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9-08-24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创造性笔者探究

韩 玉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主要的信息源,教师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主要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因为新课标的实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但是,不等于说这种现象已经销声匿迹了,在实际教学中还程度不等地时有时无地存在着。因此,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依然是语文教师的一个迫切任务。如何注重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呢?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常从下列几个主要方面去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

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爱好。在他们对常规课堂的教学,或者是对教师的老一套教法开始厌倦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引导无疑有着相当不错的作用。而且,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当然,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教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语文教学中,笔者努力教会学生能够较快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势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灌输的填鸭式教法。需要重视的是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学生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为他们思维的拓展、个性的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比如,笔者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经常利用网上优势,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学习中用得着的知识,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笔者讲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出塞》,首先是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当悠扬的乐曲响起,屏幕上出现了一支戎装的骑兵,当背景显示逶迤的群山、飞流的瀑布、皎洁的圆月时,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然后是题目和作者分别从左从右飞出,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在带领学生朗读了诗歌以后,而是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条分缕析,笔者让学生上网去查找这首诗歌,从网页上去理解词义句意,然后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对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修辞有疑问,有的对龙城飞将李广不了解,有的对作者王昌龄比较陌生,有的对这首诗表现的意图理解得还不确切等等。笔者没有把现成的答案交给学生,而是将学生的问题归纳成五点,然后要求他们自己一点一点地从网上找。遇到还有难点,笔者就让学生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这样通过查找、讨论,学生学得有趣、认真,当堂测试,教学效果特别好。当然,利用信息技术引导,也不是要求教师们每一篇课文都要上网,都要制作课件,这主要看课文内容和教学的需要,但用信息技术引导学习对学生是大有裨益的。

二、鼓励学生思维发散

小学生由于见识少、阅读量也小,思维往往不容易打开,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只有思维发散了,才可能有创造性。小学课本中曾经有《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短文。文章写的是聂荣臻将军在抗日战争中收留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课堂上,笔者采用了设身处地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想象思维:如果你是两个日本小姑娘之一,见到了陌生的聂将军,你会恐惧吗?如果你是聂将军,见到了40年后来面谢的有了三个孩子的美穗子(美穗子是当年两个日本小姑娘之一),你的想法是什么?两个问题,两个角度,让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课程》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平时,笔者除了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以外,常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分析。笔者感到,学生阅读面宽了,视野同时开阔,思维也自然会发散,但缺少了引导和提高的阅读,其阅读的兴趣很难持续下去。因此,教师经常与学生就课外阅读的部分文章共同探讨,让学生吸取丰富健康的营养,学生更易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笔者曾经要求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创作的《皮皮鲁蒙冤记》,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皮皮鲁其人”;笔者也曾跟学生在课上“闲聊”《水浒传》里的李逵与林冲,“神侃”过《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等等,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也激发出一定的创造性思维火花。

三、创设合作机会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笔者经常创设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去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求得思维的开拓与发展。比如,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学生都耳熟能详,平时笔者也号召大家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对待学习。有次上课,笔者就采取了“说文”的方式来作文,题目是《我说愚公移山》。采取的方法就是合作探究,前后桌四人一组,说对说错都可以,只要说得有道理有条理有头有尾就行。目的是通过“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的材料也是学生最伤脑筋的事,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但是,学生身在宝中不识宝。怎么办?笔者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次作文题目是《妈妈的手》。不少学生犯难了,说这“妈妈的手”该怎么写啊。这题目远没有《我的妈妈》好写。笔者通过分组讨论、班级讨论,学生终于打开了思路,有些学生很有创意地以妈妈有双勤劳的手、温暖的手、智慧的手、友谊的手为主题去选材组材。可见,合作探究解决了素材难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创设合作机会探究不等于放弃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相反,合作探究是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没有了主体性的合作是空头的合作。试想,如果像以上两个作文题,参加讨论的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都没有自己比较独到的看法,那也就只能人云亦云。这样随波逐流的讨论到头来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更谈不上有创造性的思维了。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温馨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猜你喜欢

创造性笔者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性能相差达32%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