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丢了语文教学的根

2009-08-13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李 丹

【摘 要】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汉语知识的关注越来越低的问题,从汉语言教学本身、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对学习汉语知识的兴趣等几个方面阐明了为什么要讲汉语知识,并简单阐述了讲解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汉语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普遍实施,中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步向着素质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语文素养;相反,对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汉语知识的关注却越来越少。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汉语知识打散,分别放在课后附录和课文后面的补充材料里,包括词语的性质、短语、句子成分、复句、病句修改、标点符号、修辞等,但事实上很多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都选择了弃之不讲。笔者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根,不但要讲,还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相应的练习。

一、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基础知识

1.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说,需要讲解语文基础知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讲好、用好母语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字词句段篇的关系,才能讲好我们的母语。就这个层面来说,语文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但是,随着语法意识的淡化,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在语言运用上越来越缺少规范的指导,在近年来逐步表现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步不大等,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感同身受。是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老师们不讲语法,确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的教学难倒只是为了考试吗?试问,对最基本的语言规范都一无所知的学生又能有怎样的语文素养呢?可想而知,这种舍本逐末的语文教学只能是失败的。

2.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要讲基础知识。2006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就拿文言文教学来说吧,初中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掌握常用的文言虚、实词的用法,会翻译一些文言语句等,如果没有基本的语法知识的基础,抛开语法知识去讲解文言语句的含义,恐怕学生只有死记硬背的份了,这样一来,还会有几个学生爱学文言文呢?相反,如果能够将一些基本的句式、词语的用法总结下来,教给学生,再辅之以背诵、练习,无疑会对文言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文教学也是这样。《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上面提到的语言难点。而要解决这个难点,也离不开汉语知识的指导,诸如词义与语境的关系、词语的褒贬色彩、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作用等,这些语汇知识对于体味和推敲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有帮助的。

3.就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的长远目标来说,在初中阶段更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在小学六年的学习时间里,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积累虽然是很扎实的,但缺少相应的语法规范。而到了高中阶段,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过硬的语文素养是很难适应高中学习的。从这个意义来说,初中阶段的汉语知识应该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这个桥梁作用失去了,初中阶段的教育很明显是失败的。

再从横向来看,语文学科一直被称为是百科之母。笔者一直坚持讲授基础知识的动力,就是源于几年前英语老师对于语文学科不讲语法知识的一句慨叹。而且从长远看,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对英语一门学科有帮助,数理化的审题、政史的论述、地理和生物等学科的学习无一不需要语文基础知识来做强大后盾。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一直以来,汉语知识就是因为趣味性不强而被多数人摒弃。可是,根据笔者这几年的经验来看,每一次讲解汉语知识,都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事实证明,学生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愿望都很强烈,学习态度都很认真,

并没有大多数老师所担心的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三、语文基础知识也是中考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笔者对身边的老师的了解,他们之所以选择不讲基础知识,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为教材不系统,有的因为学生不爱学,有的因为课时不够,但是在笔者看来,还是“中考”这根指挥棒的关系。自课改以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直接考核语法的题目都已经“消失”了。所幸的是近两三年的中考命题者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病句修改”、“修辞”等题型的出现使得很多老师又将目光投到基础知识上来。

四、教师要合理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

1.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编排,做到循序渐进。《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里对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进行了如下规定: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修辞格及其作用都设置在课本后面的附录里,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内容虽然较少,但相对完整,可以进行集中的讲解。多音字、形似字、复句、病句修改、语言表达的指导等均分布在每一册课文后面的方框附录里,可以分散到每课的教学后,随堂讲解。不必拘泥于讲课的形式,而应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尽可能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应注意在课本提供的有限的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练习,做到精讲精练。同时,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不能喧宾夺主,占用课时不能太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时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一个统筹的安排。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