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的演变与新课程改革

2009-09-01潘广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演变改革课堂教学

潘广堑

【摘 要】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新一轮课程改革前课堂教学经历了“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个阶段的演变,以及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演变 改革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我国基本上是沿着“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条轨迹演变前进的。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堂教学的演变

(一)偏重双基(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对于“双基”的学习和掌握,提出“以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的头脑”的教育理论。因此,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当时,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的《教育学》。1950年至1957年,我国出版发行凯洛夫的《教育学》总量达50多万册。1956年,凯洛夫来华讲学,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凯洛夫《教育学》的高潮。

(二)培养智力(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教育界处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调整恢复时期。

要实现课堂教学实践重心的转移,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课堂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多数人认为应进行如下的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内容,使教材能够吸引学生;把发展智力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部活动中,不局限于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之一,并具体融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三)强调非智力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探讨促进学生发展智力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力求实现育智与怡情的统一。这样,我国课堂教学的目的就进一步发展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课堂教学仅仅强调发展学生智力,或者仅仅强调陶冶情操,都是片面的。这在客观上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情感。这一时期,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情境教学实验,愉快教育实践。

(四)注重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于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便成了我国当前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想法,也是我国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的主题。

从分析学生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结构入手,把优化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和途径作为实验的自变量,从整体上来探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规律,以期能够探索出一条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

(一)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1999年6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会议结束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研制了义务教育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计划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推行义务教育新的课程体系。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又正式出版了教育部制订的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5科课程标准(实验)。

(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主动参与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2.合作学习

在竞争、主体和合作这三种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当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合作关系时,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3.尊重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就感、学习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及其生活经验。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特征。

4.联系生活

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可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增强其学习的独立自主性。

5.体验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适度的挫折和失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过度的失败,将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对学习缺乏信心,甚至厌学、逃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创设条件,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和进步,以成功的学习体验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6.鼓励创新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向书本、教师和权威挑战,注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己。

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举足轻重,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和发展人才。研究和掌握我国课堂教学演变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人才,本文对我国历次重大课堂教学改革的论述,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杜殿坤主编.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演变改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