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0-02-17庞雅琴
庞雅琴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 1300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除了具备对组织器官内病灶分辨率比普通B超高,能更清晰的显示组织器官内较小病灶的优点外,更主要的是在检查过程中,应用了脉冲多普勒技术来观察被检查组织器官在不同周期时血流速度变化、血流状态和组织回声等信息,把这些信息和相关的黑白超声二维解剖结构信息相结合后,来判定被检查组织器官是否有病变、病变的程度以及病变的性质[1]。现综述如下: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原理
1.1 超声波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 Hz~20 kHz,低于20 Hz的声波为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高于20 kHz的声波为超声波。超声波之所以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是因为它有许多奇妙的特点,①由于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它可以像光那样沿直线传播,使得我们有可能向某已确定方向上发射超声波。②声波是纵波,可以顺利地在人体组织里传播。③超声波遇到不同的介质交接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这些特点构成了今天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2]。
1.2 彩超
其实彩超并不是看到了人体组织的真正的颜色,而是在黑白B超图像基础上加上以多普勒效应原理为基础的伪彩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对于静止的观测者来说,向着观测者运动物体发出的声波频率会升高,相反频率会降低,这就是著名的多普勒效应。现代医用超声就是利用了这一效应,当超声波碰到流向远离探头液体时回声频率会降低,流向探头的液体会使探头接收的回声信号频率升高。
1.3 超声诊断种类
超声诊断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A型、B型、D型、M型等。除A超基本淘汰外,常用的超声诊断一般是多种类型的结合。B型超声是所有超声诊断的基础,它能直接显示二维空间图像,故又称二维超声。D型超声也称多普勒型,通过血液流动和脏器活动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经过自相关技术等处理、彩色编码后叠加到B型超声的二维图像上,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彩超[3]。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方法
2.1 探头扫查方式
目前具体的扫查方式有3种:平行扫查、扇形扫查和旋转扫查。
2.2 图像采集
影像设备产生的数据以两种格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即多媒体文件格式和扫描仪文件格式。
3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在临床的应用
3.1 血管疾病
运用10 MHz高频探头可发现血管内<1 mm的钙化点,对于颈动脉体瘤、腹主要脉瘤、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运用彩超的高清晰度、局部放大及血流频谱探查均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结论。
3.2 腹腔脏器
主要运用于肝脏与肾脏,但对于腹腔内良、恶性病变鉴别,胆囊癌与大的息肉、慢性较重的炎症鉴别,胆总管、肝动脉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3.3 小器官
在小器官当中,彩超较黑白超有明显诊断准确性,主要是甲状腺、乳腺、眼球,根据内部血供情况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4]。
3.4 前列腺及精囊
直肠探查为目前诊断前列腺最佳方法。此种方法探查时把前列腺分为移行区、中央区、周围区,另一部分前列腺纤维肌肉基质区。移行区包括尿道周围括约肌的两侧及腹部。中央区为射精管周围、尖墙指向精阜,周围区则包括前列腺后部、两侧尖部。通过直肠探查对各种前列腺、精囊腺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3.5 妇产科
彩超对妇产科主要优点在于良、恶性肿瘤鉴别及脐带疾病功能的评估,对于滋养细胞疾病有较佳的辅助诊断价值[5]。
4 讨论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黑白超声检查能使临床医师获得患者更多、更详细、更准确的疾病资料与信息,这对临床患者的救治、监护、脏器功能评价和患者预后评定都十分重要[5]。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使用设备的人员要求也较高,除了要具备执业医师资质,获得执业医师证及黑白超声诊断工作几年的基础外,还要接受专门培训,要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统一考试,获得彩色多普勒超声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上岗证后,才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工作的资质。因此,患者在做超声检查时,有条件最好选择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便能获得更有价值的诊断结果,为临床医师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以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或手术方案打下基础,这样有利于患者本身的治疗、手术与康复。
[1]农有弟.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应用价值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0(2):68.
[2]龚浠平.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5.
[3]刘月洁.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2):119.
[4]刘舜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08):702.
[5]卢海霞.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2):145.
[6]黄雪兰.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疗法和经皮高温蒸馏水注射疗法治疗肝细胞癌[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