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尝试
2009-12-08刘昌吉
刘昌吉
合作学习既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讨论和交流,又可以是小组活动基础上的全班交流,都要以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活动为主要环节。没有独立思考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独立思考,忽视了合作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组织合作学习呢?
一、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却极其丰富。教师首先要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将合作学习方式理解为: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交流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一种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策略,更注重的是合作学习精神的养成。所以,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建立了这种意识,学生便会在课堂上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这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二、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就要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合理科学的分组是促进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在组建人数上选择6人左右为一小组。在分组的形式上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性别、个性特长等方面差异,将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例如,分组时要考虑男女生搭配,许多女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差,胆子小,但观察事物仔细,而男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强,但容易忽视细节,如果在实验操作时进行适当的男女组合,就能真正形成优势互补。又如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把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分散安排到各个小组中,使每个小组都有领头人,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更有利于组间公平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的管理上,引导学生进行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小组成立之后,各组民主推荐组长,但小组长不能由一人担当,应采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都得到发挥。教师要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小组长与组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小组长给每个组员安排不同的角色,例如小组记录员、发言人等,负责把学习任务分解、落实到
每个组员身上,确保每个组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来。
三、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要加强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而是与其他能力一样,通过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而良好的合作交流技能是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通过思想教育与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让学生了解到合作不仅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学会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要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人讲我听,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旨在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学生才会对合作问题有一个较深的认识,才会形成对问题的独立看法,通过相互交流,才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观点互补,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要指导学生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边听边记,边听边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发言机会而害怕发言,所以在合作学习中要搭建一个人人参与交流的平台。小组讨论后,采用小组成员轮流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让每个学生参与交流,得到锻炼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发挥。第四,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有一定的纪律约束,每个小组应有一个“调音师”控制,当小组成员的观点不一致时,避免大声的吵闹和争论,建立组内交流秩序,以理服人,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使合作活而不乱。
四、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就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合作,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探究性的、规律性的、辨析易混淆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惟一的问题。太易和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太容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的思考。选择探究性的知识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调动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发挥同学间知识互补的优势,才能有效地、合理地、完整地解决问题。
选择开放性、结合实际、联系生活的知识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形成正确的生活理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环境污染问题、食品营养与健康问题等内容的学习,是开展合作学习很好的内容,在组织这些开放性知识的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形成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知识的规律性往往隐藏在知识的深处,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归纳、总结,才能真正发现知识的规律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盐类水解知识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通过对不同种类盐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再进行比较、讨论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
化学中有许多知识和概念容易混淆,如果在教学设计时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理解这些知识的本质。
五、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中心在学生,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那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居于什么地位?应发挥什么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的角色,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局外人,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小组的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当小组成员对学习任务不明确或产生疑问时,教师要耐心地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当学生思想不集中或违反纪律时,要及时提示或制止。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引发争论时,要及时予以纠正。第二,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到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学生的质疑,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帮助和鼓励,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给小组成员创造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以求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六、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一个较大的区别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对小组成员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观念。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可采取纵向评价,看与以前相比是否有了进步。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同时,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集体评价。这样就会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为防止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现象,让他们认识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陵志、王吉湖,《浅谈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2] 谢洪峰,《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
[3] 刘振怀主编,《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4] 杨九俊主编,《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