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广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经验
2010-02-10曹守沛
曹守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南京 210001)
孙志广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其善于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内科临床疾病,不仅用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对于冠心病也独辟蹊径,采用调理脾胃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学术见解独到。余幸随师学习,对导师临证经验浅有体会,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理论渊源
冠心病以胸闷、胸痛、气急等为主症,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发生是由于年老体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虚损,尤其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损伤失调,使中焦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致痰浊、水湿内生,气滞血瘀,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成胸痹等病。调理脾胃治疗胸痹,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杂病》篇云“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灵枢·厥病》篇谓“胃心痛,取之大都、太白”。即通过针刺脾胃经脉的腧穴,调节脾胃经气,达到治疗因脾胃失调而导致的胸痹心痛的目的。汉代张仲景开辟了运用药物从脾胃论治胸痹的先河。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指出“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人参汤、橘枳姜汤等方,即是从中焦脾胃论治,前者温补中阳,散寒祛湿,后者温胃散痞,行气消食。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理上相互生养制约,病理上互相乘侮影响,脾胃与心的密切相关。其一,经脉关系:脾胃与心,经脉相通。《灵枢·经脉》篇言“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脾胃与心亦通过经别、经筋以及其他经相连接,如《灵枢·经别》篇载“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灵枢·经筋》篇记载“足太阴之筋,结于肋,散于胸中”。脾胃与心,脏腑相关,经脉相连,因此脾胃失调可以导致心病,发生胸痹。其二,五行关系:心属火,脾属土,心脾乃母子之脏,子病可及母,脾气虚弱,子盗母气则病及心。其三,气化关系:脾胃主受纳、运化水谷,乃多气多血之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脏血脉中气血之盈亏,实由脾之盛衰决定。其四,气机升降方面: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脏主升,胃腑主降,二者互为表里,升降相因。若脾胃枢机不利,可致肾水不升,心火不降,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而俱病。综上所述,脾胃与心的联系是全方位的,而且十分紧密脾胃失调可影响心脏,导致心脏的病变。
2 冠心病从脾胃论治病因病机
孙志广教授认为冠心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胃损伤为病机的关键,其根本原因在于脾胃功能失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脏腑失和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冠心病的发生。饮食失节,暴饮暴食,克伤中土,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瘀交阻而致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不通,发为胸痹心痛。思虑劳倦过度,致使脾胃内伤,健运失常,宗气生成匮乏,心脉为之不利而成。脏腑失和导致脾胃气机不利,引起气血的运行失常,血液瘀结于心脉导致本病的发生。饮食失调导致脾胃损伤是冠心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一方面使气血津液生化乏源,中气衰弱则心气亦因之不足,心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运,致脉道不畅,气虚不能自护则心悸动而不宁;气虚日久,可致心阳虚弱,阳虚则寒邪易乘;津血不足则不能上奉心脉,使心血虚少,久则脉络瘀阻。另一方面,脾主运化,脾胃损伤则运化迟滞,氤氲生湿,湿浊弥漫,上蒙胸阳致胸阳不展,胸闷、气短乃作;湿浊凝聚为痰,痰浊上犯,阻痹胸阳,闭塞心脉则胸痹疼痛乃生。现代医学指出,冠心病多发于肥胖、血脂增高且伴血压、血糖增高的中老年人。“肥人多痰湿”,中老年人往往脾胃亏虚,消化吸收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加之体形肥胖,更易引起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脂质沉积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而冠心病的形成与痰浊内生(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脾胃功能失调不仅生痰,也可生瘀,痰瘀共同构成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故脾胃功能失调为辨识冠心病基本病理变化不可忽视的环节。
3 临证经验
孙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指出,脾胃损伤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调理脾胃法是治本之道。脾运健旺则气血化生,脾运一行则痰浊、湿浊自化,瘀血消,脉道畅,胸阳展而痹窒除。
3.1 益气健脾,濡养心血法 适用于气血不足型冠心病。症见心痛隐隐,反复发作,少气乏力,眩晕心悸,痛多因劳累而发,面色无华,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方用归脾汤加减。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大枣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使气旺血充,血脉通畅。
3.2 健脾除湿,化痰通络法 适用于脾虚湿阻型冠心病。症见胸闷憋气,纳呆便溏,恶心欲吐,四肢困重,大便溏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茯苓、薏苡仁、扁豆、陈皮、法半夏、砂仁、桔梗等。
3.3 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法 适用于中阳虚寒型冠心病。症见胸部猝然疼痛,因感受寒冷而发或加重,其痛如绞,兼见形寒肢冷,心悸气短,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脉沉迟。方投附子理中汤加味。药用党参、白术、干姜、桂枝、小茴香、高良姜、半夏、甘草等。
3.4 温运脾阳,通利水湿法 适用于阳虚水泛型冠心病。症见心悸,水肿、腰以下为甚,接之凹陷,神疲肢冷,纳减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方用实脾饮合参附汤加减,药用干姜、草果、白术、茯苓、桂枝、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红参、附子等。
3.5 健脾助运,理气行滞法 适用于脾虚气滞型冠心病。症见胸中闷窒,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木、茯苓、甘草、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等。
3.6 益气化痰,活血通络法 适用于气虚痰瘀型冠心病。主症见胸闷、胸痛,胀痛彻背,动则尤甚;次症为心悸,气短,脘痞,纳呆,神疲乏力,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结代。方用调脾通络方加减。药用人参、黄芪、全瓜蒌、法半夏、丹参、红花、川芎、薤白、陈皮、麦冬、当归、茯苓、赤芍、炙甘草。
4 病案举隅
张某,女性,62岁,2008年3月15日初诊。患者诉1周前因气候变化受凉而感胸闷,胸部紧痛,服用消心痛症状稍减轻。发作痛势剧烈,时作时止,面色白,四肢发凉,胸痞呕逆,恶寒背冷,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平素不敢食凉,自觉胃部发凉,喜暖喜按,眠差,大便正常,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迟。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1~0.2mV。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为寒凝中焦,胸阳痹阻。治以宣痹通阳,散寒化浊。予附子理中汤加减处方:附子 10g,桂枝 15g,白芍 15g,吴茱萸 6g,干姜 10g,草豆蔻10g,甘草6g,陈皮10g。每日1剂,连服5剂,胸痛缓解,四肢转温,汗收呕止,脉弦缓。仍心中悸,语音低,气息短。当培补脾胃之元气。前方去吴茱萸、草豆蔻、干姜改生姜15g,加党参15g,白术15g,黄芪12g,大枣10g。续服7剂,诸症消失,心电图复查示下移ST段恢复正常。
刘某,男性,58岁,2008年9月12日初诊。该患者形盛体胖,近2周因工作繁忙,应酬较多,常感胸闷,气短,胸骨后及心前区呈闷胀性疼痛,以饱餐后和饮酒后多发,经休息及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约10min缓解。伴倦怠乏力,面色少华,失眠,食欲不振,脘闷,大便溏薄,舌质黯淡,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有高脂血症病史5年,未遵医嘱服药。心电图示:Ⅰ、AVL及Ⅴ4-Ⅴ6导联ST段下移0.1~0.3mV,Ⅴ4-Ⅴ6导联T波倒置。血清肌钙蛋白正常。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型胸痹。治以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为法。药用人参15g,黄芪15g,全瓜蒌 15g,法半夏 10g,丹参 15g,红花 10g,川芎 10g,薤白10g,丝瓜络 12g,陈皮 6g,麦冬 8g,当归 10g,茯苓、茯神各 10g,炙甘草3g。服药7剂后,面色较前红润,胸骨后及心前区闷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大便成形,寐安,舌质黯淡,苔薄腻,脉细涩。前方减茯神、麦冬,加三七3g(冲)、赤芍10g。继服7剂,胸闷、气短、胸骨后及心前区闷痛基本消失,余症亦减,查心电图ST段下移较前好转。续以原方化裁调治4周,胸闷痛未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