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阶段分析
2009-08-24陈小静
陈小静
识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第一学段的核心内容和教学重点。如何探寻识字教学规律和有效策略,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过程,经历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识字能力却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因此,第一学段识字教学应当是循着一定的阶段次序,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识字的过程,应当形成一个体现目标、内容、重难点、师生关系循序变化的识字教学序列。
1.第一阶段“引”:唱游趣学,渗透方法。第一册上半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是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摘果子”、“摘星星”、“你说我演”、“开火车”等简单的识字游戏促进学生与生字多见面,应成为该阶段主要识字手段。
刚入学的孩子形象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对实物的依赖,要在识字中渗透方法指导。例如学习《口耳目》,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其所表示的图画的联系,掌握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与识字方法;学习《在家里》,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那些家具,渗透认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四季》,让学生边读文边识字,渗透随文识字的方法……这样,每节课都突出一种识字方法,为学生展示了学习汉字的多彩舞台,逐渐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规律,体悟方法。
2.第二阶段“扶”:教给方法,体悟规律。第一册下半学期至第二册,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生字,对识字也有了一定的兴趣。这一阶段,教学上重在“扶”:教给方法,体悟规律。
(1)可以采用“送字宝宝回家”的方法加强生字归类系统学习。可以在教室里建“生字之家”。如“结构之家”,分为“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分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栏目;又如“方法之家”,设“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等栏目。每学完一课生字,就请学生送字宝宝回家。
(2)鼓励自主探寻记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可以让学生畅谈“我喜欢×字,我要这么记住它……”。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主动探求识字方法,对学习汉字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当然,要培养学生从想说到会说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但教师也不必着急,因为短时期的识字量是显性的,而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方法等则是隐性的。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悟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发展。
(3)可以在第二册的识字教学中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低年级孩子善于记忆形象直观的内容,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东西;习惯记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易记也不乐于记。从这个心理特点出发,也就不难理解本阶段学习生字时较严重的回生现象,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第二册的识字教学可提前引入“形声字”的概念,引导学生因形说义,因义联形。比如,学“飘”字时,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形声字,左右结构,左表声,右表义,有风才能飘起来。”像这样的教学方法,学习一个字,记住一类字,掌握了一条规律。将识记的重点放到意义识记上,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因“义”的融入而生成无尽的乐趣,从而有效提高了识字的质和量。
(4)开始利用字卡自主学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制作生字卡,制作时边写边想如何记。生字、拼音分别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做完后像玩扑克牌一样逐字识记。同学间要经常探讨识记方法。字卡还可结合“开火车”的游戏使用,通过竞争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从而促进互帮互学氛围的形成。
此外,在“扶”阶段可以提早教给学生部首查字法,让学生学习运用字典识字,引导学生看广告、商标、标语识字……拓展识字的范围,提高识字的质量,提高识字的能力。
3.第三阶段“起跑”:拓展阅读,从中学字。进入第三册,小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初步摸索了一些识字规律,开始渴望着大量阅读,识字开始走向“起跑”阶段。这一阶段,识字教学的根本在于拓展阅读,从中学字。
(1)利用字卡,自主积累词汇。实验教材第三册课文篇幅变长且不再注音,但不少学生识字反而显得轻松。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通过前面的学习,能感受到汉字字理,自主认字能力初步养成;二是年龄增长,视野开阔,所谓新字其实已在不同场合多次见过面了。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大部分生字以“卡片考考考”和“开火车”的形式就能达到识字效果。
本阶段字卡的制作较前一学期要求更高。要求一字组多个词。要求通过查字典、读课文,请教他人的方法自主识字,通过书写、自找识字规律的方法加深印象。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针对性指导或推广好的学习方法。
(2)拓展阅读,积累语感经验。到了第三阶段,识字教学重点体现在联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词义,积累语感经验。因此,这一时期的识字教学,应当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还要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自己认清字形,要思考字词表达的意思。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得思考如何去解决。开始,他们可能读得很慢,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吸纳到老师读学生听所不能取代的养分。识写分开,大量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早阅读。
4.第四阶段“放飞”:随文识读,自能识字。当进入第四册,学生的识字量大增,形成了自己的识字方法。识字正逐步寄寓于阅读教学之中,成为学生能自主实施的事。于是,识字教学进入“放飞”阶段,基本特征是:随文识读,自能识字。本学期要求尽可能多独立地给生字组词。可以从自己的经验积累中找词,可以查工具书、可以问别人。学完课文后要求准确地组词(即不写别字、不写错字)。用所组的词写句子,以深刻地体会词意。这阶段最容易出现同音字、形近字的混淆形象,这跟词汇量与语感积累不够有关系。课堂上要时常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汉字规律自己判断该用哪个字,该用哪个偏旁。这样,课外阅读的面就会变得更广了。
总之,语文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不是一个简单、静态的“起点”,而是一个变化不断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历程中,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潜能不断发育、成长,语言的内在生成机制日益完善,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教学过程的内在发展趋势,顺应学段中各时期特点,积极有序地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