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参与热情
2009-12-29徐红芳
徐红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其中,才能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我就“统计”一课,来谈谈在课堂上应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问题解决的。
一、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天生就易受事物外部特征的吸引而产生好奇心。教师应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巧妙活用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小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会产生参与的意识。况且,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这样就必须在学习的起始阶段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因此,课始,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他们都熟悉且喜欢的《西游记》主题歌。学生听到这首歌时,个个都充满热情,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自主参与
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熟视无睹,长期下去,他们逐渐会对数学缺乏兴趣,继而缺乏良好的数感。因此,在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井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魅力。如课上,我设计了猪八戒变积木这一情境。积木是小朋友最喜欢玩的玩具,听说展示猪八戒变积木。学生们的欣喜溢于言表。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另外,在统计喜欢什么颜色铅笔的巩固训练中,教师让学生先举手表示喜欢什么颜色的铅笔,再带领学生完成统计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似乎有了动手参与的机会,但只是走过场式的学习,不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于是我将统计的过程设计成“在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铅笔下打‘√”的方法,学生们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而且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踊跃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突出学生的应用。创造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展示个性、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因此,在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如在数积木的时候,我提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把积木数清楚?”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回答,课堂气氛活跃。我接着又提问:“如果把积木记在纸上,你准备怎样记录呢?看谁的方法最简单、最清楚。”学生们果然提出了不同的记录方法。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张扬了个性,满足了好奇心,增强了面对生活、接受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