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教育:中美早期对教育技术的历史演绎
2009-11-04朱敬蔡建东
朱 敬 蔡建东
【摘要】中美两国早期教育技术在教育需求与媒介功能耦合过程中存在差异,美国主要表现为替代式的自动化教育,而中国对美国式自动化教育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超越,主要表现为补充式和支持式。
【关键词】自动化教育;早期教育技术;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21—04
本世纪初,我国教育技术学界在深刻反思后,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道路。南国农[1]先生明确提出走“中国道路”。而中国道路的探寻,离不开历史的关照。本文对教育技术早期历史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希望能为21世纪的创新提供些许启迪。
一 教育的变革需求与大众传媒 功能的耦合
1 美国:教育变革的反言语需求与大众传媒直观特性的耦合
20世纪初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既需要科技人员和实干家,更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技术、又能动手操作的工人。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课程和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反对书本学习。而当时美国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均继承了欧洲大陆和英国旧学校的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由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以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是反对言语主义,因为言语主义的教学方法忽视语言符号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导致学生不甚理解、死记硬背。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强烈需求,教育领域尝试从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当时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与广播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直观特性(形象化),二是规模特性(大众化)。人们发现,以视、听等手段代替言语可以比较迅速、高效地完成社会发展的要求。于是在社会需求和反言语主义教育变革的呼唤下,电影与广播这两种大众传媒作为有效工具进入美国教育,引发了20世纪初的视觉教学以及之后视听教学运动。在此要注意,美国视听教学运动更注重电影与广播的直观特性 。
2 中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与大众传媒规模特性的耦合
19世纪40-5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投资设厂,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到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与此同时,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民族工业和产业工人的兴起,同样对我国艰难进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不同的是,这种变革要求始终与民族自立、民族自强息息相关,融汇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洪流中。
中国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激烈的变革中。从维新运动中的改革科举、系统学习西学、建立新式学校制度,到结束科举、依照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规范全国的学制系统,再到民国时期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近现代教育在借鉴西学与本土化创新之间不断探索的变革主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对教育民主化、平民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因为我国近三分之二的民众都是文盲,这使得新兴的学校系统无法象美国学校一样,仅做出一些必要的改革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教育成为我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科学与民主的呼唤下,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在业已兴起的西方视觉教育的影响下,中国近现代教育也关注到电影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并将之纳入到教育改革的体系中,不同的是,中国更注重电影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第二个特性,即规模特性与大众性,将新兴媒体主要用于面向民众的社会教育[2],探索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早期电化教育之路。
二 耦合论背后的自动化教育及其改造与超越
前文我们从媒介与教育的相向角度论述了媒介与教育的耦合及其历史必然性,但是尚未触及二者耦合的实质。而要进行深层次探索,必须跳出“当事”的视角,从广阔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出发,探寻媒介技术与教育耦合背后的规律与意义。
1 美国:自动化教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垄断式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阶段,与农业社会是用自然力帮助人的体力劳动的分散式生产不同,工业社会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追求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作为大工业生产的一个触角,电影与广播等新兴传媒不可避免地带有大工业生产的印迹,带有自动化的生产取向。这种用机器代替人力、追求自动化的取向,随着媒介与教育的联姻,或多或少地潜入教育领域,形成自动化教育理念 。美国当代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3]认为,“自动化教育被认为在节省传输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还能被包装和推向市场,这样一来,不需追加投资就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收入……这样就使得劳动成本几乎接近于零,因此获得了大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并用低薪的阅卷人代替了专业教师。”他强调,“自动化的战略很早就开始了。有技能的工人太昂贵,而自动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节约成本的战略。自动化的历史是从19世纪早期开始的,当时英国北部的纺织品生产商们发现,他们能通过机械化,用没有技能的劳动代替有技能的劳动。工业革命的整部历史就是由这种战略支配的。”笔者认为,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正是这种自动化教育初期的产物,其核心是教师的去技术化和用机器替代人力。
自动化的最大好处就是节省成本,扩大经济利益。这对教育的权力机构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乃至政府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视听教学的初衷亦含有这样的因素。“自动化的关键是将信息的内容与信息的过程分开。少量高薪的内容专家将充当模范的示范者,而传授过程也去除了技能,这样一来,廉价的辅导老师就能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4]电影等媒介作为内容专家的产品,使得教育过程去除了需要多年积累和专业训练的技能,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大工业生产的生产线之一,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出产大量的教育成品,实现自动化的低成本和规模绩效。然而,对无生命物质十分有效的机器技术在复杂的教育领域并不一定奏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美国教育电影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电影商宣传用电影取代教师,从而引起了教师对电影的不满和抵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电影商与教育的权力机构与纺织品生产商一样,试图通过电影使教育机械化和自动化,用电影来代替昂贵的专业教师,从而减少教育成本。而教师不是冰冷的生产线,势必抵制带有强烈自动化取向的电影媒介。
自动化教育的表现之一是对物质技术的极度关注,正如工业生产中对机器设备的关注一样。美国教育技术史学家塞特勒[5]在1990年出版的《美国教育技术的演变》中,把视听教学阶段称为自然科学或媒体范式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强调媒体的使用,是物理科学观,而不是行为科学观。对物质技术的关注是后续发展的必备基础,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必然性。自动化教育是大工业生产在教育领域的投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管这种投射业绩如何,但它的的确确从一个侧面把传统而陈旧的教育拉入到迅速旋转的大工业转轮中,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在用得其所的时候,自动化教育会发挥巨大作用,如二战期间,美国用视听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战争急需人才。但是,教育不是冰冷的生产线,是一个由复杂的人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不考量具体情境、具体需求,盲目地实施自动化战略,结果注定是不尽人意的。
2 中国:对自动化教育的改造与超越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不是被动地移植和借鉴美国视听教学运动,而是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进行了本土化的创造。这种创造使得早期电化教育在部分程度上超越了美国替代式的自动化教育理念,酝酿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进步意义的新理念。
早期电化教育分社会制式(主要依托社会教育)和学校制式(在学校系统在进行)两种[6],其中前者在规模与影响等方面都强于后者。在不同的制式中,对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有着不同的认识。
(1)社会制式:对自动化教育的改造
就社会制式而言,我们认为早期电化教育是以自动化教育的形态存在,但在理解与实施过程中与美国有着诸多不同。我们在此做个比较。
相同之处:第一,都是以机器(技术)替代人力,去除教师的技术化。换句话说,就是用媒介技术替代专业教师,使得廉价的、未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或技术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地完成原来必须由专业教师承担的部分教育任务。
第二,这种替代在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着卓越的表现。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通过电影培训出大量战争急需人才,而在学校系统却成绩不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军事培训内容大多是机械操作或装缷的技能性知识,而学校教育却不局限于这种简单的技能传授。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重心是社会制式,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与学校学生有着巨大差别,他们对复杂的科学技术原理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提高生产技能和自身生活水平的那些简单的技能性知识、卫生常识等等。早期电化教育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的视听教学,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国重点建设社会制式的电化教育,把媒介主要用于针对普通民众的技能性知识传授方面。
不同之处:第一,目的不同。美国替代人力的目的是用机器取代教师,从而节省人力和成本。我国则是以媒介补充师资,因为中国当时没有足够的师资、足够的条件对大批的文盲实施教育,电影与广播等传播媒介正好可以补充这些教职,部分解决师少生众的问题。与美相比,中国把媒介的大众传播特性与规模绩效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第二,实施的主要场所不同。美国主要是学校教育系统,而中国主要是社会教育领域。也正因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主要在社会教育领域进行,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直观特性与规模特性,才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辉煌之路。
为什么社会制式主要遵循了自动化教育的逻辑?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媒介的特性可以满足大规模的文盲群的受教育需求,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媒介的规模绩效;
第二,自动化教育的逻辑正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教育“广”而不“深”的发展需求。
(2)学校制式:对自动化教育的超越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学校制式与社会制式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它超越了自动化教育的囹圄,从替代取向转为支持走向,突出表现为孙明经的“集体教学”观。
孙明经认为:“用电影教学的最大秘诀就是集体教学,一位先生在教书,后面同时有无数的学者专家作他的后盾……教学电影是教师们的一种工具,它是协助教师的,不是代替教师的。”[7]
我们可以看出,孙明经的“集体教学”与夸美纽斯的班组授课制的集体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针对教师,后者针对学生。孙明经的集体教学与现在的团队教学或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也不同,它指的是媒介与教师的整合,把媒介及其负载的信息看成是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知识集合,即媒介的意义不是作为挂图、仪器等教具形式的辅助,而是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辅助和补充,这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际合作式的团队教学是有差别的。
孙明经“集体教学”的核心是“支持教师”,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支持教师的头脑”。大众传媒不仅是眼和耳的延伸,更是人类大脑的延伸。通过这种延伸,教师扩充了知识领域,增加了专业能力。在这里,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不是简单地补充人力,而是补充人的智力;不是去技术化,而是对专业技术与能力的增强和补充,这与自动化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通过下表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早期电化教育的两种取向。
为何学校制式能酝酿出支持式教育的理念,原因至少有:
第一,“集体教学”是我国教育家、教育电影专家与影音技术专家共同酝酿的结果。孙明经是蔡元培、陈裕光、魏学仁、郭有守等专家学者培养的中国第一位电教人才[8],它兼具教育、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修养以及广博高远的视野。正是站在这种巨人肩膀上的优势使得支持式教育理念萌生成为可能。
第二,学校制式电化教育与社会制式相比,在早期并不占主流。正是这种不占主流的状况恰好使得我国学者可以比较清醒地看待媒介的作用,并酝酿出较为先进的理念。
综上所述,早期电化教育是电影、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功能与教育耦合的必然产物;同时,在耦合过程中,我国在依循规律的前提下,在可能的空间范围内,结合自身的情境与需求,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视听教学的电化教育之路。
三 结语:同中有异,求异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社会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不随人的意愿而变。合目的性是指人类发展虽然内在地贯穿着规律性,但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和自然物的规律性的表现存在一定区别,后者一般表现为只要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就会呈现出必然的、一定如此的趋势,而前者却表现为虽然大的趋势没变,但却有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个可能性空间内究竟选择哪一种可能,走哪一条道路,是由当事人的意愿、目的确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不是截然二分的,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合规律性表现为合乎人的有目的、有计划行动的规律;合目的性又表现为人的目的的确定、目标的选择、意愿的实现都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9]教育技术亦然。它作为媒介与教育的联姻,必定受媒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影响,这是其合规律性的表现。但是中美两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需求不同,这导致两国在媒介与教育联姻过程中怀抱的初衷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这是其合目的性的表现。上述两种表现使得中美早期教育技术同中有异,也正是这种同中之异导致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后续发展始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能视而不见,它提醒我们不能盲目跟随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向,而是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特定需求,探索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在规律与目的统一的内在逻辑中,同中求异,创新发展。这是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结果,亦是本世纪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 2006,(1):6-9.
[2] 朱敬.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J].电化教育研究, 2008,(2):92-96.
[3][4] (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153.
[5] Paul Saettler.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M].Englewood,CO:libraies Unlimited,1990:45-46.
[6] 陈斯正.现代电化教育[D].武汉:国立武汉大学,1939.
[7] 孙明经.如何利用电影进行教学[J].电影与播音, 1946,(8.9):181.
[8] 朱敬,辛显铭,桑新民.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 69-74.
[9] 王干才.实践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