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体系
2009-10-23胡天然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的历史重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以政治思想素质为基础,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的素质教育体系,切实解决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胡天然(1964-),男,湖北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T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5-0043-02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育人教育,应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政治思想素质为基础,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
1、政治思想素质。依托“两课”教育,辅之以党、团组织活动,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职业素质。始终把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核心,坚持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强化职业能力训练,开展工学合作教育,倡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敬业精神与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人文素质。以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人文素养和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办讲座、选修人文课程、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等形式,全面深入开展科技、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鉴别美的能力;贯彻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过参与式教育等形式。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艺术品味。
4、身心素质。认真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开展课内课外体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树立学生终身锻炼意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心理问题。
二、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1、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根据“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及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关于高校大学生“两课”教育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重视党、团组织的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党课教育。“两课”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同样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应在认真总结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按照拓宽岗位相对适应面,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就业率的要求,增强“三个符合度”,即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使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4、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一方面,应在遵从直观的传统教学和课堂讲授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特别要注重对本土案例的开发。从我们的教改实践看,“公共关系学”教学采用的完全案例教学,因其知识面宽、实用性强、问题解决办法多等而深受学生的欢迎;“礼仪与口才”课程的情境教学,因学生的直接参与面广、针对性强、基本素质训练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而获得省级重点课程。另一方面,在教学手段上,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及教学幻灯片等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5、强化实践性教学。实施“双证书”制度。实验、实训、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关键环节,也是高职特色的保证条件。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更有利于了解新的知识和培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二,“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市场人才需求的趋势。因此,高职学生的培养必须辅之以“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还必须获取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外语水平证书”等)和各种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准入的要求。
三、高职实施素质教育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切实保障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学中心地位,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学校党政领导研究工作、安排计划、制定政策、实施改革都要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要重视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以规范化为目标,强化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教学改革工作。
2、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企结合是一种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出发,
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形式多样化的校企合作,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的校企合作。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研究掌握不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职业素质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二是要形成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实习、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情感,获得实际工作的经验,通过讲座或者学术报告、校外实习基地的认知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把实践第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经验传授给学生;三是依据比较优势和人才需求,实行“订单”培养,实现高技能人才供需的“零距离”紧密结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随着高职学院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双师素质”队伍,具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才能真正培植出高技能人才的特色,造就合格的人才。高职学院必须以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引进、培训和使用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教师引进、接收的力度。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积极聘用兼职教师,大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
4、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很高要求。就素质教育来说,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和敬业精神的培育。这对于迫切需要提高社会应变能力的高职学生尤为重要。因此,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高职学生的心理意志脆弱、情感淡化、缺乏个性的现象十分突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工作往往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通过广泛宣传和个别帮助,普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存在心理缺陷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咨询、心理知识宣传、心理问卷调查、专题报告、现场咨询等活动,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谈心、心理健康信箱、网上交流等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09-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R].教高(2006)16号文件.
[3]陈蒿.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4):32.
[4]张仕东.素质教育是教育人还是选拔人[J].教育与职业,2006(1):56.
责任编辑颜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