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读者不良行为分析

2009-12-17黄新彩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黄新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行为;读者教育

摘 要:对公共图书馆读者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新的归类,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如何预防和应对读者不良行为,提出了重教育轻处罚的观点。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127-02

1 读者不良行为的种类

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主要的不良行为可以概括为与文献资料相关的不良行为,与图书馆环境设备相关的不良行为,个人的衣着言行等方面的不良行为。

1.1 与文献资料相关的不良行为

读者与文献资料相关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占有文献资料。占有文献资料是指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将文献资料据为己有。可分为破坏性占有文献资料和违规性占有文献资料。

1.1.1 破坏性占有文献资料

偷窃文献资料:主要表现为不办理借阅手续或将文献资料的防盗装备破坏,未经许可私自将文献资料带出馆外。

偷梁换柱:通过正常的借阅手段将文献资料借出后,将书的封面撕下,装上一本没用的文献资料,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段还回。

损毁图书:在图书借出后,有意或无意地浸了茶水、果汁、墨汁等,使书刊发霉变色,降低了书刊的藏书寿命;在书刊中随意勾画、批注,特别是一些有习题类图书,直接在书上做题,严重影响其他读者的使用;在家中或者图书馆将文献资料中自己喜欢或者有用的内容裁剪或者撕下来占为己有,然后再将文献资料还回或放回架上。

1.1.2 违规性占有文献资料

逾期不还:这是最常见的违规性占有行为。表现为读者长期占有某些专业文献、热门文献,作为自己的私人用书,长期不还,严重影响文献资料的流通。

谎报失:因为对某种文献资料特别需要或者特别喜欢,或者不想让其他读者知道文献资料的内容,将文献资料借出后谎称丢失,宁愿受罚也要将文献资料据为己有。

乱拿乱放: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采用开架借阅方式。开架方式可以让读者直接进入书库,随意浏览、自由选择所需文献资料,同时能开拓读者的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藏书的利用率。但是一些读者进入书库后,盲目挑选、借阅,抽出这本想那本,随意性较大;一些读者发现自己需要的文献不能借时,故意把它放到另类或隐蔽的地方,以便自己独享;阅后的文献随意丢放,使得文献错架、乱架现象严重。这种行为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给其他读者查阅文献带来困难,造成文献使用率的降低,甚至使有些文献成为“死书”。

1.2 与图书馆环境设备相关的不良行为

1.2.1 损坏图书馆设备

在阅览桌、阅览牌上乱涂乱画;损坏家具和其他设备;将一些可以带走的资产带走。比如在办证的地方会放有给读者填表的笔,经常会被读者拿走。更有甚者,有些读者竟然拿读者办证的表格做草稿纸用;还有一些读者会将图书馆的书立带走当废铁卖掉。随意更改公用计算机配置,恶意置入病毒,甚至攻击服务器等。

1.2.2 抢占座位

图书馆阅览室因安静、整洁、舒适、环境优雅、学习氛围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常常是座无虚席。但有的读者却利用书刊或其他物品抢占座位,人不在座位却用东西占着位置,使得一些后来的读者只能望座兴叹。有的读者中途离开很久,为了回来有座位,也利用书刊或物品占位。抢占座位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正常的阅览秩序。

1.2.3 污染环境

如在馆内进餐、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图书馆优美的环境,也污染了馆内空气,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1.2.4 扰乱他人的正常阅读

如在馆内大声喧哗、攀谈;手机不调至静音,在座位上接打电话;谈情说爱,酣然大睡等。

1.3 个人衣着言行等方面的行为

读者个人衣着言行方面的不良行为主要包括衣冠不整进馆、在馆内用语不文明礼貌、不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无礼地顶撞工作人员等行为。

2 读者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2.1 读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2.1.1 读者的垄断、占有心理

对于某些实用性很强或者价格昂贵的图书,某些读者不愿意花费自己的钱,但又很想得到此书,所以产生了从根本上拥有此书的想法。

2.1.2 读者的社会认知障碍

缺乏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和文献利用技巧,以及同图书馆员交流沟通中出现困难,使读者得不到相应的帮助,不能顺利实现借阅目的,受到挫折,使读者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2.1.3 某些读者道德修养较低

有些读者平时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自我为中心,不爱护公共财产,不尊重图书馆员及其劳动成果,又不愿意服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因而,在其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和图书馆员发生冲突。

2.2 图书馆自身的客观因素

2.2.1 图书馆管理存在缺陷

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开馆时间不合理、书库划分混乱、导读不及时、不详细、借阅效率低、图书馆员未及时监督读者;读者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很好地将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向读者告知;对读者研究不够深入,对本馆读者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阅读心理、易出现问题的时间与场合、可能发生不良行为的人群等了解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上这些都是使读者产生不良行为的隐患。

2.2.2 各种标引指示不明显

标引指示为读者提供了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方式、使用方法、规章制度等信息。有的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读者特别是新读者到馆后得不到正确的指引,不知道如何获取帮助,不知道各库室有什么特别的规定,他们往往违反了规定还不自知,有的甚至违反了规定而以不知道为由拒绝接受批评或处罚。

2.2.3 图书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图书馆馆员的形象和语言是自身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也体现了一个图书馆的馆风。图书馆员自身形象不好,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欠佳,会无形中增加读者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的公共形象和管理水平、服务意识直接影响读者在馆内的活动秩序。图书馆员如果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敬业精神,对读者态度生硬,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低,不能满足读者正常的要求,那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便很难为读者所认同和接纳,因而不愿与其合作。尤其如果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对读者不能一视同仁,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

3 如何预防与应对读者的不良行为

3.1 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德行,图书馆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景观,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必须在优化育人环境上下功夫。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爱惜文献、保护文献的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对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及公共财产进行广泛的宣传,让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能感受到文明道德的洗礼。同时,图书馆还要强化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充分向读者展示“文明窗口”的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读者的心灵会得到净化,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2 完善图书馆的管理

3.2.1 建立健全合理的图书馆规章制度

根据本馆读者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本馆的文献流通方式,建立健全合理的图书馆规章制度,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

3.2.2 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巡视制度

图书馆借阅全程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职责,要求工作人员加强巡视制度。巡视一方面使归还图书随时上架,排架错误及时纠正,读者利用图书馆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读者各种不良行为可以及时予以制止。

3.3 对读者的不良行为应重教育轻处罚

图书馆是一个终生教育的场所,每位读者都会在这里获得弥足珍贵的收益。而对不良行为的处理过程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教育,通过正确、恰如其分的教育,可以使违规读者懂得对社会公德的尊重与遵守。因此,对不良行为的处分,首先强调的是对社会公德的尊重和遵守,对公共财产的管理、保护和爱护,对图书馆和读者所共同创造的优雅、文明的学习研究环境的维护;其次,才是对不良行为的处分。在文献的流通中不苛求普通文献的状态完好无损,进行自然淘汰剔旧,既能保证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合理利用,保证图书馆内部环境的优雅美观,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还能降低馆员和读者之间发生矛盾的次数。对读者在借阅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可以采取读者之间的讨论、受损文献展览等等方式教育读者。当然,读者的文明程度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同步提高和前进的,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我们不可能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那样制定较高的文明标准。对于个别读者,应该视为无信用读者。图书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规章制度,追究他的违约责任,依据规定暂停或者取消他的相关权利。

3.4 对读者不良行为的处理应注意方式方法

对读者不良行为处理过程主要是一个教育过程,应该把提高读者的道德标准和文明程度视为首要目的。图书馆员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方法,尽可能不在公开场合批评读者;态度要和蔼,要以理服人,要指出问题所在,让读者明白自己错在何处。在此过程中,要依法按规办事。教育读者在图书馆中享有和行使相关的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形成了实际的借阅合同关系。在此期间,任何违规行为都是不文明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造成价值损失的还要承担经济赔偿。

总之,读者在图书馆的不良行为通过图书馆的教育,读者一般都可以改正。因此,对于读者的不良行为,公共图书馆要认真及时修订规章制度,并正确区分和处理,重教育轻处罚,按规章办事,在处理过程中以提高读者的道德标准和文明程度为目的,构建一个和谐、文明、优雅的学习研究环境。

参考文献:

[1] 任玉珍,李姝丽.处理读者违规行为之我见[J].图书馆论坛,2008,(2).

[2] 张均丽,杨振中.浅谈我馆读者的不良行为[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3] 谢明.读者不良行为的图书馆自身原因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2).

[4] 丁建红.读者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

[5] 田亚丽,王俊林.对高等院校图书馆读者失范行为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5).

[6] 侯立新.图书馆读者不良行为浅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