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忽视的文言文语法教学

2009-08-17郑月丽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断句短语语法

郑月丽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一般由选择题、句子翻译或一段文言文的断句组成。这里面涉及到诸多语法问题,而语法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的高低,只有进行系统的语法教学,才能更好地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拿高分。

因此,我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语法教学,学点语法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必需。

下面,我想通过两个教学实例来说明语法教学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

例1:

这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有这样一道翻译题,原句是这样的: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是:臣子侍奉君王,犹如儿子侍奉父亲,儿子替父亲效死没有什么遗憾。

但很多学生这样翻译:臣子的事就是君王的事,就好像儿子的事就是父亲的事一样,儿子因为父亲的死亡而产生怨恨。

而本题的采分点为,“事”、“亡”、“恨”各一分,句意一分,结果很多学生只能得零分。

其实,要想正确翻译这个句子,必需要有词类活用意识、通假字意识、古今异义词意识和断句意识。

比如:①活用意识。这里,“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侍奉”。

在“臣事君”这个句子中,这三个词如果都是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没了动词谓语。

但如懂得一点语法知识,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谓宾都具备,那么,“事”活用为动词“侍奉”,就毫无疑问了。而“事”活用作动词“侍奉”的意思,在《鸿门宴》中就出现过(吾得兄事之)。

②通假意识。“亡”通“无”,意为“没有”。这也是它常用的意义。

③古今词义不同。“恨”,古义为“遗憾”之意,而今义多为“怨恨”,词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

④断句意识。如果语感好,懂得断句,那么这个句子在朗读时应该这样读:“子为父死/亡所恨”,在“死”与“亡”之间稍作停顿,句子的正确意思就出来了。

例2:

讲到主谓倒装句时,我常常举这个例子:“甚矣 ,汝之不惠。”并问学生这句话怎么翻译。不少学生这样翻译:“你太不聪明了。”我说这是意译,不是直译,如严格按照句式特点来翻译,根本得不了什么分,而学生说初中老师就是这么翻译的,没办法,还是语法惹的祸。 我只好继续讲:“这句话的正确的译文应该是‘你不聪明,太严重了”。然后我就再问学生,译文的句子成分应怎样划分,他们说,主语是“你”,谓语是“不聪明”。我就再问,那么,“太严重”作什么成分?学生说作补语,补充说明“不聪明”。这样的回答真让人啼笑皆非,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汝之不惠”充当的,其中的“之”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 的作用,谓语是“甚矣”。所以,这个句子应是主谓倒装句。结果因为学生不懂语法,当然就无从判断了

有感于上述原因,我认为,高一阶段有必要对语法知识进行补救,给被初中忽略了的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专门的补课,让高一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语法概念,比如词类概念、短语概念、句子成分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结合我多年来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法教学。

一、高一新生入学,可先花上两三周的时间给他们讲讲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

讲词类时,可重点关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人称、疑问代词)、介词。因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常有活用现象,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多涉及,介词常和状语后置有关联。

讲短语时,要特别强调主谓短语、偏正短语中的“状语+中心语”型,还有介宾短语。讲主谓短语,有助于学生理解“之”字的用法(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理解主谓倒装句;讲偏正短语,对判断虚词“而”“以”的用法很有帮助。

讲句子成分时,要让学生分得清主干和枝叶,要特别讲清楚定状补在句子中的位置,(可让他们牢记口诀——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常居主宾前),而这些,对理解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非常有帮助。懂得了这些,很多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对课本中常常出现的各类文言文特殊现象。

如活用和特殊句式,要注意教会学生归类,从而以点带面,并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形成“课文知识点——文言文知识网——新课文应用”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

三、加强文言文的诵读,以形成良好的语感。

总之,语法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必须注意语法的教学,只有这样,文言文的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责编 李晔)

猜你喜欢

断句短语语法
初中英语词组高频考点聚焦
跟踪导练(二)4
动词与动词短语(二)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妙用标点巧断句
攻击和防御
断句难不难
文言实词在断句时的标志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