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山楂有效成分和药材与制剂质量分析概述
2010-02-11江海燕黄健聪
江海燕 黄健聪 付 晓
山楂有南北之分,北山楂为山楂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果实。主要产于我国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用[1]。南山楂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Bois)chev.和光萼林檎Malus leiocalycaS. Z.Huang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山楂主要含黄酮类,尚含齐墩果酸等有机酸、亚油酸等脂肪酸、鞣质、糖类、蛋白质及维生素C等。本品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能。《新修本草》:“汁服主水痢,汁头及洗身上疮痒。”《本草纲目》:“化饮食,消肉积,薇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本草求真》:“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滞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2]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山楂的有效成分、药材与制剂质量分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状态。
1 有效成分研究
山楂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槲皮素、牡荆素、金丝桃苷、卢丁等。此外还含有有机酸类、三萜类等多种成分。
1.1 黄酮类
主要有牡荆素(vitexin)、牡荆素-4-鼠李糖(vitexin-4-rhamnoside)、乙酰牡荆素-4-鼠李糖苷(ethyl acyl vitexin-4-rhamnoside)、牡荆素-4’,7-双葡萄糖苷(vitexin-4’,7-dual glucoside)、金丝桃苷(hyperin)、2”-O-乙酰基牡荆素(2”-O-ethyl acyl vitexin)、6”-O-乙酰基牡荆素(6”-O- ethyl acyl vitexin)、牡荆素-2”-O-鼠李糖苷(vitexin-2”-O- rhamnoside)、pinnatifida A、pinnatifida B、山柰酚(kaempferol)、7-O- -L-鼠李糖-3-O-β-D-葡萄糖山萘酚(7-O- -L-rhamnose-3-O-β-D-glucose 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3-O-β-D-吡哺葡糖槲皮素(3-O-β-D-glucose quercetin)、O-β-D-吡哺半乳糖槲皮素(3-O-β-D-half lactose quercetin)、3-O-β-D-吡哺葡糖(6-1)- -L-鼠李糖槲皮素[3-O-β-D-(6-1)glucose- -L-rhamnose 3-quer- cetin]、3-O-p-D-吡喃半乳糖(6-1)- -l-鼠李糖槲皮素[3-O-p-D-half lactose (6-1)- -l-rhamnose quercetin]、芦丁(rutin),4”’-O-鼠李糖芦丁(4”’-O-glucose rutin),Pinnatifida C和Pinnatifida D等。
1.2 有机酸类
主要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山楂酸(hawthorn)、熊果酸(ursolic acid)、乌索酸(ursone)、五加皮酸(monta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对羟基肉桂酸(hydroxycinnamic acid)、对羟基苯甲苹果酸(phydroxy methyl malic acid)、2 ,3β,19 -三羟基熊果酸(2 ,3β,19 - trihydroxy ursolic acid)等[3]。
1.3 三萜类
主要有熊果酸(ursolic acid)、桦木素(betulin)、熊果醇(uvao1)等。
1.4 其他成分
主要有正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十六烷酸二十八烷醇酯(hexade-Canoic.octacsanol ester)、二十烷酸三十八烷醇酯(eic-osanic acid,octatriacontyl ester)、二十九烷醇-10(nonacosyl alcohol-1O)、谷甾醇(sitostero1)、双-(5-甲酰基-糠基)醚[biS-(5-formylfurfury1)-eth-er]、胡萝卜苷(daucosterol,lx)、儿茶酚(catechol)、盐酸二乙胺(diethylamine hydrochloride)、山梨醇(sorbitol)等[4]。
2 药材及制剂质量研究
对山楂药材与制剂的质量分析研究主要是以黄酮类的含量为依据。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超声波法、大孔树脂法等。
2.1 药材提取物工艺及质量
邓光辉等[5]以超声波法进行实验,以适度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提取率,结果发现超声波提取法能提高乙醇提取黄酮的效率,实验范围内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超声波作用时间45min,料液为1/25,此时提取率为91.39%。闫磊等[6]以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山楂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考察相结合来考察多个工艺参数,结果发现D101型大孔树脂对山楂的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其吸附分离工艺条件的药液浓度为0.1g/mL、pH 3~4,上样量为4倍柱体积,以1mL/min 吸附速率进行吸附,4.5倍柱体积的8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张黎明等[7]以酶解-吸附澄清法提取山楂叶黄酮,用楂叶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结果发现采用酶解-吸附澄清法提取山楂叶总黄酮,在固定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酶解温度55℃,酶质量浓度0.15mg/mL,酶解时间125min,酶解pH值5.0;在酸性或近中性的酶液中,先加入ZTC-Ⅱ型天然澄清剂B,在40℃下作用40min等条件上为最优工艺,Chen等[8]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叶及其提取物中2”-O-鼠李糖牡荆素的含量,以四氢呋喃-乙腈-水-磷酸(30∶5∶12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2”-O-鼠李糖牡荆素和牡荆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21%。马晶等[9]用超声波提取法,以95%乙醇为溶剂对山楂中熊果酸进行提取,采用双波长λ1=535nm,λ2=650nm方法扫描,发现熊果酸在0.1~5µ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0.10%。马国等[10]采用HPLC法,以乙腈-四氢呋喃∶0.5%冰醋酸(1∶19) 流动相,同时测定2”-O-牡荆素葡萄糖苷、2”-O-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牡荆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99.48%以上。黄飞等[11]通过由电子继电器、贝克曼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组成的控温油提装置,60~80℃水提,静置至清液到沉淀完全析出,除杂后后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发现山楂叶粗品多糖KS的得率为2.4%。汤树良等[12]对各产地的山楂药材,利用Symmetry-ShieldWater RP18柱,乙腈-0.5%醋酸水,柱温40℃,进行梯度洗脱,以紫外波长355nm观察,建立指纹图谱,为不同植物来源的山楂药材的鉴别提供发实验依据。
2.2 制剂质量分析
孔铭等[13]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色法测定复方利咽润喉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ODS C18为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83∶17∶0.1)为流动相,发现熊果酸回收率为98.54%,RSD为2.12%,证明该法是测定熊果酸含量的好方法。谷建人[14]对大山楂口嚼片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山楂进行了定性鉴别,能检出相应的显微特征和山楂总黄酮的薄层斑点;采用薄层扫描法对熊果酸进行了检测,含量为0.12~0.59µ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7.7%。谢东[15]用HPLC复方山楂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以Kromisil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乙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发现橙皮苷在进样量为0.104~5.20µg内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1.16%,证明该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朱勇等[16]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降脂胶囊中的山楂成分进行检测,按2000年版药典要求,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结果发现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位置上相应。
3 结 语
目前国内对山楂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多限于黄酮类化合物,其提取分离技术主要在于高效液相、超声波分离、大孔树脂等法,对其他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较少。山楂药材与制剂在质量分析技术上比较成熟,且有效成分的检查效果也比较好,对各种来源的山楂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提供了保证。特别近年来在现代科学的应用下,作为药食两用山楂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以其为原料配伍其他中药材生产的制剂及保健品也越来越多,因此完善山楂药材及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33.
[2]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7.
[3]郭绮丽,吕武清.山楂叶的研究进展[J].传统医药,2007,16(22):60.
[4]宋学龄,王美芝.山楂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J].甘肃中医,2007,20(10):47.
[5]邓光辉,周桂,刘榕城.超声波乙醇提取山楂叶黄酮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23(1):1-2.
[6]闫磊,何再安,刘焱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山楂总黄酮的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33.
[7]张黎明,张小利.酶解-吸附澄清法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2007,35(8):49.
[8]Chen J,Shong SJ,Shong N.Simultaneous Determ ination of 2”-O-rhamnosyl Vitexin and Vitexin in Chinese Hawthorn Leaf and Its Extract by RP-HPLC[J].J Chin Pharm,2006,15(1):51-54.
[9]马晶,梁伟,李晓巍.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J].黑龙江医药,2005,18(4):235.
[10]马国,蒋学华,黄婷,等.HPLC同时测定山楂叶提取物中的5种主要成分[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5):547.
[11]黄飞,梁志群.对山楂叶中多糖成分的分离提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6,22(6):45-46.
[12]汤树良,杨滨,黄璐琦,等.山楂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4):9.
[13]孔铭,钱大玮,朱玲英,等.复方利咽润喉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49.
[14]谷建人.山楂及其复方制剂降血脂作用和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3,12(2):75.
[15]谢东.HPLC法测定复方山楂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5):511.
[16]朱勇,藿永昌.复方降脂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