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力并举、多管齐下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09-08-13陈明平张国睿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专业化专业评价

陈明平 张国睿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如何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呢?这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又有赖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

一、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支撑力

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审时度势,站在优先发展教育的高度,强力打造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挖掘潜在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紧密围绕为教育办大事、为教师办实事的宗旨,勇于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优化的、民主的、和谐的教育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举全社会之力,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想方设法努力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创造“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外部环境,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多种因素的核心力量,使他们生活上有稳定感,事业上有成就感,职业上有幸福感。从实际出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孕育良好的教育氛围,如在教师节时慰问一线教师,为教师送上一盆兰花;看望德艺双馨的老教师,送去温馨的祝福;给教师做一次体验,关心教师的健康生活等举措,这些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撑点。

2.学校精心打造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软环境。纵观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师队伍经历了由注重数量到提升质量、由“教育的无专业化”到“专业化概念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九十年代初,教育界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想,彻底否定了“教师是孩子的保姆”、“教师即教书匠”、“教师是万金油”的陈词滥调。重新定位了“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发展者”的新观念,这也为学校增添了一大职能和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1)激情调动教师。学校要始终把教师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把学校、办公室等场所建设得富有人情味,有一种家的感觉,使教师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工作顺心,富有激情,生活称心,和谐温馨,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才干。努力打造亲情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营造一个宽松、愉悦、有魅力的教书育人氛围,让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层面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归宿,都能感受到自己在为学校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学校领导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创建教师发展的内部软环境。如“三八”健美操比赛、“红烛颂”师德师风演讲竞赛、“校园之星”教师才艺大比拼、“元旦”大联欢等,让教师们在娱乐的活动中寻找开心,让快乐伴随教师度过难忘的一年又一年。教师在这样优越的内部环境中工作,身心愉悦,在工作之余能施展自己的另一种才华、彰显别样的魅力,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尊重赏识教师。努力发现教师们的长处,并包容个性中的某些不足之处。真诚赏识不夸张、不溢美,力争符合实际,发扬激励作用,注意倾注情感,以洋溢的热情启动教师的心扉,增强感染力与影响力。对于缺点明显的人,不轻视、不歧视,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关心他们的感觉,在理解、宽容的前提下,通过帮助他们矫正自己的缺点,使之找准自己的位置,依托“大家聊天室”,建立和善的交流平台,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增强凝聚力。使每位教师感受到学校是温馨的大家庭,是他们生命价值实现的平台,是他们最向往的地方,更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地方。

(3)实践锤炼教师。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积累实践经验。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大凡成功的教师都离不开在学习基础上实践锻炼。教师成功的第一步是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实践,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的摸爬滚打,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适应多岗位、跨学科、跨年段的需要。对于公开课、竞赛课、研讨课等机会要公平公正,推荐能者;要强化指导、多方督促;要发挥年级组、学科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使更多的年轻教师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挖掘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精神培育和自主发展的潜动力

1.关注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成长,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情感与情趣的鲜活的个体。每位教师的性格特征,教学风格,专业素养,专业特长各不相同。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关注教师人文素质和道德成长,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与自信,通过多种途径,让教师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走教师教育的个性化发展之路。如今的学校教育对教师已经提出了新的专业化要求,社会也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强调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人格魅力。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道德的引领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以及学生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的发展,才能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才能达到教书育人,高远而旷达的人生境界。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克服总认为自己吃亏的思想。学校要营造以榜样引路,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的奉献精神,形成比学习、比能力、比进步、比付出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的个体发展。

2.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准是否得到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习”的态度,而学习的态度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动力。现实中许多教师以事情多,工作累为由,将读书学习当做“软任务”置之一旁,也有教师认为读书是学生的事,自己对教材读懂读透,能把课讲清楚就行,读与不读关系不大。如果一个教师由于对现实环境的不满足导致对教师职业的倦怠而疏于学习,那么他的进步速度是可想而知的。反之,一个教师身怀危机意识,谦虚好学,乐于进取,他的进步一定是很迅速的。过去人们往往将教师知识的存储量的大小以“一桶水”和“一碗水”相比拟,但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出现,教师的思想、信息、认知水平、业务能力等均受到严峻的挑战。如果教师再抱着陈旧的观念,揣着陈旧的知识来面对学生,势必被新课改的洪流所淘汰。

教师必须在学校整体目标为基础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教育智慧和专业知识,自主确定专业发展的目标、途径。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应因人而异,坚持个性化,允许个性间的差异,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反省,扬长避短,自主对照,自觉反思,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既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又不会让教师感到困难,且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中的自觉性,让教师在自己的“试验田”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各层专业引领的助推力

1.搭建专业引领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发展离不开学校营造的和谐研究氛围。学校积极的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三网”学习平台:“地网”——开通校园网,带领教师建立班级网页,个人博客,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交流,促使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携手并进。让教师在互联网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天网”——开通广播电视网络系统,收看相关的教育节目和专题报告,如观看魏书生的“科学与民主管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教师”,周弘的“赏识教育”,郭思乐的“生本教育”,广东英豪教育集团陈忠联教授的“将成功传给下一代”等专题报告,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人网”——通过设立名师讲坛、举办读书沙龙、撰写反思日记、讲述教育故事、展示教科研成果、师徒结队赛课、送课下乡交流、同课异构研讨和集体备课反思等校本专题研讨学习交流活动,切磋技艺,不断提升。这样的环境,能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实、更快、更强,学校发展的潜力更大。

2.树立校长引领航标,促进教师群体发展。“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群体”。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的学校,校长首当其冲的要成为学者型的校长,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校长大力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在专业人格、专业理念、探究精神、管理教学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给教师树立好榜样,当好参谋,指明航向,以引领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方向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如建设优秀年级组团队、学科各课题组团队、骨干教师、名师团队、教科研骨干团队、青蓝工程团队、信息技术团队等。在这一个个和谐的团队里,教师间形成了开放与沟通,包容与欣赏,诚信与共赢的荣辱与共,众志成诚的团队合作氛围,更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3.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以榜样示范引路。积极发挥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空前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增强教学素质和信心,能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定期安排名师、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对教育教学现状作分析,对教学中的困惑作解答和质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作经验介绍,使教师对现实的教育细节有了更新的思考,让教师少走弯路,迅速成长。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导学制度的交流与互动,有效的促进了彼此间信息的交换、会谈的深入、经验的共享、研讨的启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从过去的“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

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模式注入新活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培训。但就最近的调查表明,教师专业培训很多是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脱离了教师个人的工作现状实际。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进行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

1.通过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来培训教师。因为教师主要是以课程为载体展开和表现教育过程的,但长期以来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开发者。随着教育改革逐步走向多元化,教材走向“一纲多本”甚至是“多纲多本”,可以借教师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教材达到教师培养培训的目的。

2.运用反思的方法培养反思型的教师。这种方法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进行反思,提倡写教育日记、观察日记、课堂实录,因为经验+反思=成功的教师。

3.通过教科研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其实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是为了发现教育知识并且将其系统化、理论化,但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目的是在发现教育现象的基础上,将其返回用于教育现实,从而改变现实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一线教师科研的选题应当完全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育现实。

4.通过“校本管理”进行教师培训。每个学校都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的管理理念。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总的办学方略。正是通过这种有特色的管理,从而把学校整体的办学理念贯穿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这也就达到了校本培训的目的。只有这样,教师才富有研究激情和欲望,才会变成校园中勇于吃螃蟹的人,校园才会因此而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开展的系列化教师培训工作的三个“细化”,即科学的教育思想,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新的突破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构建全方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的平衡力

有竞争才有动力,学校除了创设浓郁的教学氛围以外,通过构建科学、完善、全方位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评价制度,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它贯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既注重教师的工作实际状况,又关注教师工作的未来状况和未来发展,是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不断专业化的有效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发扬优点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师教育改革。过去教师对评价往往怀有畏惧与反感的心理,主要是因为过去评价功能失调,评价重心过分关注结果,简单机械,挫伤教师的情感和积极性。我们提出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注重发展,注重双向互动的评价理念,主张评价过程要突出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同行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对教师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做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力求评价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做到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手段科学合理,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谐、平衡。

因此,学校就要建立完善、公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善于肯定教师的科研成果,激励教师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己,激发教师研究的激情和欲望,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化专业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