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情况分析与对策

2009-12-17付慧英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

付慧英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对策

摘 要:本文从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形成职业倦怠心态的种种因素,对馆员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进行了理性分析与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缓解图书馆馆员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009-02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愈来愈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发展中,中小学图书馆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育实践的转化,“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尤其是现代学校管理中对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视,图书馆内部现代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给作为教辅人员的图书管理员增添了更大更多的工作内容,提出更高更新的能力要求。这无疑使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增添了职业倦怠的可能性。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图书馆员的素质和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中小学图书馆员中,为数不少的人对职业缺乏自信心和使命感。有文献表明,来自社会、校内、自身成长等方面的压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馆员的身心状态和精神风貌,造成馆员的职业倦怠。许多馆员工作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而这种心理退缩、缺乏工作热情的现象,一方面降低馆员的工作质量,挫伤馆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直接对图书馆的发展乃至学校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 馆员职业倦怠的分析与讨论

2.1 态度消极

中小学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在学校属于教育第二线,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工作人员除了极少数是专业出身,大多由教师转岗而来。因此,工作热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加上当今商业经济无孔不入的影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大受挫伤,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滑坡,情绪悲观。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馆员的职业倦怠。

2.2 低成就感

由于没有基本的职业认同感,许多中小学图书馆员把所从事的职业,仅仅当做谋生的手段、生存的必需,对于所从事的工作不抱信心、没有兴趣。这样,在工作中必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工作而工作,被动地、毫无热情地面对工作,面对读者。这样的态度直接导致工作低成就感。

2.3 内动力不足

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原因,部分图书馆员在对待自身发展的设计与规划上,有人迷茫,情绪悲观,因为挫折和困惑,淹没了原来的职业理想,怀疑自身的发展可能性,在思想深处对学习、进修、发展没有追求。只为达标而不得不应付。有人价值取向混乱,从眼前的功利出发来对待发展,追求近期效应。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这种发展上的短视行为与心态,对于一个馆员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3 影响馆员职业倦怠的因素

3.1 职业认同缺失

馆员的职业态度是指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这种评价与价值观相联系。缺失职业认同感的馆员,必定在图书馆员这个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幸福感,在工作实践中缺乏热情和动力,不能为读者提供满意服务。

3.2 情绪枯竭

情绪状态应与工作质量相匹配,过高过低的情绪状态都不是正确的职业心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具有动力功能、益智功能、信号功能、交际功能,同时它也有消退功能、伤害功能。当图书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地位,馆员的工作得不到领导和师生的认可或赞许,就会影响工作情绪。长久的职业认同缺失,导致工作情绪低下的职业心态。

3.3 个人发展

中小学图书馆员特定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馆员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学习,要求具备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馆员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要经受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学校的评价,综合评价的结果会影响馆员的成就感。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馆员对自我发展的期望与自身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中小学图书馆员职业压力的来源之一。

4 缓解馆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4.1 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尽管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一种带有服务性的工作,它既不是教育教学第一线,也不能直接创造科研成果或经济价值,但这种工作却是学校教学和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图书馆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这项工作,就需要廓清中小学图书馆员职业的核心价值,并且向广大图书馆员进行传递,使得图书馆员能够更为理性地比较图书馆员职业与其他职业,从而缓解甚至消除某些心理失衡和落差,对图书馆员职业有正常的理解和认知。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得图书馆员深刻理解图书馆员职业内涵,增强职业操守,增加职业认同,提升职业伦理。只有这样,才能热爱图书馆工作,才能培养自己对工作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会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从而降低心理上的倦怠度。

4.2 发挥职业作用,提高自身地位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图书馆是二线部门,相比一线教师其受重视和关注的程度较低,这使有的图书馆员产生无地位感或地位低下感。其实在一个群体中,受重视与否,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作为。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服务职业,而是一个服务与研究相结合的工作。图书馆员应该是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工作成效和受到重视是消除职业倦怠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4.3 与时俱进,提升职业素养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已从单一的纸质文献向多元的高效能的数字化文献转变。这一变化对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出现了许多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新问题。图书馆员经多年努力才熟悉的传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许多新的技术和技能又得从头学起。只有努力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奋起直追,努力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成为既熟悉图书馆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主动而有效地为学校、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从中获得职业的成就感。

4.4 增强抗压能力,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人的抗压性是后天锻炼出来的,通过锻炼,培养自身意志的果断性、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心理品质,增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形成积极心理取向,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提升面对工作压力与困难的勇气,就能有效抵御职业倦怠这一消极心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宋显彪.再论图书馆员职业的核心价值[J].图书馆杂志,2007,(6).

[2] 张艳.浅议中学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4).

[3]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与馆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