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牙切除结合单冠修复保存下颌第一磨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0-02-12陈丽霞
陈丽霞
桂林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541001)
临床上常常因为下颌第一磨牙部分牙根有严重的牙周或根尖周病变,或近中或远中牙冠龋坏达龈下难以进行根管治疗,或近中或远中牙根根折而均采取拔除该牙齿的方法,使健康牙根及其功能也随之丧失。应用半牙切除术将病变牙根连同相应牙冠一同切除,保留下来的牙根做好根管治疗后做单冠修复,既为保存患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避免或减少了对正常牙体组织的切磨, 也为以后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下颌第一磨牙有病损的患者25例, 共计25颗患牙。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52~68岁;保留近中根9例、远中根16例;牙根根折8例、根尖周病变4例、根分叉病变5例、牙冠龋坏达龈下8例。
1.2 术前准备
术前应仔细检查患牙,评价患牙的牙周组织情况,拍摄根尖片,了解健康牙根情况。术前做好患牙健康牙根的根管治疗,术前还应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并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如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某些传染病的筛查等,以判断患者能否接受手术以及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术前还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患者知情,并同意手术。
1.3 手术方法
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使手术达到无痛地顺利进行,一般多用4%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或用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另在术区龈乳头处加局部浸润麻醉。术前用0.12%氯己啶或3%过氧化氢含漱1min。采用常规方法将患牙先进行根管治疗,需保留的半牙要充填完善,牙冠用银汞充填。拟拔除的半牙麻醉下先于患区龈缘作内斜切口,沿切口翻开全厚瓣,暴露根分叉区,彻底刮除该处病变组织,再用细金钢砂车针顺着下颌磨牙颊面沟,从根分叉中央向牙冠面方向将牙冠先切为二,并再向根方切割成两半,拔除患侧冠根, 彻底刮净牙槽窝及根尖周病变组织,最后将剩下的那一半牙冠根修整,消除断面悬突,减少颊舌径,降低咬为前磨牙形态或直接磨成桥基牙的支台形态[1],对术区进行冲洗、压迫止血后,将软组织瓣复位,缝合固定,待伤口完全愈合。术后防止出血、减轻组织水肿、控制菌斑、防止感染、促进组织愈合。可用0.12%氯己啶液含漱4~6周。两月后采用单冠修复
1.4 疗效标准
成功:修复体稳固,边缘密合,牙龈无充血水肿,无牙周袋形成,基牙无松动,咀嚼功能正常,X线片示根尖无吸收,牙槽骨无吸收。咀嚼功能正常。失败:修复体脱落,牙周脓肿,根尖周炎,牙槽骨吸收明显,基牙松动,咀嚼功能异常,出现其一即为失败。
2 结 果
25例25颗患牙行半牙切除术后采用单冠修复,1年后复查,成功23例,失败2例。成功率92%。
3 讨 论
3.1 半牙切除术是将下颌磨牙中的一个有严重病变的牙根连同相应的牙冠一同切除,以治疗或消除重度的根分叉病变及深牙周袋,保留另一半相对健康的牙冠根,使之在口腔维持功能[2]。下颌磨牙经半牙切除后,保留的牙根经牙周膜内压力感受器感受到上下牙列的咬运动,有利于预防牙槽骨废用性萎缩,使牙槽骨保持应有的宽度和高度[3-4],对今后的牙列修复十分有利。因保留有半侧牙,牙列缺损间隙较小,固定桥修复时桥体较短,基牙所承受咬压力和扭曲力亦较小[5],不仅有利于基牙的保护,还可以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本组病例半牙切除术后有2例失败,其中1例术前为根分叉病变,患牙牙槽骨已有轻度吸收,使临床牙冠加长,冠根比例改变, 半牙切除术后因牙周维护治疗中断,牙周病继续发展引起保留的半侧牙牙槽骨继续吸收, 患牙出现明显松动,不得已将保留的半牙拔除。所以术前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半牙切除术适应证选择正确,才能提供快速、稳定的结果,有利于保留半牙的修复,本组病例所选择的牙根根折8例、根尖周病变4例、牙冠龋坏达龈下8例病例,要保留的半边牙齿术前均未出现明显的松动,X线片的检查牙槽骨无吸收,术后无论从临床观察和检查中及X 线片的复查中,都表现为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作者认为半牙切除术的适应证不仅是只选择下颌磨牙有根分叉病变的病例[2],并且建议慎重选择,同时还应该扩大选择范围,牙根根折、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牙冠龋坏达龈下的病例等都应是半牙切除术适应证的选择范围。另1例失败的原因是术后修复体颊面的外形高点过突,其与龈缘之间形成三角形地带,导致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炎,进而引起牙周炎,最终导致牙槽骨吸收,半牙出现明显松动,将其拔除。通过分析上面两例失败的病例,作者认为维护保留的半牙的牙周健康对手术的成功非常关键,所以在施行半牙切除术时,术中要求完全消除创面的悬突,防止术后潜在过深龈袋,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术中修改牙冠形态,减少颊舌径,降低牙冠高度,有利于半牙的保护。在牙体预备的过程当中,要尽量保留剩余健康牙体组织。可以适当减小肩台的宽度,以保证剩余牙体组织有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6]。
3.2 术后采用的修复方法比较灵活 据林松杉等报道[7]主要有:单冠修复法、连冠修复法、单端固定桥、双端固定桥修复方法。行半牙切除术应当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严格遵循修复治疗的生理学基础,符合生物力学的基本要求[1]。半牙切术后, 经治疗而被保存的半牙, 通常被当作修复时基牙使用。有时当切除的冠根部分较小, 而保存的部分冠较大, 牙根粗长, 即有较好的支持力和固位形, 可直接作单冠修复。但多数保留的半牙的固位形及支持力均有限, 所以更多的是设计为固定桥修复, 获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1]。本组病例均采用单冠修复,由于所保留的牙根粗长, 可利用的牙根长度不少于7mm[8],即有较好的支持力和固位形, 而且适当降低了咬关系,也获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同时作者认为冠缘的位置与术后修复的成功也有很大关系,G.V.Biack1908年提出预防性扩展的观点,即所有的充填体、嵌体或冠的边缘均应放在龈下,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预防性扩展的观点是无根据的,相反,现代观点主张将修复体的边缘尽量放在牙龈缘的冠方,以免刺激牙龈,并有利于患者保持该处的清洁[2]。且保持修复体边缘的密合度及高度光滑可以减少菌斑的附着[7]。
总之,因半牙切术保留了一半健康的牙根,为在不破坏其他牙齿完整性的情况下,采用固定修复提供了条件。这种修复方法既有效地恢复了牙列的完整,又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患者又感觉舒适,且经济实惠。所以半牙切术后,对保留的健康牙根经根管治疗后行单冠修复, 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1]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06.
[2]曹采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4-215,229-230.
[3]王敏,罗云,胡国瑜.无牙颌下颌骨大小和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4,12 (2) :106.
[4]朱希涛.口腔修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5.
[5]马轩祥,梁照. 口腔修复问题精选[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6,12 (4) :301.
[6]张凌凌,高平.磨牙纵折保留修复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4):528-529.
[7]林松杉,周继林,曹家信.牙体部分切除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30 (4) :207-209.
[8]毕品红,杨红丽,任贤云.下颌第二磨牙半切术保留单根的修复体会[J].云南医药,2008,29(1): 37.
[9]梁献丽,郑淑珍,王红江.前牙深覆伴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63-164.
[10]何尚群.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77.
[11]张春来.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33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0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