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思考

2009-12-17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王 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文献采访

摘 要:新环境的变化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采访手段和工具,也给采访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的因素,提出如何改进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的几点思考,包括制定科学的采访方针和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访方式、健全学科馆员制度等。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110-02

1 新环境下影响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的因素

1.1 文献出版质量

近几年,文献出版数量年年递增,图书装帧日益精美,但内容质量却不断下降,真正符合需求的精品图书很少。一些出版社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出现了大量选题重复的现象;或同一种书被不同出版社重复出版;或热衷于畅销书,常销书品种缺乏;有些为了迎合市场低层次的需要,媚俗出版,粗制滥造,错字、缺页、倒装、脱页现象严重。一些专业性强、学术性强的高质量图书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小,出版社无利可图,导致出版发行少,又难以通过正常发行渠道进入图书馆文献采访环节,因此造成图书馆专业图书购买不足,与读者需求有较大差距,也影响到图书馆重点专业特色馆藏的建设。

1.2 书目发行信息分散、系统性差

随着图书出版发行的市场化,新华书店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民营、集体、私有企业纷纷加入,发行渠道的分散使图书出版发行信息分散,导致书目多、信息零散、交叉重复等现象。出版社和供应商编制的书目大多简单、滞后,而且动态的变化情况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图书馆采访人员仅通过书目很难及时、全面、系统地获得最新的出版发行信息。有些书目介绍与实际出版图书相差甚远,有些征订书目不一定出版,都容易导致采访人员误订、错订、漏订,影响图书馆征订工作的正常进行。

1.3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采访观念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就是订购图书等有形实物,对于采访工作的评价就是看每年买了多少册书、质量如何。而在当前新的网络环境下,网络电子文献层出不穷,由于网络出版的文献产品出售的只是使用权,而不是某个有形实物的所有权,这就要求采访人员树立全新的观念,即文献信息使用权的采访也是采访工作的一部分,如网上信息的调查、评价、选取也是采访工作的内容。采访人员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采访观念,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捕捉有价值的采访信息。

2 如何改进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

2.1 制定科学的采访工作方针和原则

2.1.1 采访工作方针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各高校的专业学科设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涌现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彼此渗透,要求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要及时调整采购方针:采购内容上要体现本校的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所购文献要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指导价值和科研价值;要切实把握学生群体的阅读倾向,能科学地预见学生的阅读行为,引导学生的阅读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编制图书采购预算,力求最合理、最高效地利用图书经费;还要结合本校文献资源建设的远景目标来制定文献采访的长期规划,做到文献收藏的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

2.1.2 采访工作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量激增,文献类型也越来越多,各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新时期的采访原则。具体包括:一是科学性原则。采访工作要紧紧围绕本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实际来确定文献收藏的范围和内容。二是重点性原则。采访人员要深入了解本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学科的发展动态,根据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分布情况,科学地确定各学科、各专业、各层次文献的入藏比例。三是新颖性、时效性原则。采购图书时要注意选择反映本校专业的最新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图书,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新、最前沿、最准确的信息,以满足读者对信息新颖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四是多样性、完备性原则。即在收集文献信息时要注意文献载体类型的多样性,在文献信息的广度上要体现藏书的类别以及参考工具书配置的完备性,要能覆盖本校的所有专业,同时还应注重收藏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献。

2.2 采访方式多样化

目前,采用现货采购与书目预订有机结合的图书采购模式能有效地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对于专业图书或者社科类图书通过书目预订采购,时效性强的图书比如计算机类以及考试用书等采取现货采购。书目预订可以保证期货文献的全面收藏,尤其是学术性图书的收藏。现场采购相对直观,避免了仅靠书目介绍预订图书的盲目性,有力地保证了图书采购的准确性,缩短了到货周期,确保了一些热门图书的及时到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可相互补充。此外,还可与一些专业书店或专业书出版社建立一种长期的联系。通过这种渠道选购专业图书相对齐全而且到馆速度快。另外还可尝试网络采购,网络采购作为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兴的采购方式,虽还不是很完善,没有被普遍应用,但其有着品种丰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能切实提高文献采访效率,可作为一种辅助的采购方式加以利用。

2.3 加强对采访人员的培训和深造

采访人员的综合素养是决定文献采访质量的关键因素。新环境的变化要求图书馆采访人员既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又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加强对采访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多给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扩充其知识范围,全面提升采访人员的综合素养。

采访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鉴别能力。要对文献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包括馆藏信息、读者需求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进行认真鉴别、精筛细选、综合判断,提高研究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献信息的判断、鉴别和筛选能力。还要具有图书馆学专业及本校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搜集和处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实现采访工作的现代化、网络化。

2.4 健全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定期到各院系深入了解各专业、各学科的发展趋势、最新科研动态,广泛收集广大师生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建议,同时聘请各专业骨干教师提供专业文献的购置思路和推选本专业的图书,以及帮助圈选教学科研及有关用书。学科馆员将各种渠道获得的预订书目信息整理查重,根据学科分类做出电子书目,开展读者需求调查。在图书馆网站设置“图书荐购”栏目,学科馆员定期将收集整理的新书书目信息转入系统,供读者选择推荐;将编辑好的各专题的书目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到相关专题组的专业教师信箱,请他们推荐图书;每批图书选定前,学科馆员要实时参考读者的荐购图书信息。

2.5 加强读者调研

在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只有做好读者调研工作,才能保证文献采购的质量。采访人员必须从读者需求方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具体的实践方法有:(1)在图书馆网页上建立图书馆采访人员和读者双向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采访人员向全校师生提供书目信息,师生向采访人员推荐图书,采访人员把读者反馈意见和馆藏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供采购的决策依据。(2)定期开展读者座谈会,广泛征求读者对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如借阅率统计、借阅量统计、馆藏文献利用情况统计等,为采访决策提供重要参考。(4)听取专家学者对文献采访的建议。采访人员可将书目信息和拟定好的订购目录按照学科分类,发送到专家教授或学科带头人的专用邮箱,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作为是否采购的依据。

总之,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一定要从本馆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更新采访观念,拓宽采访思路,改变采访策略,使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献信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锦荣.论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J].图书馆,2007,(4).

[2] 陈晓兰,张德云.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环境的变化及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

[3] 杨之光,李秀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8,(4).

[4] 苏景乃.论高校采访工作的转向[J].图书馆论坛,2000,(3).

[5] 万立群,黄慧玲.读者阅读倾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