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图书馆以人为本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
2009-10-13吴自勤
吴自勤
〔摘 要〕图书馆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更好发挥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当前,我国图书馆界不论在硬件建设还是在软件建设上都存在着技术至上倾向,违背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妨碍了知识服务的质量。只有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全面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够打造强大的图书馆文化软实力,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软实力;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8-0139-04
Study of the People-based Cultural Softpower of LibrayWu Ziqin
(Library,Party School of Henan Province,Zho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Library cultural softpow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al softpower of a country.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en it embodies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Nowdays there is technology-oriented tre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ntonly hardware but also software in the circle of library, which volates the service concept of library and blocks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service.To realize the people-based concept of service in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is the only way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softpower of library and to realize its social value.
〔Key words〕library;cultural softpower;people-based concept
图书馆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彰显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更好发挥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由于国内图书馆建设中呈现出技术至上倾向,一度导致了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背离。许多领导者只注重图书馆技术发展与设备更新,许多图书馆员盲目崇拜技术,忽视了自身价值和服务的人文关怀。使得相当多的图书馆设备越来越先进,系统越来越强大,而进馆阅读者和文献利用率却呈现下滑的趋势。
图书馆缺失了人文精神就缺失了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注重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图书馆业只有植入人文精神,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1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内容
1.1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一个国家文化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内容丰涵盖广,主要包括民族凝聚力,国家创新力,历史延续力,理论说服力,道德感召力,语言覆盖力,科技转化力及外交亲和力等。
1.2图书馆文化软实力及内容
图书馆文化软实力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指馆舍建筑、数字化网络、多媒体视听设备、光盘资料、环境的塑造等。软件主要指服务理念、队伍建设、制度创新、管理机制、服务模式、隐性知识开发、服务氛围等。
2图书馆以人为本文化软实力发展状况
2.1 国外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
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用于图书馆服务以来,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和文献信息服务越来越依赖于对技术的掌握运用程度和各种技术设备的配置水平。实践的依赖导致了理论思维和研究的跟风,图书馆学的人文精神几乎被淹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于是国外开始有人给予理论的关注。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谢拉是批评技术至上论的代表。巴特勒认为企图使技术合理化以及理论技术化的尝试是不结果实的花朵;谢拉则一再告诫人们: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他认为,图书馆事业主要还是一个人文主义事业。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1831年出版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出了“图书是为一切人而存在的”理念,体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情报学家克劳福德和戈曼在《未来的图书馆:梦想、疯狂与现实》中又提出了能够彰显信息时代图书馆精神文化和价值信念的“新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馆为人类服务;尊重知识交流的所有形式;聪慧地利用技术加强服务等是其重要内容。不管是“新五律”还是“旧五律”,共同基本点就是把“人”和“服务”置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地位[1]。
西方图书馆学界人文精神理论的回归,在实践中起了引领作用。西方很多图书馆建筑设计都体现了人性化理念,外观看去很普通,馆内设计却非常注重实用性:怎样开放通透,怎样环保有益于读者身心,怎样使馆内藏书、资源不受限制地被读者使用等。在知识服务方面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大学图书馆比国内大学图书馆人性化特色更浓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有30个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都有良好的设备,各馆的图书可以通借,有的馆开馆时间早7∶30~晚11∶30,中间不休息,工作人员采用轮班制,且主要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从事这一工作,免费为读者配备复印机、扫描仪、胶片机、手提电脑、照相机等,甚至包括读者长时间在馆内活动所需的生活用品都能考虑周详,真正实践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澳大利亚的图书馆实现了编目资源共享,国家图书馆是全澳大利亚图书编目网络的中心,其数据库系统Kiuetica连接全澳1 400个各类型的图书馆,避免各个图书馆重复编目,同时还是馆际互借的工具,保证资源共享在电子领域高效展开。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在馆际互借、联采联编等方面服务也很到位,读者若在本区域内的公共图书馆没借到所需图书,该馆就会以馆际互借的方式在它处为读者借来。澳大利亚还设有盲人图书馆、视听图书馆等特色馆,几乎每个自然居住区都设有公共图书馆或流动站。读者自助也很人性化,如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复印机连接着投币设备,读者投币后可自行操作,无论是设施还是管理都在实践着人性化的理念。
2.2 国内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
我国学者在图书馆硬件与软件建设以人为本方面也做了很多理论上的研究,如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指出:衡量一个图书馆优良与否,不能仅仅考虑建筑面积,更要考虑建设理念,考虑它能为读者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服务。四川理工学院朱红副馆长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肖希明教授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人性化问题、浙江图书馆应长兴副馆长对图书馆建筑中读者关怀意识的落实问题,均阐述了独到的见解。南开大学柯平教授、深圳图书馆吴诠莩、厦门少儿图书馆黄天助副馆长、衡阳师范学院刘定福馆长等对服务创新、人本管理、人文精神做了深入的研究,为图书馆发展指出了方向。
最近几年,人文主义理念的实践已经引起了社会关注,并在图书馆布局和人性化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南京图书馆率先全国免费开放,阅览室内阅览桌下装有多种管线,连接着管理系统,并设有助视仪的供视障人使用的电脑;苏州大学图书馆专门为残疾人设置了视听设备;天津图书馆把服务触角向行业、社区、农村延伸;贵州图书新馆建立起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体系;深圳图书馆尤其可喜,它以人文关怀为主导,全面开放,免证进馆,一般性服务完全免费,从大厅到阅览室开辟有盲道。它以服务创新为目标,成功研制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集成了RFIT技术、图书传输自动控制技术、图书分拣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信处理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技术和生产工艺,是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与传统图书馆较完美的结合,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手段上均属国内首创,其软件系统在世界图书馆领域也无应用先例,“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是深圳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
3 我国图书馆以人为本文化软实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图书馆硬件建设缺乏人文关怀
各个地方图书馆馆舍建设不匀。东部沿海地区的图书馆较发达,但正规图书馆也只是达到县一级,经济较落后的内陆地区及西部地区别说县级,即使省市一级有的也破败不堪。而富裕城市的图书馆却贪大求洋,把大量资金投放于豪华气派上,往往忽略了图书馆最本根本的特质——人文关怀与精神需求。
3.1.1 馆舍外部设计不合理
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在馆舍设计方面缺乏考虑人文关怀意识。某些发达地区图书馆馆舍建设盖得奇大无比、富丽堂皇,而馆内的布局及软件设施却严重不足,这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图书馆盖得豪华亮丽但不实用,如有的图书馆为了追求外表的美观气派,大量采用玻璃幕墙,结果是导致馆舍内温度一年四季依靠空调进行调节,不但不能保证良好的通风透气,而且还浪费了大量资源,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员工与读者的身体健康,没有真正实践国家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
3.1.2图书馆内部建筑格局不尽合理
一些地方忽视了图书馆建设的根本作用,图书馆大厅设计得宽敞高大,内部功能区却局促窘迫。而且各个功能区域设计缺乏超前意识,导致许多图书馆建成后不久就“书满为患”或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3.1.3 网络及数据库不配套不到位
技术现代化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大都打造了网络平台,购置了专业数据库,添加了使用电脑网络的设备。但要么是局域网链接少,要么是数据库内容不完备,要么是诸如扫描仪、复印机、胶片机等配套设备需要付费,造成使用不方便与服务不到位。
3.2图书馆软件建设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落实不到位图书馆软件建设更是存在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文化软实力功能的发挥。
3.2.1 重数字化技术轻人本化管理
论文中能大量看到图书馆“书本位”转变为“人本位”的管理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得很不到位,图书馆各项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而是围绕着技术与设备的规模展开,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办馆宗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固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一切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但我们必须对此有明晰的认识。
3.2.2图书馆员队伍缺乏复合型图书馆员
近年来,各级图书馆在资金投入上都肯下大力气,但偏重用于基本建设,忽视了“软件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建设。面对图书馆员普遍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偏低的状况,在培养复合型图书馆员的问题上重视程度不够。馆员外出考察学习机会很少,开阔不了视野与思路,严重阻碍着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发展。
3.2.3 没有重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培育与发掘
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知识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愈丰富,就越能够将人文关怀通过知识服务传递给读者。当前由于过于强调技术与设备,使馆员松懈了对知识结构的重视和对知识储备的培育,忽视了对馆员自身的经验、技巧的发掘和交流,不同程度地妨碍了知识服务的质量。
4 打造图书馆以人为本文化软实力的举措
4.1图书馆硬件建设必须彰显人文关怀
图书馆硬件建设,不能只强调建筑的豪华、馆舍的宽大、资料的齐全和技术的先进等,如果忽略了人文关怀,再高档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发挥效应。
4.1.1图书馆馆舍设计与布局
图书馆馆舍设计上,不能只注重它外表豪华性,应当更多考虑图书馆的实用性。大厅内的空间设计不要过于高大,把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放在读者区域;读者区业务流程布局要合理,既方便了读者也减少了管理成本;寄存、咨询、读者检索、信息服务等要布置在进馆后的明显位置;要把延长开放时间的部门设计在同一区域,既节能又不相互干扰。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舒适度包括采光、通风、温度、环境等方面。
①采光。设计时既要考虑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又要考虑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怎样使光线看起来比较柔和,并且要进一步考虑不同的功能区域的采光亮度不尽相同的问题。如图书和报刊阅读方式是水平的,而电子出版物与网上查询则是使用电子屏幕等。如果光线不合适读者难以承受,就会情绪烦躁,影响阅读效果。
②通风。图书馆是人们的第二课堂,特别是阅览室(报刊、电子),人们需要长时间在里面工作或阅读,若空气流通不畅,二氧化碳和电脑散发出来的致癌物质必然会危害员工及读者的健康,因此,无论何种天气都能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是馆舍设计时必须考虑的,空气流通设计以可调节性设施为宜。
③温度。老图书馆的建筑材料多不是环保型的,严寒与酷暑时节主要依靠空调来调节温度,随着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相继出现,为图书馆馆舍建设提供了更多人性化因素的物质保障。因此,新馆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老馆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改造,采用环保材料,冬暖夏凉,空气新鲜节能环保,可谓一举多得。
④环境美化。营造图书馆优雅环境应从对人的影响力出发,注重修饰建筑内的各种细节来加强图书馆的文化色彩,比如在馆内布置宣传材料、名言警句、礼貌用语等等,把读者引入强烈的文化氛围,正面启发读者树立刻苦、拼搏的精神,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1.2图书馆内部设备配置
①贯穿“一站式”服务理念。设备配置要能使读者在一个功能区内同时满足读、借、阅、咨等多种需求。为了读者的舒适与便捷,我们应当把同一类型的文献安排在既相互分隔又相互连通的功能区域内,既方便读者又便于管理;在文献的流通与阅览区域内应尽量多地为读者配备自助性免费服务设备,比如扫描仪、复印机、胶片机、手提电脑以及长时间查阅的读者吃饭所需的微波炉、餐桌、饮水机等等。宁夏图书馆新馆走在了前头,读者只要办理一张智能化“一卡通”,就可以享受到包括查阅资料、借书、看书、看电影、上网在休闲区休息、吃饭等服务;使读者能够充分享受多元、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让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得到落实。
②网络要通达、数据库要完备。信息化建设不完备会使网络检索和数据库咨询梗塞,无法保证读者有效使用。因此网络链接要实现链接无障碍,数据库购置要力求完备。多数图书馆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在数据库建设中,可以考虑资金整合、有效投放。比如综合类的大型数据库一般由有实力的综合图书馆购买,专业性强的数据库则由图书馆与相关院系(或相关专业图书馆)共建,重大数据库应多家图书馆联编联采。真正做到科学建设、资金节约、资源共享。
③网络平台服务“人性化”。加大网络平台技术对“人性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围绕用户的特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比如,有条件地通过监视用户的信息查询过程自动获得用户信息需求,然后从中分析信息需求特征,进行新信息的推荐,使网络技术与“人性化”的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④特殊资源保障。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设备和资源,如盲人识别器、语音合成器、屏幕扩大程序等。还应购置盲文出版物,以供盲人以手摸读,收藏和播放有声资料 (如唱片、录音带等),供盲人学习或欣赏。公共图书馆要开设残疾人阅览室(或音像室)、残疾人分馆或残疾人服务部等。
4.2图书馆软件建设更要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打造图书馆文化软实力,要让人文精神充满图书馆服务的各个环节,让读者享受到最贴心的人文关怀。
4.2.1 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本理念
要克服技术至上思潮,始终牢记人的因素第一、公共精神至上的图书馆根本准则,让一切技术与馆藏始终服务于人。比如在网页设计上要主次分明,把最基础的、频繁使用的服务栏目放在醒目的位置,为方便用户能够随时使用,在多个网页上要重复出现相同的服务链接等。
4.2.2 对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员工长期坐班,重复性劳动简单乏味,久之会厌倦、压抑、郁闷,会精神疲惫工作无心。尊重员工劳动、关心员工生活的人性化管理可以缓解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4.2.3 队伍建设注重提高馆员素质
再先进的技术也离不开优秀的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能是打造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要抓住3个环节。
①发掘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充满知识服务各个环节,员工的隐性知识愈丰富,就愈能提供优质服务,隐性知识虽然在服务过程中大量存在,但只有注重培育激励,才能加速与显性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培育激励得愈好,就愈能在为用户服务过程中充分显现,就愈能实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②落实读者至上的服务方法。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热心、耐心、诚心、关心、虚心、细心诸环节上。
③培养复合型的图书馆员工。当前图书馆的职能正从传统的提供信息向知识导航和知识评价、信息咨询、充当用户的信息顾问角色转变,因此要求员工能够胜任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既要有信息处理能力,又要有技术设备处理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员工已经成为图书馆队伍建设的主要工作[3]。
4.2.4 制度改革以读者为本
①延长开放时间。在图书馆正常上班时间中,一些读者忙于工作,他们工作结束,图书馆也闭馆了。因此,图书馆的上班时间可以与一般单位的工作时间错开,比如中午不休息,晚上延长闭馆时间,工作人员轮流值班等,给读者更多的读咨借还权利。
②开放性获取信息资源。深圳图书馆的经验可以借鉴:即自助借还书、预约服务、网络互连、服务站点遍布全城街区,24小时全程开放等,它是深圳图书馆的地域、服务空间、资源的延伸,使馆藏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4.2.5 创新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
①服务延伸。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应当将服务模式围绕以人为本展开,把服务触觉伸向社区、农村,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建立流动图书馆或社区分馆;扩大电子资源数目,扩大网络资源包容,为当地居民和政府机构提供无偿、公开的信息服务。
②专业服务。开展诸如学科学术咨询、课题申报论证、基金股票导航、社会热点探究、就业信息指点、知识仓库等模式的专业服务。
③特色服务。日本横滨有酒类收藏图书馆,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铁路线上,有火车车厢图书馆,温州市有服装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商贸图书馆等。对象不同图书馆服务特色不同,可以彰显古籍特色、儿童特色、经济特色、高校特色、社区特色、地方特色、旅游特色等。
④特殊服务。主要对特殊弱势群体开展无障碍服务。各种服务资源属于硬件范畴,服务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是软件所属,前者是服务手段;后者是服务是目的,是员工该做的工作。比如盲人、行走不便残疾人、老人等读者,送书上门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服务方式。
⑤创造优雅温馨的服务氛围。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览环境,也是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员应当勤于观察读者有没有一些不便说出的需求,如长时间阅读查资料需要喝水、如厕却不知在哪里,忘记戴老花镜看不清资料,下雨忘带伞被困,电脑出现问题等等,如果察觉读者有这些方面服务的意向,馆员应当给予询问帮助,使其能充分地感觉到图书馆之家的舒适温暖。
只有牢记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根本宗旨,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都坚定不移地凸显人文精神,才能够打造图书馆强大的以人为本的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君.确立以服务为核心的图书馆发展观[J].贵图学刊,2004,(3):1-6.
[2]应长兴.现代图书馆建筑中读者关怀意识的落实[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65-67.
[3]刘冬青,等.图书馆职能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创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