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治术配合痔炎灵浓缩液治疗肛周脓肿临床观察
2010-02-11郭宗坤贺向东
郭宗坤 贺向东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安市中医医院附属西安市肛肠病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1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简称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肛窦、肛腺由于细菌感染而引发的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疾病,由于起病急、进展快,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笔者 2008年7月至 2009年9月期间通过观察采用一次性根治术配合痔炎灵浓缩液治疗肛周脓肿 11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肛周脓肿患者 230例,男 136例,女 94例;年龄 12~62岁,平均 34岁;病程 5~21天,平均 7天;皮下脓肿 79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57例,直肠黏膜下脓肿 27例,肛管后深间隙脓肿 35例,骨盆直肠间隙 3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 120例,实验组手术配合痔炎灵浓缩液 11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种上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 (P>0.05)。痔炎灵浓缩液是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也是导师在临床应用多年的防治痔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方法 2组病例均采用鞍麻,取截石位,麻醉成功后消毒肛周皮肤及直肠腔,用指诊确定脓肿的部位、范围。术者食指探入肛内,仔细查找有无原发内口,如肛镜下见肛隐窝处有红肿、凹陷性硬结、溢脓,则多为内口位置,于肛门后位脓肿中心位置波动最明显处做一放射状切口,长约 3.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弯止血钳钝性分离至肛管后间隙充分排脓,食指探查脓腔。术者左手示指探扩肛内,右手持扎一橡皮筋的球头探针,经切口基底部缓慢的向肛内探查,寻找内口,在脓腔的最高点齿线上 1~2 cm处穿出,引入橡皮筋,两端合拢,松紧适宜,将橡皮筋的两端用丝线结扎,若探查时内口不清的也可由脓腔与齿线处肛管皮肤最薄弱处引出,邻近可疑肛隐窝一并破坏。若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可沿探针切开;若探针跨越肛管直肠环则由内口拖出探针和橡皮筋,将橡皮筋两端收拢、扎紧,完成挂线术。术毕修剪创缘,止血后用凡士林油纱置于脓腔引流,无菌纱布覆盖创口。
2.2 换药方法 手术次日单纯手术组采用双氧水盐水交替冲洗脓腔换药。实验组换药同单独手术组,同时配合痔炎灵浓缩液口服。后期分泌物少时用九华膏纱条换药。
2.3 术后其他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 4~6d,可选两种抗生素连用,其中首选硝唑类,因肛周感染多为厌氧菌感染。生肌玉红膏油纱局部换药,每日 1次,保持创面清洁。术后 1周左右起开始定期肛诊,助引流避免形成假性愈合。若发现引流不畅,应及时修剪,必要时行二次手术。痔炎灵浓缩液通过口服可起到抗炎、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其药物组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地榆、侧柏叶、白茅根、红藤等。每次 20ml,日3次,饭后口服。1周为一疗程,连服 1-2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清除。好转: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病灶基本消散。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病灶存在或后遗成肛瘘。
3.2 治疗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治愈 112例,有效率为97.6%;实验组一次性治愈 98例,有效率为 98.1%。2组经 t检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照组疗程 (31±2)天,实验组疗程 (24±3)天。经t检验,2组疗程有显著性差异 (P<0.05)。
4 讨论
肛周感染机理公认是 Park提出的 “隐窝腺学说”,肛门直肠脓肿是常见的肛周疾病。这些脓肿绝大部分是由肛窦炎和肛腺感染引起的,如肛周脓肿处理不当,可造成肛门变形甚至大便不完全失禁或复发。因此寻找感染的肛窦是一次性手术成败的关键。而寻找内口常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脓肿未切开前,肛镜下如发现肛窦充血或有脓液溢出即为内口部位;②麻醉下,向脓腔注入适量美兰,肛镜下可见美兰液体自肛窦处流出,流出部位即内口;③脓肿切开排脓后将探针放入脓腔寻找内口,另一只手放在肛内引导如触及探针或仅隔一层黏膜处即为内口所在[2]。据统计,肛周脓肿自溃或切开引流后遗肛瘘发生率为 97.0%[3],往往需二次手术才能治愈。而在脓肿切开的同时将相应的肛窦同时切开,就消除了形成肛瘘的条件,达到一次手术治愈的目的。一次性根治术后很多患者在伤口愈合阶段往往有伤口感染、出血、疼痛、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状,延迟了伤口的愈合。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科多种疾病,同时也适用于外科疾病治疗,术后配合痔炎灵浓缩液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缩短疗程。本制剂运用清热燥湿之黄芩、黄连、黄柏清热泻火解毒为君,佐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用大黄泻下使湿热从大便去,腑气得通,肿痛减轻,取其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意。本病出血之因不外乎邪热迫血妄行,溢于脉外,燥屎损伤脉络而致,方中地榆、侧柏叶、白茅根、黄芩热去血安,有凉血止血作用,大黄又有活血祛瘀之功,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脉络通而血自止,诸药合用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1]吴致,唐学贵.一次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 43例临床分析 [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5):315.
[2]李春雨,聂敏,丁林,等.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肛门后位马蹄形脓肿86例 [J].中国肛肠疾病杂志,2000,20(5):20-21.
[3]张有生.肛肠科手册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