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教师应关注什么?
2009-12-29令静芳
令静芳
新课程赋予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到底需要关注什么?
下面就我在听课过程中收集到的几个教学案例作介绍和评析,以期能给同行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的启示。
案例一:教学“百分数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从而揭示课题“百分数”。
师:谁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写法?百分之八十怎么写?
(有几位学生举手,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学生正确写出了80/100=80%,只是百分号写得不太规范、不太美观)
师:百分号有特别的写法。百分号应该先写上面的小圆圈,再写斜杠,然后写下面的小圆圈。(师边说边把学生写的擦去,自己重新写上)
评析:
首先,这里教师提问的目的何在?如果只想得出百分数的写法,那么就不如不设问,由教师自己介绍即可,这样教学效果也行。但现在问题已经提出来了,而且学生也板书了,只是写得不规范、不美观而已。而教师不做任何评价,就将其轻易地擦去了,这随意的一擦。擦去的不仅仅是这个百分数!
其次。不做任何评价的回答有何意义可言?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视而不见,一擦了之,这样的回答毫无意义可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当时教师能请这位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样知道百分数的写法的。及时地表扬他的好学精神,然后让大家看一看书,请学生说一说写百分号的注意点。再让这位学生来写这个百分数,相信他能写出更规范、更漂亮的百分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更好吗?
案例二:教学“简单的统计”
这是一节一年级数学的“统计”课。在练习巩固之后,教师提问:“学习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一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谓多种多样。有回答贴动物、贴水果、贴纸工的,有回答学会了贴的本领,还有回答给大象过生日的……听到这些回答,教师没有任何评价,他的用意显然是通过提问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学生却没有明白,没有回答到教师的“点子”上。于是,教师有意再提问:“那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啊?”
生1:学会了贴的知识。
生2:学会了排队的知识。
……
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放弃让学生总结的本意,自己进行了总结。
评析: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预想时。教师的反应一般是毫无表情,甚至面露不悦,要么让其他学生发言,要么直接否定,自己说出答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教案的设想时,教师往往套用“很好”、“你很聪明”的话予以表扬和肯定。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就必须改变这种教师当“裁判”式的反馈评价方式,改变这种顺着教师意图回答问题的习惯。将学生的日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建立课堂师生互动评价体系。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过程上而非结果上,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创新热情,而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要保护与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数学是科学工具,它不是知识的汇集,而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创造力的结晶,数学在人类文明史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就数学本质而言,它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多极的,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活动。就数学教育而言,它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数学”,它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念,才能从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开始关注教育的真正作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