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腺样囊性癌21例临床治疗
2010-02-11康文君
康文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腺样囊性癌21例,其中女13例,男8例,年龄35~69岁,平均55岁。21例首发症状均有外耳道局部痒痛不适,发现外耳道肿物渐增大,14例轻度疼痛,7例无明显疼痛,均无明显听力下降。病程1个月~3年,抗炎对症等治疗无效。全身检查患者神志清、精神好,心肺功能良好,腹部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及颈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面瘫。检查耳廓正常,有牵拉痛和耳屏压痛,可见外耳道软骨部有直径1.5~2.5cm的肿物,质硬,触痛明显,16例表面皮肤光滑无溃疡,5例皮肤粗糙、呈桔皮样凹凸不平、或血性耳溢、表面溃烂穿入中耳、继发感染。2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外耳道狭窄,无法窥见鼓膜,测试听力正常,无耳鸣及眩晕症状。CT显示性质不定的外耳道软组织影,乳突X线摄片,无骨质无破坏。
1.2 治疗方法
21例都行手术切除治疗,局部麻醉,术前临床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未做病理诊断的11例进行单纯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腺样囊性癌。术前病理诊断为腺样囊性癌的10例,行乳突根治术。术中可见肿物大都在外耳道软骨部的后下壁,肿物无明显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颜色灰白,呈鱼肉状,大小2.0~2.8cm,骨性外耳道没发现破坏。病理学观察表面粗糙,切面为实性,质硬。取耳内扩大切口,切除耳道肿物及肿物周边组织,凿除骨性外耳道前壁、上壁及部分后壁,鼓环处皮肤全部切除。置替尔氏皮片,碘纺纱条压迫,缝合切口,1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术者,都在7~10d后手术,手术时给予局部麻醉,行扩大外耳道肿瘤切除术,沿原肿瘤边缘向周围扩大5mm,切除肿瘤及皮下组织,并把外耳道上、下、后壁皮下组织、软骨及耳甲腔软骨扩大切除,切除物快速冰冻送病理检查,报告结果未发现肿瘤细胞生长。手术区域给予植皮,碘仿纱条填塞压迫。1~2年后复发者行乳突根治术、颞骨次全切术、放射治疗等。
2 结 果
21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1~5年,其中12例术后生存时间超过5年,9例仍然健在,这9例未发现复发;死亡3例,其中1例因肺部转移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复发后治疗无效死亡。术后生存时间超过3年而不超过5年的患者6例,其中1例发现肺部转移进行放射治疗,另外5例未发现复发征象。术后1~2年者3例都健在,未发现复发。
3 讨 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比较少见,可原发于涎腺、泪腺、上消化道及呼吸道黏膜等部位的腺体,其组织为直接来源于耵聍腺,也可由腮腺衍变而来。其最为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耳痛,早期多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少数也可发展为剧痛,疼痛有自发的,也有的触碰时才疼痛,病情加重时可呈持续性剧烈疼痛。且可向患侧颞部、颈部、肩部、枕部等周围组织放射;晚期癌细胞侵犯脑神经可引起头痛等颅神经症状,肿物增大者可阻塞耳道,产生耳鸣、耳聋等症状。合并感染、引起耳漏、眩晕、面瘫等症状的不多。肿瘤的原发部位及侵犯范围经CT扫描、X线摄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检查可见肿物多位于外耳道软骨部后壁,肿瘤质硬、触痛明显,多数皮肤表面光滑呈丘疹状,有的呈桔皮样变,肿块多以耳道为中心向周围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分不清楚,可致外耳道狭窄。本病临床特征是生长比较缓慢,不易引起注意,其生长方式主要是皮下浸润,不存在明显的包膜,局部侵袭性强,一般不易穿透皮肤而形成溃疡;此肿瘤细胞易侵犯神经,并沿神经扩展,本病发生转移一般较晚,转移方式以血性转移为主,主要转移至肺,发生淋巴转移者不多。据Pulee等[1]统计,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为3年,最长可达8年,本组21例患者中病程最长者为3年。
由于囊性腺样癌生长比较缓慢,即使发生了肺转移,患者也可生存数年至数十年,所以,即使发生了远处转移,仍然可以手术治疗[2]。Pulee等[1]报道,出现耳部症状后平均10年才出现转移。手术切除为治疗本病的惟一有效方法,手术切除一定要彻底,早期局限于外耳道的肿块比须把外耳道骨部和软骨部彻底切除。当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时,应做乳突根治术;当肿瘤向腮腺浸润时应切除腮腺、下颌骨、髁状突;肿瘤侵犯中耳时,以颞骨次全切除术为主,必要时行腮腺部分切除术,姑息性手术会导致复发。
此病常易误诊为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皮质腺囊肿、恶性肉芽组织骨瘤、基底细胞癌等,基底细胞瘤,多发生于颜面部、鼻、颧、颞及眼睑附近,临床为坚硬结节,表面有褐色或灰暗痂皮,仔细询问病史不清,认真检查,及时局部活检,明确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3]。根据以往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囊性腺样癌效果不明显,所以放射治疗只能起辅助作用,或者作为囊性腺样癌患者的姑息治疗手段,主要治疗手段还是手术切除。也有报道用5-Fu、环磷酰胺等化疗方法治疗囊性腺样癌,对症状发展有所缓解,但不能消除肿瘤。
[1]丁元萍,陈瑛,任翔,等.外耳道囊性腺样癌的手术治疗[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41(1) :90-91.
[2]许军,史波宁,沈安民,等.外耳道胆脂瘤2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8,28(2):93-95.
[3]邹剑,叶惠平,刘世喜,等.外耳及中耳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7):43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