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2009-10-13叶飞跃

现代情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钱 进 叶飞跃

〔摘 要〕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率逐年下滑,其原因主要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强。通过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技术师 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 新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8-0199-04

Study on Practi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Qian Jin Ye Feiyu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angsu Teachers Univers 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employment rate of the maj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glides down year by year,the real reason is that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duates in major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s not strong.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situ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on the ba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of our school,this thesi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ve ideas and methods.

〔Key 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practical teaching;practical ability

1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高校职责就是将专业理论基础学好、打扎实,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不少院校对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定位不够科学合理,依附于理论课。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实践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理论教学每16学时为1学分,而实验实践教学却每32学时为1学分;理论教学考试要求出10套试卷,而实践教学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结果造成大部分学生理论考试通过却不会做实验;理论教学采用合班方式,实践教学同样采用合班形式,但其工作量却是理论教学乘上大于1的系数,而实验教学乘上0.8的系数,造成教师争上纯理论课、不愿意上含实践教学课程的局面。事实上,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累,而让一个教师同时尽全力辅导80人或更多学生的实践教学,其实践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所有这些方面决定了学生只能“动嘴不能动手”,结果必然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差,就业困难。

1.2 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多院校却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新课程,如: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企业资源计划ERP、CRM的原理与实施等并未开设,也没有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等实践课程,而恰恰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及上机实验、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先进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课程也未涉及,仍停留在讲授Visual Basic 6.0,与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相脱节。

1.3 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贯穿于两条主线,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成一个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培养专业人才基本技能的支持体系;二是贯穿于4个学年,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然而专业老师各自为战,各门课程自己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部分老师缺乏进取精神,以致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多门课程中出现,重复实践,而该课程要求的新知识和新基本技能却体现不出来。这些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初衷大相径庭,显然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另外,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实际工作背景和相关经验,或者不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作用,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结果无法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1.4 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目前一些高校的师资结构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信管专业的历史渊源,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与信息技术无关的专业,很难想象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能进行很好的指导;第二,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特别快,一些老教授知识老化严重,也导致了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指导不足;第三,有些专业教师是出了校门又进校门,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难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第四,实验室工作在有些学院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院校将具备硕士学历的实验教师当成看机器的门卫,不参与指导学生做实验。所有这些都严重造成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1.5 对实践教学缺乏质量监控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缺乏全面质量监控和反馈的机制。不少院校只对理论教学进行教学质量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教师晋职称挂钩,而对实践教学却没什么质量监控。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实践教学效能的发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与实际脱离,动手能力差。另外,没有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出发,加强学生管理知识的实习与社会实践,注重和加强课程设计训练,没有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流程操作,没有建立和完善科研导师制,努力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所有这些方面造成学生缺乏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的实践教学道路。近年来,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效果好。通过积极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措施,为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收到了明显效果,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1 深化改革,设置先进的课程体系

深化改革实践教学,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改变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我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和实践。首先,改变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和学分,使得实践教学比例占到37%以上。例如,在信管专业200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分统一,将能够分开考核的实验内容设置成独立课程。其次,改变了传统采用大班形式,实施小班化的实践教学,小班人数(1个实验室容纳的人数)不超过40人。要求实验室老师跟班听课,理论教学老师和实验室老师各自负责1个班级的实践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课程设置也进行了改革和实践。首先,增加了一些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新课程,如: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政务、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课程;其次,增加了一些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新课程,如Visual 〤#编程技术、ASP.NET编程技术、JAVA EE、信息系统开发与案例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信心。

2.2 统一思想,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目录》要求,信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包括:程序设计实习、管理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据此,笔者认为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如图1所示) 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训练、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训 练、拓展能力训练等4大块,将教育部规定的信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各环节包含在上述4大块 之中。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信管专业200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 ,课程实验涉及20多门课程,主要实验(不含任选课)学时计188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10 .5%。独立集中实践环节共计44周,折合标准学时880学时,占总学时的27.0%,两项合计 为37.5%。另外,像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等课程和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学时占课 程学时的50%,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2004年以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组织全体专业老师针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编写了信管专业各门课程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统一思想后编写实验指导书,这样避免了同一实践教学内容在多门课程中重复实践,避免了因任课教师的变更而改变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

2.3 与时俱进,创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它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培养人才的必要保障。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实际工作背景和实践经验,将很难指导学生去完成一个综合型、设计型或创新型的实验。

2.3.1 引进外部人才,留住内部人才

引进外部人才,一方面,吸引本专业的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生或企业信息化工程师到学院工作,扩充专职教师队伍,组建本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的组建上,要避免教师知识结构的趋同化,尽量吸收一些学科背景不同的和毕业院校不同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邀请部分在社会工作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来。留住内部人才,一方面,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及攻读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方式培养在校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提高内部人才待遇,防止人才流失,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带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向应用型实践教学方式转变。

2.3.2 打造“双师型”师资

无论外部人才,还是内部人才,应提倡终身学习,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能力。我们的专职教师大都是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但是缺乏社会经历,具体的实践经验不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因此,信管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地注意利用因特网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通过吸收新信息技术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兼具工程师、分析员素质的综合人才。目前,我校规定讲师、副教授岗位津贴进档时需要具备“3年内企业实践或社会实践至少3个月”条件,或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另外,还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知名的计 算机培训机构培训新技术3~6个月,到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培训ERP管理思想和实践操作,力 争“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度提高。

2.4 宏观统筹,建设科学发展的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组织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同时,如何公正合理地考核评价学生实践成绩,进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也是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我院主要对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综合应用训练、拓展能力训练等4个方面进行质量监控。

2.4.1 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模拟应用,能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课程实践完毕仅要求学生提交课程实践的结果,写出课程实验报告,作为实践课成绩评定的依据,这显然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践教学,大多数实践内容都能从网络、书上找到。因此,课程实践考核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采用单个项目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我院对信管2007级学生程序设计基础的考核进行了创新。将学生分成6组,组织全系老师参与,针对学生平时上机编写的程序,采用单个项目模拟和面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让学生随机抽取上机题目,编写该题目的程序。模拟考核合格后,随机选取编写过的程序进行面试。从编程思路、程序结构、程序语句等方面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两周后重新考核,仍不合格者需重修该课程实践教学。通过这次创新考核,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学生抄袭、应付的现象。2007级学生参加江苏省C语言二级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70%,提高了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分专业方向提供了依据。

2.4.2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走上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学会与人交际、与人沟通,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主要由职业见习、社会调查等组成,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人际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强化。分管教学副院长、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主任、副主任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落实各项社会实践事宜。职业见习集中统一安排,可以带领学生到比较著名的如东华集团等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参观和学习;社会调查分散安排,学生在暑假期间按照指导老师布置的社会调查要求,通过电话、邮件、QQ等方式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和咨询,完成社会调查内容。成绩的评定应参考见习单位的鉴定意见、学生上交的见习日记、见习报告和体会、指导教师平时检查情况等综合评定,院教学督导组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抽查。

2.4.3 综合应用训练

综合应用训练是对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基础层次的交叉融合和升华,通过当前具体企业的专业管理环境,培养锻炼学生在具体生产管理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训练由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组成。

课程设计是结合相关专业课程所进行的专业实践。相关的课程往往是实践性强,或既有较强的理论与方法、又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强化和巩固的课程。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设计题目由专业指导教师开学时提出选题,供学生参考选用,学生也可自行确定设计题目,报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实施,每一题目以2~4位学生为一组。每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分析、设计,指导教师定期指导,在学期末统一安排两周时间在实验室进行集中设计、调试和指导。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课程设计态度、分析与设计的内容、解决问题过程和调试结果等方面综合确定。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验收后,学院还要组织该课程的骨干教师对学生有关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抽测、评分。由于要求严格、层层把关,学生对课程设计十分重视,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课程设计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为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生产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教学过程。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加。通过一段时间在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相关岗位上的具体操作练习,了解实际工作中单位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具体工作流程及不同模式,从而使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生产实习时间共14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后14周,其中第1周为集中培训。分管教学副院长、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主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员、辅导员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落实各项实习事宜。指导老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定期下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和思想情况,积极配合各实习单位做好实习生的各项管理工作。企业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应参考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学生上交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平时检查情况等综合评定。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有着重要影响,而毕业设计的质量又与设计题目和内容及教师指导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强调毕业设计一人一题,倡导“真题真做”。采用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全程指导,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重点抓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答辩,监控毕业设计流程。毕业设计题目主要从创新性、难度和设计量等方面考核,由系、学院两级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毕业设计题目才能上网与毕业班学生见面。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双选,学院再进行统筹协调确定。经过这样的两级审核和学生自主选择,确保了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在毕业设计和指导过程中,学院重点对设计和论文结果进行严格要求,不仅进行论文审核和答辩,而且小组必须对设计结果进行验收,只有在设计结果通过验收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论文答辩。设计结果的验收情况占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40%。在论文答辩时,学校派专人进行监控,学院对答辩完的同学进行抽查答辩。由于抓住了毕业设计的作品验收和论文答辩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避免了毕业设计质量下滑。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2.4.4 拓展能力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信管专业教师必须时刻保持旺盛的科研能力,密切关注信管学科的发展动向,努力推动信管学科的发展;必须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尽早参与实践,参与所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与工程开发项目;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开拓性人才,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创新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分工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成功的创新实践项目可能成为学生的就业途径。为此,我院建立了科研导师制,通过学分置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申报校级学生科研项目、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各级各类资格证书考试,ACM大赛,计算机大赛,激发了学生创新热情,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2008届毕业生陈豹在叶飞跃教授、钱进等人指导下完成了省大学生创新项目“面向商企业的数据挖掘系统研究与开发”,企业实习期间就与公司签约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陈延寿,宋萍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39-143.

[3]徐建国,逄锦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7,(10):75-77.

[4]史红霞.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7,196(10):40-41.

[5]谭观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情报探索,2006,99(1):7-8.

[6]龙朝阳,靳晓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9):2-8.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