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2009-12-29张红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小棒动手三角形

张红娟

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只能引起消化不良;反之,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地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且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那么,怎样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用“爱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使学生感觉如沐春雨。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让学生观察123、609、753、516、333、306、930等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学生坐不住了,开始讥笑她。再看她,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却了。于是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发言难免紧张,深呼吸,一字一字地把你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共鸣,使师生共同进入角色。例如,在“比长短”一课中,我便用这样的故事导入:“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你们把盒子打开看看。”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中来,形成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当学生把盒子里的几枝铅笔、几把尺子等拿出来后,我又一次利用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这样,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以“动手操作”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任意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然后给出8厘米、2厘米、4厘米的三根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通过尝试,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并且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要学、想学的一门课程。

猜你喜欢

小棒动手三角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动手画一画
一起数小棒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动手演示找错因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