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如何有效进行分角色朗读浅谈
2009-08-24王华
王 华
【摘 要】分角色朗读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而且要求学生进入角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做到这些,没有教师的耐心指导,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使低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效地进行,以至于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教师耐心指导外,还需要精心选材,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有效 分角色朗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分角色朗读是孩子们最容易进入情感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让学生担当角色,可以引导他们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也能让他们读好课文,培养朗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去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呢?在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耐心指导
小学段的阅读目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对于朗读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一要用普通话把课文读正确,二是能流利地阅读课文,三是逐步达到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做以下方面指导:
第一,读准字音。朗读课文首先要求语言准确,所以教师要注意正音,使学生读准字音。为学生能正确流利、口齿清楚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
第二,读出停顿和重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是一个标点符号停顿一下,再长的句子也要一口气读完,哪怕是被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读文中的长句子,他们更不懂句与句之间如何把握停顿的时间,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指导孩子们读长句子时应该怎样停顿。不管是长句还是短句,要读好它们,只注意停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意读出轻重音。一个句子中有的词可以轻读,而有的词必须重读;一句话,有的语调要轻读,而有的语调需要重读,这些都要通过教师范读来指导学生完成。
第三,读出语气语调。语气语调是朗读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具体的声音形式,它们占有极其主要的地位。语气、语调有具体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喜、怒、哀、乐、爱、恨、惧等。喜爱时,气徐声高;憎恶时,气足声硬;悲伤时,气沉声缓;高兴时,气满声高;愤怒时,气粗声重;疑问时,气细声粘……语气丰富多彩决定了声音形式的千变万化。具体的色彩要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把握不好语气语调的,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和范读,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第四,读出感情。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教师通过范读、导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语音、语调、语速以及感情地变化,从而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正确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然地朗读,自然地表演,自然地流露。学生进入角色后,他们就会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选材
所谓精心选材,就是选择那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文章。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文章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能立足生活化。生活化,就是选择的材料要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材料要有生活的影子。能体现生活的材料最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也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人物思想的把握。如二年级下册中《我必须去》这篇课文,文中的小朋友李丹在要去敬老院表演节目之前接到了爸爸的电话,让她去看精彩的马戏表演,看马戏表演是她盼了很久才盼到的。但为了不失信,李丹还是选择了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诸如此种情况很多小朋友都有遇到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里活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进入角色了。
第二,能体现个性化。选择那些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富有个性的文章,让学生能敞开自我,展现自我。在角色分工上,应根据文中的人物形象选择能担当此角色的小朋友。老师此时要通过听录音、范读等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揣摩人物心情,读好人物语气,读出人物个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描写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中体会角色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这样学生才能入情入境。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狮子和兔子》一课,小朋友一旦进入角色,情感就被激起,情感与角色交融,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可以痛痛快快地表现自己,把自己的想象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三,力求趣味化。分角色朗读的文章一定要有趣味,有意思。选择那些有趣味的适合小朋友朗读的童话故事或生活小故事,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培养和发展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分配角色,必要时加上一些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如学习《一棵小椿树》时,找一位同学扮演小椿树,再找一些小朋友扮演小熊、小狗、小兔子、小猪……不戴头饰,进行表演,也充满了欢乐和情趣。表演是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更高境界,所以熟记文中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员参与
教师在安排分角色朗读时心中应该有个“谱”:为什么要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决不能只为朗读而朗读,只为表演而表演。朗读和表演的目的是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中各种角色形象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要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全员参与朗读练习,并从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在学生领会了作者意图和角色的内心情感,能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放手,把全班分成小组,让每组自行安排角色,然后挑选优秀的小组进行展示(必要时还可以选出两三组进行现场比赛)。其它同学认真地听,仔细地观察,同时体验人物的情感、态度,然后对朗读的情况作出反馈。这种方式就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成为朗读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这样,朗读训练才更为扎实有效,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分角色朗读的宗旨所在。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外,还应该让学生及时反馈分角色朗读的情况,教师总结并加以肯定,从而使学生们信心倍增,更加踊跃地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3]王宇红.朗读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中国文学标准朗读 古诗词篇[M].广东:广州音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