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律入手正确理解文言字词

2009-08-25李冰燕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音律文言理解

李冰燕

【摘 要】 文言文讲究音律,往往从音律的要求出发来遣词造句,因此在语言铿锵优美的同时,也给正确翻译理解字词增加了难度。要正确理解这一类字词,也必须从音律入手,透过音律的表现形式理解字词的真正内涵。本文试图以《桃花源记》为例,谈如何从音律入手正确地理解文言字词,并对教材给出的注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言 字词 理解 音律

音律铿锵是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其主要原因是文言作品注重骈俪对仗,且十分讲究平仄和押韵,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充满了韵律美。其中又以文言诗、词、曲最具代表性,因为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诵读时自然朗朗上口;其次则是四六骈体文,整篇文章基本由对偶句组成,在声韵上讲究平仄,读起来洋洋洒洒;即使是一般的文言散文,虽然没有固定的韵律要求,但遣词造句也非常讲究声韵的优美。在古代,诗词在其娱乐性上相当于现在的歌曲,所以古人称作诗为“吟诗”,力求用词要符合声律的要求,适合于演唱。现在的流行歌曲中,我们有时会觉得一些粤语歌词要比普通话的歌词有韵味,如在相同的曲调之下,“红红黄黄叶儿伴我窗”要比“你是我最苦涩的等待”韵味深长,除歌词本身的内涵以外,更因为粤语方言保留了更多的文言色彩,如单音节的“伴”字就比双音节的“等待”更具文言的优美。

由于文言文注重音律,往往从音律的要求出发增删、选弃字词,这就给我们今天正确翻译理解文言文增加了一些难度;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可以是从音律入手,透过音律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字词的真正内涵。本文试图以《桃花源记》为例,谈如何从音律入手正确地理解文言宇词。

之所以选择以《桃花源记》为例,是基于作品本身的特点考虑。一是因为骈体文产生于魏晋而在六朝广为流行,《桃花源记》虽是晋代的作品,它不属于骈体文,但四六骈俪的特点十分明显:二是在音律的谐调上,虽然《全梁文卷二十》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作无弦素琴,《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出典之处)一张,每酒知,辄抚弄以寄其意。”陶令会不会弹琴姑且不论,要说他不解音律,那是不正确,我们从他文字就可以看出,他其实是很懂音律的,至少是很懂语言的音律的。

下面试举四例:

例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一句中要注意的是“若”宇。“若”字的释义应为“好像”,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因为“仿佛”其实也是“好像”的意思,按照一般的理解,显然不能将两个“好像”连在一起使用。众所周知,文言是很讲求语言精练的,这样重复,就不怕有累赘的嫌疑吗?于是教材中给出的注解是“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这就有点似是而非的嫌疑。

其实,从音律上来分析就简单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里已经连续排列了三个四字句,而且三句的停顿相同,如果再接下去出现停顿相同的四字句,就会显得很拖沓,所以尽管“仿佛/有光”足可以表达意思,但读起来就很沉闷,必须要打破四个字的格局。那为什么不用三字句“若有光”呢?是因为下文连续出现了“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四个三字句,所以此处用一个五字句,过渡前面的四字句和后面的三字句,既起到音律上的承上启下,又使前后两部分整齐的铺陈恰到好处,不至于显得沉闷。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这个“若”字来完成的,所以“若”字要重读,它不是语义上的重读,因为在语义上它和“仿佛”是一样的,属于音律要求上的重读。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文言虽然很讲究对仗与工整,但不是无限制地简单排列下去,在一定的时候也需要奇兵突出,使文章在音律上显得跌宕起伏。这就非常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开头部分,在连续几个小节比较整齐的舒缓之后要用较大的跳跃来破局。同理,后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个较长句的出现,也是为了破一下前文骈俪短句的格局。

例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一句中,传统的翻译方法是将“交通”两字合一起,解释为“交错相通”,而且还要让学生比较此处“交通”与现代汉语中的“交通”一词有什么不同,其实这是很不妥当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阡陌交通”的“交”和“鸡犬相闻”的“相”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互相”的意思,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能找到例证,如“交相辉映”。如果说“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相信在语义上不会有什么不恰当,应该说很明了。但是如果两个“相”字连用,除了雷同以外(在文言中这是很忌讳的,不只是因为反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根底不足,大多数时候在音律上也是味同嚼蜡),而且因“相”字是平声,整句话读起来很平缓,没有起伏感,而“交”字则虽也是平声,但韵母则是“ao”,属开口呼,比较响亮;“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立刻抑扬顿挫起来,“交”字的重读也属于音律上的重读。机械地把“交”字翻译成“交错”,不是很恰当,因为“交错”带有“零乱、稠密且不规整”的意思,用来形容田间特别是桃花源中的田间小路不是很妥当,显得很勉强,至于把“交”和“通”连在一起翻译,则更是不对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文言音律讲究对称中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副对联中不能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山现同一个字,这种要求更多的是为了在音律整齐的同时又有所变化,获得规律而又灵动的美感(传统的书法作品也是如此,同一作品中的同一字尽量采用不同的写法)。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文言翻译不能想当然地望文生义,尤其不能让现代白话词汇干扰了对文言词汇的理解,有时候,这种望文生义会让千年前作者的苦吟变成无奈的徒劳。

例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这两句中,一般都将“并怡然自乐”的“并”译为“全、都”,将“不复出焉”的“焉”译为“兼词,于此”。这种译法,从语意上来说,不管是“全都很快乐的样子”还是“不再从这里出去”,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教学这两个词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翻译,如果为了翻译而翻译,反而显得很机械,同时则会掩盖了文章中情感内涵。文言中多语气助词,除了诵读时抑扬顿挫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微言大义”的体现,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崇尚“口不臧否人物”,但是又需要发出内心的看法和感慨,所以往往会在文字和语气上下工夫,除文字中隐含的深层含义外,语气也是表达观点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表现在音律上,则会通过轻重和语速的变化表达情感。

句中“黄发”借指老人,“垂髫”借指小孩,但如果仅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为“老人和小孩,全都很快乐”,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此处的“黄发垂髫”联用,又不仅指老人和小孩,而是借指“所有的人”。在儒家的理想中,老人和小孩这样的弱势群体都快乐了,整个社会也就“大同”了,所以应该是“以老人和小孩为代表的所有人都很快乐”。那么既然“黄发垂髫”重在强调快乐是所有的人,这个“并”字是不是还起到指明“快乐的范围”的作用?显然值得商榷。其实,“并”字在这里不是表范围,而是起到加强语气以表“快乐的程度”的作用。类似的用法如:“你并没有错”,用于加强否定的语气。“并怡然自乐”,只是为了强调桃花源人们生活快乐的程度,教学的时候只要说清楚这一点就行,翻译倒反而不重要,还不如让学生明白“并”字在这里之所以要重读的原因。从文言能省则省的原则来看,“不复出”三字足可以说明问题,不用在点明状语“从这里”。所以“焉”字同样是语气重于语义,教学时重点在于讲授“一声长叹表达了对世外桃源可望不可及的企盼和感慨”就行了,不必拘泥于字词。这个例子说明,文言教学,有时候完全可以就音律谈音律,透过音律折射内涵,比牵强的字词翻译效果更好。

例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处的“具”,教材中给出的翻译是“详细地”,但是,既然前面已经有了描述性的词语“一一”,“一一详细地说出”感觉也很勉强,“一一”不就是“详细”吗?那么去掉“具”字如何呢?“此人一一为言所闻,皆叹惋”,粘个句子就显得冗长拖沓,找不到重读,加入“具”字后,句子就有了主心骨,其作用相当于在一串平稳的音符中加入了一个圆润的滑音;同时有了这个长句作铺垫,后面的三字短句“皆叹惋”就能缓缓地流出,充分地体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把握住这一点,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此时一字一词的翻译更显苍白与机械,如果一定要给个说法,则完全可以与上文的“问所从来,具答之”的“具”字统一解释为通假字,通“俱”即可。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有时候通过音律也能把握文章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主旨的依据所在。

综上所述,文言文的音律并不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完全可以在诵读中充分领略,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而一旦师生的教与学过程和文中固有的音律产生了律动,则得到的绝不仅仅是情感的共鸣,有关字词的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这正是文言的魅人之处。

参考文献:

[1]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程瑞君.古诗文名句训诂研究.深圳:深圳大学学报.1996(1)

[3]王力.辞书与语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音律文言理解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炎词学思想研究述评
一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钥匙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