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中生爱学数学的思考

2009-10-27付红敏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爱学数学教师

付红敏

爱不爱学是一个兴趣问题,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且长久地保持学数学的兴趣呢?以往教学中教师付出心血去教,学生却没有认真去学,究其原因是学生惧怕学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觉得学习不能给他们带来乐趣,不能给他们带来自我满足感,自然不能投入。尽管这样,他们仍得硬着头皮听课,同时采取应付老师和家长的策略:抄作业,考试作弊等,即使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时常表现出对学习有畏难情绪。要解决这种现象,我认为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诺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首先必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他能学会,即入了门,学得会,他就会产生兴趣。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情景引入,诱发兴趣

要想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就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每堂课的开始,便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这时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进行情景式导入,特别刚进高中的学生的表现欲望是比较强的,要抓住这一特点,常常利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精心设疑,唤起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识的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是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讲映射之前可以这样开始:初中我们学习了整数,而整数又分为奇数和偶数,高中数学认为奇数、偶数、整数的个数是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部分等于整体悖论,为什么呢?这就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又如数列教学时可这样引入甲、乙两人商定以三十天为限,甲每天给乙一千元;乙第一天给甲一元以后每天给前一天的两倍,问甲与乙谁划算?通过这些达到唤起学生心中的疑问,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想让学生保持兴趣爱学这一门课,就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慈祥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失败。这样,才不至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创新方法,维持兴趣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探索活动,从而亲身体验、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因此,要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教法:首先,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其次力求师生互动,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就应该取消教师概括、学生听的形式;凡是学生能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真正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数学问题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和表现,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索过程,萌发创新意识,长久保持数学的兴趣。

5.感受喜悦,强化兴趣

学习兴趣与成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当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好的成绩能强化学习兴趣,使兴趣产生更大效力,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因此,当学生有了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有希望,有信心;给学生带来希望,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成绩也就能不断提高。

6.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一种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教师,更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我们所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既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讲细、讲透,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关键的一环,又要注意对个别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点拨,使他们在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真正爱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

(2)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美的答案。应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而不应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某一个知识点上。

(3)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有效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体现在:

——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图形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施以个别辅导,而不是坐在讲台上左顾右盼。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学生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

(4)数学教师的言语也应富有激励和启发的特点。努力去发现学生对答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特别是给学习困难学生要提供其表现的机会。

(5)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发挥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训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6)适当控制你的讲课速度,因为如果教师讲课速度很快,学生两极分化会十分严重,在课堂上很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跑,一些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而且思路也快,所以学习成绩非常好,而跟不上的学生,就落得很远。

(7)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学要取得成功,必须依赖学校之外的力量,为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要;为课堂教学之外寻找适当的资源和榜样;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多方支援,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教育“共同体”。

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真正爱学数学,那我们就不是在误人子弟,无愧于学校。

作者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木井中学

猜你喜欢

爱学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学英语学生的“爱学”和老师的“乐教”
教育就是爱的传播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