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动采血车血液采集的质量管理
2010-02-11朱梦伟
朱梦伟
吉林省白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13700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我市临床用血主要来自无偿献血。与此同时,血站的服务模式从有偿献血和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逐渐转变为自愿无偿献血,采血模式也由固定的站内坐等转变为采血车到街头、单位、高等院校、社区、乡镇等公共场所和站内坐等并驾齐驱的局面。流动采血车是目前我市采血的主要场所,流动采血也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流动采血车具有方便简捷、易于大众接受等优点,但与室内相比,空间容积相对较小、外环境相对较差等因素给采血者和献血者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加强流动采血管理,成为保证血液质量、保证临床安全用血及维护采血者和献血者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1 采血车环境的质量管理
1.1 车内环境卫生的控制
采血前用200ppm“84”消毒液将抹布和拖布浸泡15min后拧干,擦拭车内台面、台下和冰箱,也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应定期对采血车空调及每一个死角进行清洁消毒,采血时循环消毒机应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采血结束后采血车应先清洁环境后消毒,台面、台下和地板特别是献血者接触的地方,然后用循环消毒机进行混合消毒至少2h,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h,每天工作结束后将所用的器具、地面、桌面及采血台面按要求消毒;每周用消毒药片进行薰蒸消毒,并保持通风;每月按国家标准对物体、空气和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质量标准》(GB15982-1995)细菌菌落总数II类卫生标准(手指≤5cfu/m2,物体表面≤5cfu/m2,环境空气≤200cfu/m2),及时反馈监测结果,确保环境卫生。
1.2 采血用品和污物的处理
为有效防止采血环境的交叉感染,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采血所使用的一次性敷料、物品以及采血后医疗垃圾应分类分区存放,特别是采血针头、初筛针应投入专用密闭容器内,并及时用密封的黄色垃圾袋装好,存放时间要<1d,日产日清。医疗垃圾不能随意丢弃在外,要交接登记签字。严禁口头交接,必须带回单位做无害化处理后,统一销毁。每日采血前应更换采血椅的面套,确保相关人员的身心健康。
1.3 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
要做到勤沐浴、理发、修剪指甲,不佩戴首饰,着装要清洁整齐。采血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穿鞋套入室,车内要设专人负责组织工作。工作服、口罩、帽子应勤换勤洗,保证清洁。口罩不用时应叠好放于专用口袋内,每4h更换1次。车内其他用物应摆放整齐有序,每日进行清点,尽量避免用物过多放入车上。
2 采血用原料和辅料的质量管理
2.1 采血器材准备的管理
采血前应认真检查采血用器具运行是否正常,认真检查所有一次性物品的有效期,特别是血袋外包装、批号、内容物如出现异常应禁止使用,认真检查所有试剂是否有批准文号,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在有效期内。当天未使用的消毒棉必须高压灭菌后方可再次使用,碘瓶每日交换,血压计、电子秤定期进行校验,使用后及时记录使用情况。
2.2 采血消毒的管理
每月应对消毒液使用效果进行监测,定期对献血者进针区、工作人员手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工作人员每天应用试纸检测所配制的消毒液的浓度,每采集1人均用快速消毒液擦手2min,并进行一对一服务,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出现标本留样错误。采血用的灭菌棉签、盛装消毒剂的容器要每周更换2次,采血时采用一人一带一巾,使用后的止血带按照要求进行消毒。
3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3.1 做好献血宣传工作
采血车上应摆放各种宣传资料,供献血者阅读,使其了解献血知识。工作人员应经严格的操作技能和献血招募培训,使其很好地完成自己特定的工作,准确解答献血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样献血者可以充分了解采血的意义,其心理得到支持和满足,从而顺利完成采血过程。
3.2 严格筛选献血者
采血车在接受无偿献血者时,必须严格遵守《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采集血样进行快速淘汰屏蔽,引导献血者准确填写咨询表,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对献血者进行血红蛋白(Hb)、血型及HBsAg初筛和档案查询,建立血型双检制度,尽量避免采集不合格血液,保证血液质量。
3.3 优化采血过程
要努力消除献血者的痛苦和恐惧感,使其将献血过程当成是一次愉快的享受过程。这要求采血护士在努力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准确掌握消毒程序和消毒面积(10cm×10cm),把握好穿刺时机和穿刺方式,采血时要与献血员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分散其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恐惧感,采血结束时采血护士应用左手三指压好献血者的穿刺处,告诉献血者按压针眼的正确方法和时间,同时在原地休息20min左右。
3.4 献血后的护理
采血结束后,用做好献血后的服务工作,这是稳定献血队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工作人员应及时提供饮品并告知有关注意事项,特别是不要在24h内做剧烈运动、不要撕掉输液贴、4h内多饮水等,要满足献血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如献血员出现献血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送医院进行救治。
4 血液储运和交接的质量管理
4.1 血液储运的管理
由于采血车停留时间一般较长,为了保证采集血液质量,血液采集后及时放到2℃~6℃冰箱按标准储藏。采后的血液应每隔2~3h取血1次,送回血站进行储存或成分分离。运送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血液,抓好冷链管理工作,外送血液贮血箱性能好,血液不与冰袋直接接触。在运输过程中,注意要密切观察温度,尽量减少颠簸。
4.2 血液交接的管理
送血者要及时对血液袋数和贮存温度、仔细检查血袋热合口等进行交接。同时,在交接的过程中,要做好各种记录并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双方签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