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之我谈
2010-02-16四川
四川
读后感,是指读了某篇(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一般性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什么人的什么文,有怎样的感发点;“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谈自己的感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类作文重在“感”上。“感”,就是感想、体会。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尤其是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切身的感受是最关键的。
首先,要读好原文。认真用心阅读原文,小朋友们才能对原文的内容和写作意图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然后,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只需把文章的开头、经过、结尾叙述清楚,抓住文章所说明的主旨来介绍就可以了。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是谁。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我们还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接着,我们应该详细写感受。在写感受时,应针对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实例;也可以针对文章的几句重点的语句来写自己的感受。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等的动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想。要有层次有思路地把感受一步一步推向最高点。
写“感”受,千万不要让原文内容占主要部分。你可以结合当前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你自己的学习,写出你的心得,发表你的见解、议论,谈出你所受到的启示。对于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对作者写文章时的心境都可以抒发意见。只要有感触都可以写下来。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要。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
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学生做到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过。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几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地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我们写读后感,一定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得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很深的启示。
从表现手法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我们还可以用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口号。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哪些与书中相近、相似,哪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喜欢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认真阅读原作,吃透其基本精神。就文论理,联系实际,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发表感想,也许是写好读后感的“秘诀”吧!
读后感的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省。祝同学们写的读后感更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