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生的“爱学”和老师的“乐教”
2017-04-27胡菁
胡菁
摘 要: 现代教育要求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收知识。
关键词:学和教 预学 释疑 应用
1.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能否学好和爱上英语,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生是否对其感兴趣。教师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反馈,教师不能一味地“一言堂”。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要更好地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生要学,才能学好。否则就是赶鸭子上架,事倍功半。教师教的累,学生也学的苦,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如果要让学生学的轻松,就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小窍门。比如英语的课前预学工作就是一大重点,这是吸引学生兴趣的导火线。学生在课前充分预学了,就知道了这一部分自己哪些是不清楚的,从而自己在听课时可以重点听,重点学。改变了以教师规划,教师见解,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和发展为本,还学生学习主体者地位。教,应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根本任务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为学生的发展。教的使命和价值在于造就学,成全学,教的中心该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
2.比如要上好一节英语课,课堂可以划分为学生预学,教师释疑,学生应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不是简单割裂,而是相互交融。预学环节偏重于学生的学应用,更多的是自我独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英汉词典,标注新单词的音标和中文解释。在充分预学之后学生可以自我叩问:是否自己会读音标,会读单词,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是没有掌握的,对这个语法点是否理解等等。做,是配合预学的一些操作活动论文提纲格式。在释疑环节中也有学,可以让学生之间小组合作,或者小组接龙讨论问题。然后生生,师生之间交互发问,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短文的重点,根据重点提出几个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还可以做一些是配合解决疑问的辅助活动。应用环节的学更多的是矫正性的学。例举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发生的错误。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使用,现在进行时的注意点等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讲过:“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也。”因此学之根本在于思考,发问,进而才是发现。在小学,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英语这一学科,学生对这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想了解英语是怎样的。而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其活动的目的性和持久性较差,又天生爱动好玩,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并且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然而将会逐渐降低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使学生乐学,必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游戏激学的神奇作用。并且游戏也是他们最喜欢、最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之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游戏有机糅合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可使学生兴趣盎然,认为学习英语是很简单很有趣的。 农村小学生英语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学生自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只靠着兴趣去学,如果接触的“新玩意”——英语课不好玩,课堂自然会显得死板、乏味,学生的英语學习兴趣就会直线下降,英语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长久保持一种“我要学”的主观欲望。在每节课,我都会根据课堂内容贯穿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开展英语教学,增加学生的课外语言知识。将游戏有机糅合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更可使学生兴趣盎然,认为学习英语是很简单很有趣的。
3.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追求个性的荟萃,生命的交响,精神的相遇,情感的共鸣,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组选择来写作文。2,反思叩问。对袭击这一节课所遇到的问题是否全部解决,有那些收获,是否有新的疑惑和感悟。在这一课的感悟中可以向学生渗透谚语:Time is gold,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one to use gold to get time.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课外延伸。英语学科可以进行西方文化渗透。安排阅读一些英语小短文。
结语
英语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但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科上吸取精华,完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