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生态研究分析

2009-10-13宋天华李春海

现代情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献研究

宋天华 李春海

〔摘 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信息生态方面的文献分析,概述了信息生态在国内和国外研究的内容和特点。指出国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逐渐深入的研究;而国外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更多是从微观的和技术的层面进行研究。最后指出了今后信息生态研究的路径和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8-0208-03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EcologySong Tianhua1,2 Li Chunhai1

(1.Library,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e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ecology,pointed out that the domestic research was from macroscopic angle;and the foreign research was mainly from the microscop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Finally,it expounde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ecology.

〔Key words〕information ecology system;ecology system;literature research

1信息生态概念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信息圈”的概念,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1983年重申了“知识圈”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表明人们开始思考信息生态问题。我国最先提出信息生态学并对信息生态学给出定义的学者是生态学家张新时院士,他认为信息生态学不仅具有信息科学的高科技与信息理论的优势,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生态学的传统理论,强调对人类、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生存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模拟与预测,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与反馈作用。“网络生态”一词由田震宇在1998年于《网络生态》中首先提出,但是并没有具体阐述什么是网络生态系统。“网络生态系统”概念提出最早的是2000年张庆峰在《网络生态论》一文中提出的,该文章从分析网络上出现的问题着手,用生态学的方法探讨网络系统,提出网络生态系统的概念,并阐述了网络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功能。卢剑波等人在其著作中对信息生态学下的定义是:信息生态学是以现代系统理论、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水平来分析、处理日趋膨胀的试验和观测的生态学信息,寻求生态学系统整体水平的规律。

2信息生态研究

2.1 国外信息生态的研究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 H.Davenport)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 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到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信息生态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生态学研究前沿领域,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科技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4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将网络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称赞“由互联网增长所驱动的信息技术进步,对创造这个比预期更健康的经济做出了贡献”。鉴于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它与许多行业广泛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 ecology)的概念。《The Ecology of the New Economy: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Information》一书中谈论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考古领域的信息生态系统[1]。《Information ecologies: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一书的作者Bonnie A.Nardi和Vicki L.O餌ay认为信息生态是一个特定环境下包括人、实践、价值观和技术的系统,该书主要谈论技术、技术的使用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信息生态下道德或者价值只会进化、转移和传递,并不会消失[2]。文献《Information ecology: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data,memories,and knowing》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在多维内容里意识数据、知识创造和信息流的认知概念框架[3]。从认知论的角度,把意识、知识和信息等概念统一在多维框架里,并探讨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国内信息生态研究与分析

通过中国期刊网分别用“信息生态”和“网络生态”两个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2篇,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总结以上文献,大致认为我国信息生态失衡的现象主要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病毒、信息资源分布不均、数字鸿沟、信息膨胀与信息资源短缺、信息侵权和信息垄断、信息综合症等。其原因主要有“信息崇拜”的负效应、系统的开放性、用户素质的参差不弃、文化霸权等。

通过对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关于“信息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生态的概念、网络信息生态危机及原因分析和信息生态环境建设3个方面。通过分析“信息生态”研究论文的发表年份和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国关于“信息生态”的研究高潮出现在2006-2008年,研究内容不断地拓宽,现在已经涵盖了信息生态系统、网络生态危机、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平衡、网络伦理等多主题的内容。

陈曙提出导致信息生态失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墒,即一方面,由于系统内部的新陈代谢作用,结构上的有序和无序相互交替时往往会产生不平衡的现象,另一方面,外力对系统的干扰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嫡[4]。程霞介绍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信息构建和网络信息生态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构建的思想改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构建合理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5]。陈红星阐述了信息构建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出信息构建是调节当前信息生态系统、遏制当前信息生态系统恶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结论[6]。韩刚、覃正在信息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生态链概念,构建了信息生态链的理论框架,并探讨了信息生态链管理的目标和方法,为信息管理提供了一个生态学视角的分析工具[7]。程鹏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了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实践信息生态循环圈原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分析了信息生态循环圈的基本结构,包括要素结构和系统结构,阐述了在其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及效果[8]。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谐信息生态的构建,罗义成分析了信息生态各因子概况,介绍了信息生态失衡的各种类型,同时提出了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的保障机制[9]。龚主杰分析了信息生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指出保持信息生态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内容,信息生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持信息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和基本途径[10]。

总结分析,国内学者研究信息生态呈现出多级分析和不断演化的形态。多级研究的主线演化图如图2所示。

国内最早信息生态研究出现在1995年,生态的研究离不开对其所依赖的环境的研究,在信息 生态研究出现之后,信息生态环境的概念也马上出现在学术刊物上。信息生态主要是伴随互 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因此网络生态的概念出现的也比较早。随着研究的深入,在2002年前 后,学者们开始以系统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信息生态,随之,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也被提出 。在2004年之后,对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始关注系统中的“人”的因素。随即和谐信息社 会的概念也被关注。进入到2006年之后,学者们更加关注从社会和人的角度研究信息生态。 研究的主题和方向也更加丰富,信息社会,信息人,信息循环圈,信息循环圈,信息生态链 以及信息生态位等概念像涌而出。

3 将来信息生态研究路径与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主要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研究信息生态问题 ,注重从微观视角研究信息生态问题,而从伦理学、社会学等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在我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信息 生态环境、信息生态平衡、网络信息生态危机等方面,所提出的对策大多是从社会学、伦理学的宏观视角提出来的,而从信息技术微观视角进行研究的论文比较少。而对和谐绿色信息 生态的研究现有成果大多停留在概念、技术、模型构建等较浅层次上,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研 究的成果还较少,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谐信息生态的问题,并以 此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

3.1信息生态的主要研究路径

信息生态是关于信息——人——信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信息循环圈。我们在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人与社会信息环境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对整个信息循环圈的研究。

信息生态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作为信息科学与生态学相互交叉而出现的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应把人、信息及信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并结合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探讨信息生态系统的规律。

信息生态研究目的是通过认识信息生态系统的特征及运行规律,最终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

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对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迫切需要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系统。

3.2信息生态的研究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给出今后信息生态应该深入研究的主题内容:

(1)信息生态的内涵。

(2)信息生态的技术。

(3)信息生态系统各因子发展现状。

(4)信息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5)信息生态行业分析、区域分析、类群分析等。

(6)和谐信息生态的特征及在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7)信息人的概念与作用。

(8)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对策。

对于信息生态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信息生态系统内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特点。包括信息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发展现状,总结当前信息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的对策。难点在于研究分析部分,这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以得到大量的数据,研究了解各种信息生态的特点,从而掌握信息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构成和系统架构等特性,才能使后续研究的方面更加明确。

当然无论宏观视角还是微观层面的研究,都是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在深入的研究中会不断地发现新的课题,这也符合科学的发展轨迹。信息生态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的研究也正逐渐进入高峰,理论的探索会伴随着实践的开拓不断取得进展,并在总结实践和指导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Isto Huvila.The Ecology of Information Work:A Case Study of Bridging Archaeological Work and Virtual Reality Based Knowledge Organization[M].Pargas,Finland:Abo Akademi Press,2006.

[2]Bonnie A.Nardi,Vicki L.O餌ay.Information ecologies:using technology with heart[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3.

[3]Karen S.Baker,Geoffrey C.Bowker.Information ecology: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data,memories, and knowing[J].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7,(29):127-144.

[4]陈曙.信息生态的失调与平衡[J].情报资料工作,1995,(4).

[5]程霞.信息构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J].情报杂志,2006,(5):102-104.

[6]陈红星.信息构建及其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情报探索,2008,(3):9-11.

[7]韩刚,覃正.信息生态链:一个理论框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18-20,32.

[8]程鹏.构建信息循环圈的生态学原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6,(10):1456-1460.

[9]罗义成.和谐信息生态探析[J].情报科学,2006,(7):1069-1072,1099.

[10]龚主杰.信息生态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33-35.

猜你喜欢

文献研究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
舆论反转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