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o be or not to be

2009-12-17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知识服务个性化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职业精神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在2009年7月23日“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整理。作者认为,图书馆生存的价值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社会贡献,而图书馆员的社会贡献应通过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体现出来。图书馆员要发扬甘为人梯、敢为人先的职业精神,以卓越的专业技能和独特的社会贡献赢得职业的荣誉与尊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002-02

进入21世纪,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对图书馆发展影响相当大。我认为,图书馆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即由领域特定的封闭路线向基于xml的开放路线发展,这一模式将引领图书馆一段时间的技术发展。前阶段写了一篇关于图书馆学的反思,主要是强调图书馆学是有边界的,要以关注和发展图书馆事业为己任,不要走得太远。这里将围绕对图书馆发展的反思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我们最近一直在讨论图书馆的公益性问题。现在国力增强了,国家给图书馆的投入也相应增加了,这是值得称颂的大好事。但是,我们需要居安思危。

图书馆为什么属于公共产品?国外发达国家为什么近年来相继出现关闭图书馆或减少对图书馆投入的趋势?这些问题不仅与我国图书馆发展的走势有关,而且与图书馆职业的命运有关。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产品的历史不长,至今不过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当时为了配合通俗教育运动,西方政府把公共图书馆划入公共产品的范畴,有点像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由政府买单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并且大多数国家都将此以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当然这是指公共图书馆。后来,其他图书馆也向此靠拢,力争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很多国家图书馆、研究图书馆也放下姿态为大众提供免费的公益性服务。公益性服务成为引领和影响各类图书馆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记录人类文明的载体由手稿和印刷型扩展到数字和多媒体型,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由来馆的读者扩展到所有与设置母体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图书馆服务的功能由收藏和教育,扩展到情报服务和娱乐服务等,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也由一般借阅业务扩展到参考服务、商业咨询和内容开发,也就是说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看书的地方,其大量业务已经超越了以大众教育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的范畴。

如果说传统的阅览室是公共图书馆的话,那么现在流行的信息共享空间是公共图书馆吗?如果说为广大公众提供信息是公共图书馆职责的话,那么为企业家、经营者提供咨询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吗?当企业家、甚至信息掮客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利用图书馆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时候,政府是否应该为这些群体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免费服务呢?

正因为如此,西方不少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图书馆。由于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和运行成本的提高,各国政府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我比较关心日本这个东方制度的国家,在那里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公共图书馆已经由企业家来运营了。图书馆法经过多次修改,有关管理制度和图书馆专业制度的很多提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相信,随着我国教育、卫生体系等公民基本服务保障体系愈加完善,财政需求不断增加,早晚会面临与发达国家同样的问题的。

图书馆作为公共产品的历史相对于数千年图书馆的发展总体上很短。2009年国际图联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在意大利,图书馆首先是作为文化遗产机构存在,所有图书馆在行政上都归文化环境部管。其评价标准并不在于利用率有多高,读者有多少,而在于文献是否齐全,文献是否珍贵。你能说它不合时代潮流吗?假如从开放服务的角度来看,那是很不够格的。但是意大利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图书馆依然应该以收藏各类人类文明记录为己任。以前只有手稿和印刷型资料,我们还能应付,现在有这么多各类载体以及网上的资料,这些工作应该由谁来承担呢?如果光是由图书馆来承担的话,那么这些资源是收不胜收的,如果由图书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分担的话,那么其他利益相关者是否也是在提供公共产品呢?

我们现在很难马上在这个问题上得出结论,国内外都在探索。但至少我认为,不要把所有的图书馆都看作是公共图书馆,也不要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套用到所有的图书馆上。前者将导致图书馆的同一化,后者将导致图书馆员核心竞争能力的削弱。最后每个图书馆都成为只能应付眼前需求的通俗图书馆。

接下来,我就要讲到与这次论坛有关的问题了。我们要做好最基本的图书馆公益性服务,我们要捍卫好不容易确立下来的图书馆公益性制度,这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些年来图书馆业务向深度拓展,向广度延伸,图书馆员不仅参与内容开发,而且参与咨询研究,在整个信息服务业务链中扮演主角,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随之迅速上升。我想没有人愿意再退回到从前了。历史上图书馆员曾丧失过一次机会。一开始,图书馆员不仅承担了保存记录的职能,而且扮演了史官的角色,这些掌管文献的都属于知识阶层。后来,史官从图书馆分离了出来,图书馆就成为专事收藏的机构了。今天,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走向了社会,增强了在社会中的话语权,难道我们还要再丧失一次机会吗?

我认为这次组织以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论坛是很有意义的。

我经常拿图书馆员与律师和医生作比较,同样是专业人员,为什么律师和医生社会地位更高呢?那是因为他们不像图书馆员那样,离开了图书馆就发挥不了作用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像图书馆员那样,不善于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问题。律师能解决客户的个别问题,医生能解决患者的个别问题,而图书馆员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图书馆员的地位,就要在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工具,开发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所谓知识服务就是经过加工、分析和整合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现在很多网络信息工具都是开放和互动的,能直接为我所用的,比如web2.0等。虽然大部分都是网络工程师开发并在网上广泛应用的,但已经有不少图书馆将这些工具为我所用,深度挖掘各类专题信息,而且与用户互动,直接回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最近兴起的云计算等新技术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图书馆能否充分利用这种共享运算和资源的机制来实现各馆之间平等互惠的资源共享呢?

其次,要大力开发图情品牌的技术服务。以前图书情报机构开发了不少二次服务类的形式,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在自己开发的不多了。其实图书馆面临的课题很多,比如知识本体系统,现在实用化的很少,比如智能化专题推送服务,即数据库自动地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要求传递信息,等等。元数据管理思想曾经是图书馆界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我们还能为社会贡献什么呢?当时以杜威十进分类法为代表的现代分类体系的出现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应该说老祖宗赐予我们的老本还没有享用完。现在各企业都需要开展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活动,我们能否为企业开发一些情报分析工具呢?总之,我认为,在智能化信息服务方面,图书情报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第三,要积极创新多样化的图书情报服务。在确保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同时,我们要大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手段。图书馆面临的课题很多,有一般的和项目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信息定制服务、科技评估服务等,还有面向专门读者群体的服务,如面向外国人或少数民族的多元语言服务,还有面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如金融、航运等的专题服务。图书馆服务要与时俱进,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也要不断更新。

各位同行,今天我用了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名言,就是要表达一个意思,图书馆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如果说,图书馆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借借还还的话,那么图书馆已经可以看到尽头了。到了我们的下一代都习惯于数字化生活的时候,传统的图书馆恐怕不得不关门了。在这个十字路口,挺过去我们就能获得与律师、医生同样、或者更高的社会地位,退回来的话,我们将再次回到藏书楼的时代。图书馆生存的价值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社会贡献,而图书馆员的社会贡献将通过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体现出来。在我们面前只有一种选择:甘为人梯,敢为人先,以卓越的专业技能和独特的社会贡献赢得职业的荣誉与尊严!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知识服务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