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体会

2010-02-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4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毒物阿托品

邵 明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214221)

目前在基层医院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仍相当常见,由于其发病迅速,病情多变,而且容易在恢复期出现急剧恶化等情况,所以如何在早期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急救体系,对保证患者生命的意义重大。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在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除1例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62例患者均成功救治出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男性28例,女性35例)的年龄10~78岁,其中口服(包括误服)中毒46例,田间劳动时因防护不当致皮肤接触中毒17例;重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26例,轻度中毒19例;甲胺磷中毒37例,乐果中毒24例,1605中毒2例。

1.2 清除毒物

快速、有效的清除毒物,这是抢救的第一步。对于经皮肤接触中毒的患者,首先要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然后对接触部位用肥皂水反复洗刷;若是口服(包括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不管中毒时间长短、病情轻重,均应立即洗胃,而且要反复改变体位彻底洗胃。具体措施如下:①一般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或清水,如农药种类不明,最好用清水;②洗胃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过冷可导致寒颤,从而加重病情;过热可使胃黏膜血管扩张,加速毒物吸收;③洗胃方法:采用全自动洗胃机(TJCB,天津赛盟医疗公司)反复冲洗,洗胃必须严格控制出、入液体量,这样可防止高钠血症和水中毒的发生,每次灌入量300~500mL,直到洗出液清亮并无蒜臭味为止。④洗胃后应常规予以甘露醇或硫酸钠导泻。

1.3 合理使用解毒剂

根据病情合理应用阿托品仍是目前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为关键的措施。其用药原则为:早期、适量(剂量先大后小)、反复间隔给药(间隔时间先短后长)、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判断阿托品化的指标要全面:①体温上升,但≤37.5℃;②颜面潮红;③腺体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无汗,口腔黏膜干燥,流涎消失,肺部湿性音显著减少或消失;④瞳孔扩大(≤5mm)且不再缩小;⑤心率增快。其中皮肤和口腔黏膜干燥、心率增快、肺部湿性音减少是判断阿托品化的可靠指标。阿托品的用量要根据阿托品化的综合指标,即体温、面色、皮肤、瞳孔、心率等变化,其中体温变化最为重要[1]。实践证明,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通过调整阿托品用量,使体温稳定在37.8~38.5℃,凡体温超过38.5℃以上即应停药观察,以防发生阿托品中毒。

1.4 早期使用复能剂

一旦确诊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应尽早、足量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如解磷定),使尽量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尽快复活,以解除危及生命的“胆碱能危象”[2]。胆碱酯酶复活剂的用药原则为:①及早用药,超过48h磷酰化胆碱酯酶即“老化”,不易复活。②首剂足量,以达到较高血药浓度。③重复用药。同时监测胆碱酯酶活性,当全血胆碱酯酶浓度达到50%~60%时须停药观察。

1.5 其他对症处理

①持续高浓度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正压给氧,加强湿化措施并及时吸痰;②脱水剂佐激素治疗脑水肿,以增强疗效;③糖皮质激素可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心肌代谢,改善中毒对心肌的损害;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2 结 果

除1例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62例患者经住院观察1周后全部中毒症状及体征消失,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不良后遗症发生。

3 讨 论

综上所述,近两年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情况非常好,主要是由于我们在早期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急救体系,特别是对阿托品的合理使用,同时对患者辅以呼吸机和适当的激素治疗。但是一些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凶险,应加强生命监测。尤其要预防反跳这一严重的并发症。反跳主要由于洗胃不彻底,毒物继续在肠道吸收;乙酰胆碱积聚增多;阿托品减量过快,间隔时间过长[3]。一旦发生反跳,应迅速重建阿托品化,阿托品用量较反跳前数倍至数十倍,以对抗体内更多的乙酰胆碱积聚。持续高浓度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急救工作需要医师、护士、患者和家属的全力配合,除了精湛的医疗技术,患者和家属的心理作用也不能忽视。

[1]张晓伟,邓春利.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规范化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

[2]王元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几个关键环节[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125.

[3]王志军.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预防[J].蛇志,2010,22(1):59-60.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毒物阿托品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毒物——水银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问题分析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胆碱酯酶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