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用爱去教
2009-09-01罗庆忠
罗庆忠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更新观念,用爱去教,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才能使班级教学、管理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用爱去教 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如今学生经常体验不到积极情感,学习上厌倦情绪明显,学习主观幸福感降低,这极不利于作为基础的基础的语文课学习,也将影响学生终身学习。怎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教师要有一颗爱生之心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每个学生都有爱的需要。当今中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需要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爱会使他们更乐意接受教育。为此,教师应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建立感情,要耐心地教育,诚心地帮助,让他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和勇气。有一次,我在讲解《散步》一文时,课到一半,我发现同学们归心似箭,心思不在课堂上,我立即把课停了下来,以《多回家看看》歌词作导入,以自己每周都要求自己的孩子回去和他的爷爷奶奶住一晚这一件事上,与同学们从亲情谈到责任,再从责任回到亲情中来。同学们从中认识到肩负的责任,要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分钟做起。这个下午本已无法再进行讲课,但由于及时调整方向,贴近学生、体谅学生,课堂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得以完美结束。
二、营造良好、平等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如今很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我认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分组方式,组织组内互帮,促进学生在小组内树立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以确保全体学生都努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般可以把整个班级分成8~10个学习小组,每组有3~4个优秀生。用优秀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去启发感染其他学生,使全组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迎头赶上。这样,在和谐、安定、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既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可以得到学习的进步,进而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三、学会赏识,用心去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会赏识,情满天下。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教师用情去呵护,充满关心,充满人情味,学生就会亲近你,喜欢你,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班有七八个学生,是学校有名的淘气包,满口粗话、上网吧、迟到、旷课,他们都集中在这个班里,他们的成绩最不好的是语文这一科,几乎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优点。家长管不了他们,教师很难教育他们。后来,我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压力非常大。为了寻找突破口,我冥思苦想:首先,我找机会跟他们谈心,对他们的情况做了全面了解:原先的语文教师要求严格,讲课时不许开小差,测验考试不达所定的分数就重罚并常常点名提醒。久而久之,他们就不看语文了。学习一松,别的科也跟着落下。谈话后,我跟他们“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们、不提他们过去的事情、不揭他们的短处。我以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突破口。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安排他们完成班上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任务。他们很吃惊,不敢相信老师的决定。课后,主动找到我,对我说:“老师,谢谢你看得起,我们会努力做出成绩不辜负你对我们的期望。”完成任务以后,我又及时在班上表扬他们。课后,我又把出板报和成语小天地的管理任务交给他们,并微笑着说:“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继续加油哟。”他们由衷地对我说:“老师,不为别的,就为你看得起我们,帮助我们。”在赏识和爱的感召下,他们逐渐赶上来了,后进促先进,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片新天地。
四、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一个课堂的进步,最佳境界是全体同学都能进步,但往往不尽如人意,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成绩跟不上,这些学生就是学困生。怎样让学困生走出困境?作为语文教师在开导学困生时,在方式方法上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教学的特点,注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和情感的体验。学困生自认为比不上别人,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多树立他们的信心。他们只是在学习成绩上或纪律方面不如别人,在其他方面也许比好生还要好。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平时没有一个老师喜欢他,同学也小看他。但我发现这个学生很喜欢朗读古诗文。于是在一次学校的朗诵晚会上,我叫他参加,同学们都投来怀疑的目光,但我非常信任他。最后他果然“不负师望”,夺得了该项目的年级名次。过后,我私下对他说:“老师没有看错你,你是一个好学生!假如你在学习的各方面上也如此充满信心与兴趣,你的成绩一定会超过别人。”从那以后,同学们开始佩服他,漫漫的,他变了,变得越来越遵守纪律,学习也越来越努力,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又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表扬。两年后,该生顺利考上了高中。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学困生,教师应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树立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重拾自信、端正态度、重塑形象,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抬起头走路”。
五、为每个学生设计自我展示的舞台
教师在上课时,眼光不能只盯住少数几个优等生,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否则将会使一部分学生对上课毫无兴趣。他们在课堂无所事事,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陪客”。为此教师要做到下面三点:
1.课堂提问难度适当。在教学时,有意设计一些接近中下水平的学生学习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回答,从而激起其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让大家集中思维于学习探究上,让这部分自卑的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回答不对时,也要指出问题的根源,使他们能鼓起勇气继续主动学习。
2.课堂巡视,学有靠山。初中学生往往依赖性较强。教师在引导之前要让学生感到学有靠山。因此,课堂练习时教师不要袖手旁观,而要有目的地到学生身边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和辅导,这也是帮助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好时机。
3.作业布置,要有梯度。作业的布置不能千篇一律,对学生,要有梯度。起初可让他们选做基础题,慢慢地视基础题的完成情况,再适当提高要求。还要不断鼓励他们:你这段时间作业完成得很好,进步很快,你完全有能力赶上其他同学,再经过不多时间就会赶上最好的同学。如此一步步地引导和鼓励他们,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换位思考,要转变观念,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耐心,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