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C路径的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共享绩效初探

2009-10-13郝新东

现代情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

郝新东 李 韵

〔摘 要〕就高校校 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共享而言,其运作框架包括相互制约的实体层、虚拟层、管理层和IC团 队四大部分,其绩效评估的逻辑框架有“一个目标,两大特点,三项原则,四类指标”四大 要件,进而依此设计出三层架构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IC;高校校区;隐性知 识;共享绩效;逻辑框架;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09)08-0008-05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aci t Knowledge Sharing

Based on IC Route Among University CampusHao Xindong Li Yun

(Naihai Colleg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Foshan 528225,China)

〔Abstract〕Talking about the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along IC route among universit y campus,its work frame includes interrelated four parts:entity layer,dummy laye r,supervise layer and IC group.Its logic frame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clude s four elements:“one target,two traits,three principles,four index”,and by thi s way,the Three Layers Index System was designed.

〔Key words〕IC;university ca mpus;tacit knowledge;sharing performance;logic frame;index system

隐性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源,“知识共享”是划时代的强力呼喊。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关于 隐性知识共享的学术成果,但关于隐性知识共享绩效测度的研究则处于空白状态,还待突破 。本文将在此论域做个尝试。

1 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共享的 运作框架

信息时代的出现和发展使高校的知识及其共享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在高校竞 争过程中,诸如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个体经验、体会、灵感、顿悟、直觉、诀窍以及 团队习惯、组织文化、共同愿景等高校成员的隐性知识对高校学术能力、人才生产能力、管 理能力和文化能力的显性和外化起着主导性作用。隐性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 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进行明确表述和传播,它的主要载体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个 人。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隐性知识共享的难度[2]。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美、欧 洲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内兴起的Information Commons(IC)模式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 路径。IC从本质上来说是用户在一个整合的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信息 帮助,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团队精神,进行学术交流的动态性过程[3]。就国内目 前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状况而言,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共享的运作框架可归纳为实体层 、虚拟层、管理层和IC团队四大部分。

1.1 实体层的建设

IC是基于图书馆电子网络资源环境而专门设计的学习、工作、传递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物理 空间[4]。IC实体层由实体空间、硬件设备和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1)实体空 间包括开放获取区、交流区、灵活可变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用户学习 和提高技能的指导室、帮助用户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体验技术和软件工具的实验 室、网络咖啡吧和休闲区等;(2)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外围设备;(3) 服务设施包括参考咨询台、电脑技术支持台等。实体层的构建应当因需而变,各构建元素要 依据用户需求、实现规模和实现目标的不同而改变。

为了保证校区间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IC实体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当有以下特征:电子教 室应具灵活性,既便于师生交流又可根据需要调整;协作学习区应有规模上的不同,以适应 不同团队需要;独立研究室应有相当的数量且相关设施配备完善;训练指导室要注意安静和 隔音效果;多媒体制作室应配备多媒体制作软件和相应的设备;休闲区要体现舒适度,配备 沙发和茶几,强调文化氛围;咖啡吧尽量与休闲区结合,形成休闲饮食区。

1.2 虚拟层的建设

鉴于隐性知识的特点,IC虚拟层对校区间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起着必要的辅助作用[5] 。IC虚拟层由虚拟空间、虚拟资源和网络软件设施等部分组成:(1)虚拟空间包括各种 社会网络空间、学习社区、兴趣社区、虚拟实践社区等虚拟环境;(2)虚拟资源包括数字 图书馆资源、知识社区、知识导航、网络培训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等; (3)网络软件及设施包括各种网络软件、信息获取与共享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办公软件 、多媒体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等。

就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共享而言,虚拟层应当以校区间的校园网为依托,营造资源丰富、支 持开放获取与协同共享的虚拟学习环境,建成一个突破时空、地域、介质限制的便于使用的 电子文献信息中心和智能型、知识型服务平台。为了便于校区间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IC网 络交流平台应具有集成性,即整合好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信息,集它们于 一体,在同一网络环境下运行,使教师在任一校区都可以享受各级各类资源库所提供的各种 不同形式的资源。

1.3 管理层的建设

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直接决定着实体的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健全合理的组织制度和组织体 系是隐性知识共享的内部保证。IC管理层建设的内容包括服务组织及其结构、服务规范、资 金投入、运行制度、激励机制、培训机制和服务评价体系等。不同的IC组织模式均具有其优 势和局限性,选择时不能简单套用[6]。必须认真考察高校及其图书馆现有服务体 系、设施、资源及人力等条件,结合图书馆自身特点、学校组织环境及与发展战略,实现组 织体系创新。

在IC管理层的构建模式上,目前国内高校可有两种主要模式供选择:一是独立管理型。由图 书馆独立负责管理与运行。各类人员均由图书馆聘用和配置,对个别服务项目仅提供场所, 由服务部门管理。其优点是容易协调、运行高效;缺点是服务项目不够多样化,不易实现与 其他部门的资源整合。二是合作管理型。由图书馆与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合作方式 共同管理。可以由图书馆全面负责管理与运行,来自合作部门的人员服从图书馆组织与协调 。也可以由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该委员会由学校、图书馆及合作部门相关领导组建,下设 一级或多级工作组负责日常运行。

1.4 IC团队建设

IC理念及其应用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团队学习、交流、互动的时间与空间,使隐性知识的共享 更加便利。IC针对不同用户类型、学习风格与研究习惯而营造的多个大小适宜、布局合理、 设施完备、舒适方便的实体场所可以容纳较多的固定或临时性的规模不等的团队,从而使隐 性知识共享所依赖的各种载体和形式都能够尽量发挥作用[7]。

把隐性知识共享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把各校区教师群体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来建设,以 IC空间为依托,营造一个个扁平化、柔性化、灵活机动、和谐上进的学习团体。IC团队成员 应当以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以图书馆馆员、各类专家等为辅。隐性知识转化的一个主要 方法是亘古至今的师徒制,IC将它借鉴成了导师制,即学生可选一名老师做他的导师,专门 负责学生的潜能指导及学习方向等的引导。在IC团队中,用户可以彼此交流感悟、经验、想 法与心态、进行反思式观察,通过领晤、模仿和练习,集中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加速 隐性知识流动和转化的速度和质量,使分散在个体中的隐性知识得到有效整合,使团队成员 各自的隐性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共享和深化。

2 高校校区间IC路径下隐性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南[9]。笔者设计的高校校 区间IC路径下隐性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有“一个目标,两大特点,三项原则,四类 起标”四大要件。

2.1 高校校区间IC路径下隐性知识共享绩效评价逻辑框架的 要件

2.1.1 “一个目标”

是指“实现隐性知识有效共享”这一战略目标。绩效源自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应与战略目标 相一致,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传递和分解,使IC路径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被赋予战略责任,使 每一个IC成员的工作都兼顾到同一个战略目标[10]。

2.1.2 “两大特点”

一是指校区间的空间分隔性使各校区师生等人员的直接交流困难重重,需要在设置IC架构时 设法预以克服或削减;二是指隐性知识载体的“非物”性及交流的“有声和动态”性,从而 要求在IC建设和评价时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发挥所有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1.3 “三项原则”

(1)适度原则。要求管理层既要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评,也要科学、合理地控制指标 体系的规模[11]。指标太少,处理和建模相对简单,但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的特性 ;指标太多,有利于判断评估,但也存在掩盖对象间的差异性等问题。

(2)可操作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立足实际,充分考虑绩效测量信息的可获得性及计量指 标的相关性、精确性与简洁性的权衡。还要注意把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以便他们及时 地发现自身的不足,促使其改进工作和提高效率[12]。

(3)兼顾成本原则。高校属于非营利部门,不能像企业那样把经济效益作为绩效评价的重 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成本指标,包含成本指标的绩效评价结果能够为决策层制定相 应的改进措施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13]。由于IC设施兼有隐性和显性知识共享 双重职能、IC投资缺乏横向可比性、IC相关人员既有专职也有兼职等原因的存在,使IC路径 下的绩效考评难以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相应的成本考核结果只能作为决策层的参考。

2.1.4 “四类指标”

是指前面所论述的IC团队、管理层、实体层和虚拟层的相关指标体系。

四大要件架构起来的逻辑框架见图1。

2.2 该框架的逻辑关系

2.2.1 垂直逻辑关系

战略目标在整个逻辑框架中处于核心地位,平衡并引导着其他要件的内容,是整个绩效评价 逻辑框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四类指标是从战略目标中直接衍生出来的[14]。两 大特点与三项原则分别与四类指标存在着因果关系和必要条件关系。因为有两大特点,所以 ,四类指标分成“人”(IC团队和管理层)与“物”(实体层和虚拟层)两大类,并且要加 大“人”的因素的分值。只有充分考虑了两大特点,四类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才可能得以保障 。同时,因为有三项原则,所以,四类指标体系内部至少要有“综合、分类和单项”三层架 构。只有严格遵循了三项原则,四类指标内容的可行性才能够得以保证。

2.2.2 水平逻辑关系

本逻辑框架汇总了基于IC路径的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共享绩效评价内容的全部要素,并归纳 成“IC团队、管理层、实体层和虚拟层”四类指标。这里讲的“水平逻辑关系”就是指四类 指标之间的关系,其具体涉及到的是假设条件与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即:

一旦管理层做出决策,IC就可以开始建设;

一旦实体层和虚拟层建成,IC团队就可以开始活动,隐性知识的共享就得以进行;

一旦四类指标的实体运行了设定的时间,绩效评价就可以进行。

总之,逻辑框架不仅仅是一个分析程序,更重要的是一种帮助思维的模式[15]。 通过立足于逻辑框架的简洁清晰的总体思维,把与“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共享绩效评 价”这一复杂问题的相关重要关系集中加以分析,能够明确重点、解决难点、理清思路,从 而有助于设计出科学有效的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 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共享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通过上述逻辑框架的解析,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要求“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 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进一步分解,按层级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层 次的递阶层次结构”的考虑,笔者将分解出三层指标,即综合(一级)指标、分类(二级) 指标和单项(三级)指标。但是,可操作性仍显不足,有待以后的研究扩展到四级指标时再 予以解决。一级指标是对相关绩效评价范围依照“功能”标准所做的基础性划分,位居最高 层次。它规定了指标体系的基本取向[16]。二级指标是对各一级指标的众多影响 因素依照其各自特征所做的分类。三级指标则由有代表性的对“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 共享绩效评价”有影响力的相关因素所组成。绩效首先是结果,但控制绩效影响因素就等于 同时控制了绩效。至于各级指标分值的设定,则是按照各自与逻辑框架中 的战略目标的“相关程度”,遵循成正比的思路来赋值的。

“基于IC路径的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下面对表1中的三级指标做一些必要的说明。

(1)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态度:是指在隐性知识共享方面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只有有了正确 的态度,才会有正确的行为。该态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书面或口头调查、参加IC实 体与虚拟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在IC空间中的表现,以及其它IC主体的评价等。

(2)常设性团队:指有固定的核心成员、活动规则、持续存在一定时间的团队。

(3)临时性团队:指在IC实体空间中即兴发起、自由参加,活动完成即告解散的团队。

(4)团队活动状况:要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角度进行考察。

(5)导师制状况:要对结成“导师”关系的师生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情况进行 调查,以便总结经验,推进共享。

(6)服务认知度:指用户对学校本部及各校区IC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及IC团队的了解和掌 握情况。

(7)服务满意度:可以汇总用户访谈、用户调查和用户意见簿(包括网上意见簿)等方面 的信息而得出结论。

(8)对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评价指标的把握要侧重于其各自所涉及到的隐性知识共享的工 作。

(9)资金到位率等资金指标是为了对相关的投入与成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些指标的结 果应当成为未来资金投入与管理的依据之一。

(10)对开放获取区、交流区、电子教室、讨论室等“实体空间”指标的评价应当侧重于利 用次数、持续时间、参与者人数、身份等方面。

(11)对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指标的评价应当侧重于其性能和完好率等内容。

(12)对参考咨询台等服务设施指标的评价应当侧重于其使用程度和服务质量等内容。

(13)对交流社区及虚拟实践社区指标的评价应当侧重于其参与人数、涉及的内容等方面。

(14)对多媒体等网络软件指标的评价应当侧重于其性价比。

综上所述,基于隐性知识及其共享对高校和其校区具有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开展这方面 的绩效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是,该课题研究的难度也很大,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希望本文能 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熊筱琴.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与图书馆联盟发展分析[J].现代 情报,2008,(11):59-61.

[2]乔闻钟,郭岚,廖方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困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5):659-662.

[3]Leonard D.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Group Innovation[J].Californi a Manageme Review,1998,40(1):112-132.

[4]Mac Whinnie.The Information Commons:The Aeademic Library of the Future[J ].Portal,2003,(3):241-257.

[5]胡玉虹,许琦,国内外IC建设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8):66 -70.

[6]杜颖.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 (7):232-234.

[7]刘旬玲.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8,(5 ):23-25.

[8]Mila Lazarova,Ibraiz Tarique.Knowledge Transfer upon Repatriation[J].J 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5,(40):361-373.

[9]李丽红,尹贻林,孙春玲,等.基于知识资本视角的知识共享绩效测度[J].情报 科学,2008,26(10):1482-1486.

[10]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 66.

[11]王芬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构想[J].图书馆建设,2008 ,(2):45-48.

[12]李磊,党寒东.陕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想与设计[J]. 图书馆论丛,2007,(2):42-44.

[13]周春初,易臣何.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60-64.

[14]李作学.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5]Beagle D.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The Journal of Ac ademic Libraranship,1999,25(2):82-89.

[16]罗志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军事体育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