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情感教育途径初探
2009-12-08顾海荣
顾海荣
摘要:历史老师应注意将情感教育与历史学科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各项要素(如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生理、课程与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补匹配,形成更加有序的整体结构,使整合以后的教学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 师生关系 教学评价 历史课程资源
《爱的教育》译者夏丏尊先生曾把办学校比作挖池塘,在挖池塘的时候,“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夏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知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宽松、友好、和睦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历史老师同样应注意将情感教育与历史学科整合,通过整合使各项要素(如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生理、课程与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补匹配,形成更加有序的整体结构,使整合以后的教学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那么整合的途径有哪些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途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从教学方式入手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应将心理素质训练与掌握知识的活动整合起来,抛弃填鸭式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对知识的获得变为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
对高一年级及理科班的学生而言,由于历史学科并不是或者还不确定是高考学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效率低。因此要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简而言之,即以激趣为主导。所谓“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
对文科班学生而言,由于历史学科是高考的科目,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强,激趣并不是激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考虑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巧妙地借助学生主体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对其进行思维训练。比如教师可通过设问置疑,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以启动学生的思维。这里,强调的方法是:教师有目的的设问,创造思维情境,让学生以历史当事人的身份,融入历史事件中去观察思考,继之以判断、推理,选择出最佳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再如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多方思考,相互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有创见地解答问题,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即便是在探索中出现了知识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在点拨让学生自己矫正失误的同时,也应充分保护学生质疑思辨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继续保持和发扬大胆质疑的创造精神。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质疑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这样,在教师的点拨、启迪之下,学生可以从认识历史进入认识社会,领悟历史的真谛,并养成善于联想、敢于开拓、敢于坚持的品格。
二、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入手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心境,在这样的心境下人的头脑就清醒,能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师生关系紧张,或学生对教师有戒备心理,就会产生压抑感,这样就会使大脑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低下。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将压抑的心情带到生活、人际关系当中去,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情绪、心态、兴趣、能力、品质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由于高中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较容易模仿他人,尤其是在人格完善过程中,教师更是重要的参照。比如一个幽默的历史老师,如果注意将自身的这种特点融入到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师生合作互动的氛围,强化知识的形象记忆。如讲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征时,可以列举牛郎织女的故事,然后提示学生,为何男主人公的称呼不叫“猪郎”、“羊郎”或“马郎”呢?因为“牛”是中国古代农耕的主要工具,这个故事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再如历史老师还可以用强烈的感情色彩辐射影响学生,如在介绍徐光启的科技成就时,可以提及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启发学生学习科学家身上的优秀品质。总之教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尊、自爱、民主平等、宽容大度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交往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从必要的课堂管理与多样的教学评价相结合入手
任何学科的教学必须在有序的管理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不仅最基础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班集体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初中阶段,由于历史学科考试任务压力相对不大,学生普遍不太重视历史学习,因此课堂管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比较困难;而对学生的评价,在许多学校往往是考前给出提纲,学生只要临时抱抱佛脚便可通过考试。这些状况对高中(特别是高一阶段)历史课堂教学及评价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鉴于此,高中历史老师除了应在教学上下工夫外,还应该根据高中各年级的实际情况,注意寻找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并结合多样的教学评价建立起立体管理学习方式。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同样也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它是将课堂管理由过去的一个老师直接面对几十个学生的单向管理转变为老师、小组、学生三方面的多向管理。历史老师一方面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三者互相牵制与约束,来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气氛,对个体的行为给予尊重与鼓励,对于不适合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提醒与纠正,使课堂管理处于有序的自动调节状态。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出时间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或展开小组活动竞赛以及组织小组间进行评价等,将管理与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除了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外,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的管理规范,量化考核,并张贴上墙,以月累计或学期累计的方式将总分进行折算纳入到学生的历史成绩中。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笔者主张历史老师对高一学生应采用过程性评价,督促学生阶段性的学习,以此作为弥补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一种外在手段。对文科班的学生,则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
四、从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入手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如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和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初中历史教材相比,高中历史教材依然有着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但其理性知识有所增强,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通过因果联系、分析比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日渐增强的高中生而言,现实社会是影响他们的重要因素,挑选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情感教育,更能为他们所认同。老师可以适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博物馆,鼓励他们到社区进行调查访问。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直观的历史、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活动中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整体素质去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综合认识水平。也只有这样,历史情感教育才能真正立足于实践、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互联网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的课程资源。历史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尽可能地考虑到让学生去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以便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群体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实施,途径多、余地大。通过情感交流不仅容易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之情,良好欢快的教学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激励着他们蓬勃向上,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和热爱人生的人。
参考文献:
[1] 郭景杨、林丙义,《历史教育心理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 年9月
[2]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3] 郑和钧、邓京华等著,《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