鼓腮防脸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