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的实现

2009-09-02范传鸿李永亮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范传鸿 李永亮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与实现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紧密相连,内在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素质教育功能,而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教师素质中,“观念素质”是重中之重;在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优势明显。因而,提升任课教师观念素质和实施案例式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进而实现素质教育功能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案例教学法;教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08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实现,即教学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即显性效果和对大学生长远的实际影响即隐性效果上。在教学实践中,关于教学效果的考量,通常使用的标准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类。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其教学实效性考量标准并非通常的应试教育标准,而应侧重于素质教育视角、将其置于素质教育视域下进行评价分析。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在于素质教育功能,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讲授。教学实践活动的直接组织实施者在教师,因而教学实效性如何,关键在教师。任课教师素质直接可以决定教学效果怎样,所以教师自身素质问题自然进入教学实效性思考视野中。同理,教学效果的取得是以教学活动为载体的,因而,教学组织就成了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正因如此,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素质教育功能,就成了必然的逻辑统一。

一、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素质教育的功能,其教学目标和任务不是专门培养学生的某项技能和专业知识,而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培养和引导。所以,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教育层面的素质,是指以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人的内在整体质量水平。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符合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毫无疑问,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尽管就主流和整体而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些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使命,正因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灵魂和根基,对于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起着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传授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等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实现人的价值目标需要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社会。自我完善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以外,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作底蕴。目前,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无关紧要、可开可不开的课,这种心理直接导致学习动力匮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独立人格、道德理念、人生态度、社会关怀等方面。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同时还进行革命传统、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民主法制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些内容涉及到哲学、历史、经济、政治、伦理、法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这充分印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3方法论培养的功能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进行理性思维的工具,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具有培养学习者方法论的功能。例如,以课程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课程中的哲学原理部分就以提供方法论见长,其中蕴含着大量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哲学思维的学习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方式和辨证思维方法,进而提高鉴别取舍和主动吸取优秀文化的能力,与此同时,增强抵制落后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

总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方法论的培养功能,可以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文、史、哲等知识的融入,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格、情操和人文精神。进一步而言,就是学会为人、做事和生存,包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豪无疑问,若以上目标能够达到,则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素质教育的使命得以实现。

二、教师观念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条件

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实现的因素是综合的,其中在教学主体方面,除了有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外,更有来自任课教师素质方面的因素。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是保障教学活动成功的必要前提。而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功能,因此,任课教师的素质又成了关乎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关于教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条件的观点,专家学者做过明确阐述。章开沅指出,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人类。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类的素质有待提高。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同时还有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陶宏开认为: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所有教师同样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在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问题上,对应于教师“业务技能”硬素质而言,教师的“思想观念”软素质往往被忽视。事实上,教师的“观念素质”更为关键,主要因为,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应对观念,观念有了问题,行动难保成效。教师的观念素质内涵广泛,这里仅择“自我意识”举例说明,毕竟在任课教师思想观念中,“自我意识”是重要内容。此处自我意识即意识自我,指教师意识自己教学工作的相关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清晰而准确的自我意识定位,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维度:

1对于工作性质的定位

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内蕴思想性与政治性两个方面内容。因此说,这类课程既要有思想性、理论性,又要反映社会政治要求、受政治制度制约和为政治制度服务。现实生活当中,有一种简单化的理解,即将两个方面看成是一件事情。在这种观点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简单的没专业、没深度、没思想,因此,任课教师就是没水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要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上精、得到学生认可,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抛开各种干扰因素,心中有目标有未来,从思想性和政治f生两方面做出努力。

2对于教学任务的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并非是简单讲解统编教材,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授课对象是拥有多种身份和多种角色的大学生。因此,教学任务可以根据具体角色而定——作为个体的人,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作为社会公民,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和公民道德的教育;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对其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理论水平的教育,等等。而教材只是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而需要使用的工具,把教材上面的文字交代下去了,只能说是在工作,而未必是工作得好。因此,讲清教材不是终极目标,真正的目标是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3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

从职业角度而言,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教育者。但是,教育者一定首先受教育,以此而言,教师也和学生一样,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的提升。这是任课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理念,由此,可以避免过度的自命不凡、以单纯的教育者角色来定位自己,进而扭转单纯的灌输和说教工作模式。学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对话、讨论、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澄清认识,与学生一道共同进步。校园当中,学生和老师从角色分工来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仅有这种认识远远不够,教育者一定还要受教育,一定还要自我提升,这是任课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观念。

4对于所持立场的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这就客观上给任课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自己首先要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立场。理由很简单:一个在思想意识当中排斥马克思主义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表现出与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主观态度,结果可想而知,授课效果大打折扣,或者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正因为如此,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进而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综上几方面的意识定位,直接指导甚至决定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状态和效果,因而在整个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案例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实现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改进教学方法。在诸多教学法之中,案例式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和效果。因为,案例式教学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可以弥补应试教育背景下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进一步而言,案例教学法注重结合具体案例思考问题和领会道理,而不是机械记}乙文字和背诵知识点,于是走出了死记硬背文字符号的怪圈。

素质教育通常对应于应试教育而言,目的是为了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中,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代之以应试教育中被教育者以听为主。对于案例,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很大,由于没有“标准答案”的束缚,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充分思考,达到主动学习素质养成的目的。作为一项传统而经典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在高校一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明显。

1主动思考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面对经典案例,学生会积极启动思维,自觉做出许多延伸思考。在该过程中,原有知识储备被联系起来,得到具体理解应用,如此一来效果非常之好,可谓事半功倍,其效果远比就原理内容本身进行重复要好得多。坦率而言,在有限课堂时间内,任课教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然而,只要通过典型案例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自行完成延伸思考,从而使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2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传统的按部就班讲解教材的效果是让学生得到“一”,而案例式教学却可以让学生得到“三”。因为,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同学会联系实际、触类旁通。例如,在讨论案例“二十四节气歌”时。同学既可以领会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对于爱国华夏儿女来说,“一个中国、反对分裂”原则就是真理,而在藏独分子和台独分子看来,“一个中国原则”就成了谬误……显而易见,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延伸思考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特征。

3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锻炼同学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同一个案例,不同学生的分析,往往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在讨论环节,选择观点反差大的同学代表发言,就会激发学生们的辩论情绪。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发言同学往往要充分找出理由,进行论证。例如,在讨论《论语》案例时,同学当中会出现不同观点的对立,对此,恰当引导展开讨论很有必要。因为,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充分展开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进而陈述观点、找出论据、进行论证,由此使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论能力得到很好锻炼。

4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得以校正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不受禁锢的,这就避免了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标准答案、唯一正确、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哲学原理部分,本身就是面向“思”的事情。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立场的前提下,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打开思维、放飞学习的机会,以便使学生学会思考、告别“背书的机器”。为此,案例教学法值得提倡,通过分析讨论案例,锻炼同学的思辨能力。口抛开观点对错不谈,可以看到可喜之处:对于案例,学生已经跳出了寻找标准答案的习惯思维模式,走进了独立思考的层面,无论如何这是令人欣慰的。可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优势明显的教学方法,其合理性毋庸置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有必要推广使用案例教学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全国上下也在为改善现实而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理论层面上的研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更为重要和艰难的环节在于如何把理论探索转化为教学实践。在此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作用突显出来。故而,任课教师如何提升自我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了决定教学功能实现的重要条件,而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又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教学观念相结合,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功能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文新,论高校素质教育教与学的统一[J],高教研究,2006(16):43—45,

[2]张雷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构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24-26,

[3]商利民,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6(6):55-56,

[4]郑艳群,推广本科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48-50,

[5]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84-86。

猜你喜欢

教学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喷泉”实验教学功能的挖掘
浅谈辅助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