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0-02-11龚志敏
龚志敏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住院患者3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呼吸衰竭的诊断评定标准。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68.5±9.8)岁。咳嗽、咯痰24例(80%),发热6例(20%),肺部哮鸣音33例(100%)。
1.2 治疗
1.2.1 一般治疗
①氧疗:常用的氧疗为鼻导管或鼻塞吸氧,吸入氧浓度(FiO2)与吸入氧流量大致呈如下关系:FiO2=21+4×吸入氧流量(L/min)。但应注意同样流量,鼻塞吸入氧浓度随吸入每分钟通气量的变化而变化。
1.3.2 药物治疗
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全部患者均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开始剂量120~240mg/d,2~4d后病情缓解后递减至40mg/d,维持1~2d后停药。②抗生素:入院后经验用药选用阿奇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加酶抑制剂,予3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注意真菌感染。③营养支持。呼吸衰竭患者因摄入热量不足和呼吸功增加、发热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增加,机体处于负代谢。时间长,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感染不易控制,呼吸机疲劳,以致发生呼吸泵功能衰竭,使抢救失败或病程延长。故抢救时,常规给鼻饲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必要时作静脉高营养治疗,一般每日热量达14.6kJ/kg。
1.3.3 机械通气
对轻中度神志尚清,能配合的呼吸衰竭患者,可作鼻或口鼻面罩机械通气;病情严重,神志虽清但不合作、昏迷或有呼吸道大量分泌物的患者,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如经鼻(或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选用带组织相容性好的高容低压气囊(<3.3kPa)的聚氯乙烯或硅胶导管,导管能保留半个月以上,避免使用乳胶低容高压的气囊的橡皮导管,因其反应大,可引起气道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糜烂、乃至溃疡。
2 结 果
24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例患者经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1周内病情缓解撤机;2例患者死亡。
3 讨 论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原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呼吸功能障碍逐渐加重,并由代偿发展成失代偿,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单纯低氧为Ⅰ型呼吸衰竭,低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为Ⅱ型呼吸衰竭。
脑组织耗氧量占全身耗量的1/5~1/4。中枢皮质神经元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缺O2的程度和发生的急缓对中枢神经产次价高生不同的影响。如突然中断供O2,改吸纯氮20s可出现深昏迷和全身抽搐。逐渐降低吸O2的浓度,症状出现缓慢,轻度缺O2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随缺O2加重,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66kPa 可致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低于3.99kPa时,会使神志丧失,乃至昏迷;低于2.66kPa则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细胞损伤。
缺O2可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冠状动脉血流量在缺O2时明显增加,心脏的血流量远超过脑和其他脏器。心肌对缺O2十分敏感,早期轻度缺O2即在心电图上显示出现,急性严重缺O2可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缺O2和CO2潴留均能引起肺动脉小血管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右心负担。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可使心率加快,心搏量增加,使脑、冠状血管舒张,皮下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而使脾和肌肉的血管收缩,再加心排血量增加,故血压仍升高。
pH值取决于碳酸氢盐与碳酸的比值,前者靠肾脏调节(1~3d),而碳酸调节靠肺(数小时)。健康人每天由肺排出碳酸达15000mmol之多,故急性呼吸衰竭CO2潴留对pH影响十分迅速,往往与代谢性酸中毒同时存在时,因严重酸中毒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乃至心脏停搏。而慢性呼吸衰竭因CO2潴留发展缓慢,肾减少碳酸氢排出,不致使pH明显降低。因血中主要阴离子和CI-之和为一常数,当增加,则CI-相应降低,产生低氯血症。
[1]马芳春.31例次经鼻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总结[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2,15(5):247.
[2]钮善福.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12):729.
[3]钮善福.面罩机械通气氧疗治疗呼吸衰竭的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03,10(5):621-627.
[4]刘又宁.机械通气与临床[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52-256.
[5]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9.
[6]Abou-Shala N,Meduri GU.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Crit Care Med,1996,24(5):705-715.
[7]Carrey Z,Gottfried SB,Levy RD.Ventilatory muscle support in inspiratory failure with nas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J].Chest,1990,97(1):15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