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2010-10-15郜俊强贺向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外切肛肠病外痔

郜俊强 贺向东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安市中医医院附属西安市肛肠病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1

痔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人的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为 59.1%,其中痔的发病率最高,占肛门直肠疾病构成比的 87.25%[1]。非手术疗法简便,但只能改善局部症状而不能彻底去除病灶,若要彻底去除病灶还是以手术为主,为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我们与传统的外切内扎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 2008年10月至 2009年8月在西安市肛肠病医院的混合痔住院患者,所有观察病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60例,男 36例,女 24例;年龄 22-58岁;病程 5个月至 32年,平均 8.2年;有合并症者 17例。对照组 40例,男 24例,女 16例;年龄20-59岁;病程 3个月至 34年,平均 7.9年;有合并症者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 2000年4月成都痔专题研讨会制定的 《痔诊治暂行标准》[3]进行诊断。

2 治疗方法、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术前给予清洁灌肠,鞍麻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肛门术野消毒,扩肛,根据痔核的部位及数目确定切口位置。先用血管钳将准备结扎切除的混合痔齿状线上部分,沿直肠纵向钳夹基底部,上端用 10号丝线行贯穿结扎,留线尾暂不剪,用组织钳将外痔部分提起,用手术剪于外痔基底部做一 “V”形切口,切开皮肤,剥离曲张的痔静脉丛至齿线上 0.3cm,用前述留线将剥离提起之外痔组织连同内痔部分一并结扎,结扎牢固后切除其远端 2/3部分,修剪皮缘,将齿线下的切口用 4号丝线缝合,同法处理其他部位的混合痔。观察创面无渗血后,外敷油纱条及无菌敷料,宽胶布及丁字带加压包扎。但应注意的是(1)被切除结扎的痔核之间应留有皮桥,宽度视痔核距离而定;(2)曲张的外痔静脉丛应剥离干净,这对防止术后出血将非常重要;(3)合并肛裂或低位肛瘘者,一并处理。

术后予以常规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 5天,术后第 3日晚口服痔炎灵浓缩液以清热利湿,润肠通便。每日排便后用痔炎冲洗灵冲洗、坐浴,创面前期用拔毒膏,中后期用九华膏、生肌玉红膏换药至愈。

2.1.2 对照组手术采用传统的外切内扎术,外痔切口不予缝合,术前及术后其他治疗与治疗组完全相同。

2.2 疗效观察指标

2.2.1 疼痛 (-):无疼痛;轻度:肛门轻微疼痛,不必处理;中度:肛门疼痛,服一般止痛药即可缓解;重度:肛门疼痛较重,需用哌替啶类药物方能止痛。

2.2.2 出血 (-):无出血;轻度:有出血,无须处理自行停止;中度:有出血,须局部加压包扎或予止血药处理;重度:有出血,须手术室探查止血。

2.2.3 水肿 (-):无水肿;轻度:无须处理自行消退;中度:中药外洗及外敷可消退:重度:须在局麻下修剪去除。

2.3 疗效评定 参照 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痔疗效标准[4]:痊愈:局部出血、异物脱出、肛门坠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变。

2.4 统计学处理 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用 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3 结果

3.1 治疗组术后疼痛、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缘水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 1。

表1 疗效观察指标比较表

3.2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 最短 13d,最长 26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17.32±4.16)d。对照组最短 15d,最长 35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21.68±5.47)d。

3.3 治疗组 60例与对照组 40例经治疗均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目前痔病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怎样能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并发症一直是肛肠科医生探索的目标,外切内扎术是一个传统术式,操作简便,不易感染,但创面大,愈合时间长。而内扎外切缝合术由传统先外后内的顺序改为先内后外,避免先切后扎使创面变形,并且在先行结扎内痔后外痔形态往往已发生改变,一部分赘皮外痔已随内痔结扎肛垫上移趋于平复,无需手术切除,减少手术切口,缩短病程。外痔部分切除后给予缝合,可缩小创面瘢痕,减少术后创面渗血,减轻疼痛,更主要的是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如容易感染,出现水肿等。因此在手术及换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抗炎治疗,再配合中药熏洗等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行环状混合痔和多发性混合痔手术时,宜采用多区域内扎外切,可使赘皮残留减少,且无严重肛门狭窄等后遗症。

[1]安阿玥.肛肠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4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喻德洪,杨庆新,黄筵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 [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1.

[4]廖颖婴,徐斌,黄异飞.内扎外凝术与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 [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Oct.,31(10):1409.

猜你喜欢

外切肛肠病外痔
中医药如何治疗肛肠病
关于椭圆外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几何不变量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肛肠病验方集锦
冬季,如何防治肛肠病?
探究抛物线内接、外切三角形的性质
椭圆内接外切六边形的几何特性研讨
圆外切三角形与圆的关系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