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社会科学业考试命题策略
2009-07-31牛学文
牛学文
一、指导思想
中学社会科学业考试命题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
(一)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社会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学生通过社会科学习,应该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社会科学业考试的命题应该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上述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二)有利于改进日常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考试就是“指挥棒”,我们希望通过学业考试,促进教师从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依标施教”,注重“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本”为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三)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中学社会科学业考试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命题原则
(一)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也进一步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因此,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考试命题,而不应受教材版本的制约。
“考试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实践中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实际上就是坚持了“依标命题”原则。
(二)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
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考查实践能力,克服教学中“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向。
(三)体现“四性”要求
“四性”即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就是要着重考查综合能力。所谓综合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把学科内或学科间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知识整合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内容上看,题目应该生活化、个性化(选择性)、有地方特色等;从形式上看,题目应该图文并茂、题型多样、语言富有亲和力等。
开放性一是指考试形式上的“开放”,就是采用开卷笔答考试形式;二是指试题内容的“开放”,就是命制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特征是:①题目开放不封闭;②答案多元不唯一;③评分采意不采点;④创新加分是正理。主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性就是要结合时政热点,贴近社会实际。特别是非选择题应根据当前形势,与时政热点、社会实际紧密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四)确保试题的信度、效度,控制难度,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切实把试题的难度降下来,既实现考查目的,又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也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三、试题编制技术
(一)选择题的编制技术
选择题通常是由一个问题和一组被选答案组成,在很多情况下,一道或多道选择题还共有一段情景材料。选择题的问题可以是一个直接提问,也可以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它们就是选择题的题干。被选答案可以是文字、数字、符号、图表等,它们就是选择题的选项,或叫题枝。选项或题枝中一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或最好的,它们就是选择题的答案。
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客观性题型,它可以测量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并且适用于大多数的学科内容,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科学业考试也不例外。
编制选择题的基本要求:
1.题干本身应有意义(是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并以一个明确的问题形式呈现。就是编制选择题时应该保证题干中包含一个明确问题,这个问题即使在没有选项的情况下也有意义,同时,选项具有比较好的同质性,以降低可能的猜测概率。
如,南美
A.是一个平原、干燥的国家
B.比美国人口多
C.从美国进口咖啡
D.主要居住着西班牙殖民者
这就是一个质量不好的选择题,题干中没有明确的问题,意义不完整,选项是由几个极不相同的观点组成的,好象是一个非同质选项的集合。
如,大多数居住在南美的殖民者来自于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西班牙
该题就比较好,题干中把问题表述得非常清楚,选项的同质性也比较好,不会的学生很难作出有效的猜测。
2.题干不要包括无关的内容,选项中相同的内容应尽可能置于题干中。与学生应答无关的内容不会对学生答题有任何帮助,只会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甚至会干扰学生的答题。如果设计的试题不是专门考查学生选择相关材料的能力的话,题干中应该删除这些无关的内容。
如,2003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是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B.国家政权机关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通过选民选举产生其成员
该题中“2003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是多余的,而且时效性不强,对学生答题没任何帮助,应删除。
又如,上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起云涌。突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
该题选项中“的变化”应该合并到题干中,改成
上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起云涌。这些国家发生的突出变化方面是
A.社会制度
B.文化观念
C.国家名称
D.民族构成
3.全部的选项应与题干在语法上保持一致,同时避免它们之间存在语言上的联系。
如,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南南合作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该题中,学生可以根据“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
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一句话,推断可能的答案是G或D,因为“求同”与“合作”或“和平共处”存在语言上的联系。如果学生知道“第三世界”的概念是70年代提出的,就很容易从“1955年”这个时间限制,确定D是正确选项。
4.所有的干扰选项都应该似是而非的。设置干扰选项的目的是要迷惑那些没有真正掌握测试内容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干扰选项与正确选项的迷惑力几乎是相同的。如果所有的干扰选项与正确选项看起来都很相似,测试效果就会更好。但是,干扰项不应该迷惑真正掌握测试内容的学生,否则这样的干扰项可能有问题。
如,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C.交通拥挤与住房紧张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该题中的所有干扰项都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5.一般不使用否定式题干,同时也少用诸如“以上都不对”或“以上都对”的选项。通常大多数的问题用肯定的词语表达,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犯错误,漏看“不”、“至少”之类的词,而且也可以避免测量相对不重要的学习结果。
6.使正确答案随机分布在选项中,以防止学生看出正确选项的分布规律。
尽管选择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可谓优点多多,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第一,选择题无法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组织能力和观点表达能力,也不太适合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二,设计出比较好的选择题干扰选项往往比较难。干扰选项应该似是而非,不能迷惑真正掌握了的学生,而要将没有真正理解的学生迷惑倒,这谈何容易!
(二)材料分析题的编制技术
材料分析题是由材料和问题构成的试题形式,这些材料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漫画等,或者兼而有之;相关的问题可以是一题,但多数情况下是若干个题目组成的一个系列,这些题目主要是主观题,如填空题、问答题等,也可以是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是常见的一种主观性题型,它可以弥补选择题的不足,能够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材料分析题是一种在各种考试中广泛应用的题型,社会科学业考试更是如此。编制高质量的材料分析题,必须要注重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要认真选择试题背景材料。对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的基本要求是:背景材料应该与考试目标相关;背景材料应该与考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相适应(有类似性)。当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习经历的要求为原则选择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应该提供无新知识的信息;背景材料所含信息量适中,如果试题不是用来考查考生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话,一般不要给考生冗余信息或不足信息;背景材料提供的信息有效度高;考生必须依赖该信息(有时需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完成答题;背景材料应该在形式上或内容上与考生平常训练中见过的材料不同,但涉及的概念、原理、获取信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又是相同或相似的;背景材料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要都是文字材料,也不要都是图表或漫画等材料。
第二步,要精心设计问题。对问题的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问题应该与考试目标相关;一般不要直接引用材料或教材上的陈述作为问题的基础;对简答题的设问要直截了当,而且使要求的答案简洁具体,如“约翰哪一年进行了第一次环球飞行”,显然要比“约翰什么时候进行了第一次环球飞行”要直截了当得多,答案也简洁具体得多,而且不容易产生歧义。因为“什么时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可以是年,可以是月,也可以是日,不明确,而“哪一年”就非常简洁明确了;使用填空题时,给题目答案留的空白长度应该一样,而且空白不要太多。如果给答案留的空白长度不一样的话,不仅不美观,而且容易给学生提供答题线索;陈述句中的空白太多,意思就无法理解,学生就得去猜测教师的意图,比较难以回答;不同的问题之间应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应把不相干的问题硬拼在一起。
第三步,把材料与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设计材料分析题时,应注意避免两类错误,一类是问题的答案已包括在给出的材料中,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就能直接找到答案,这测量的是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另一类是无须对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加工,学生就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如果要使材料分析题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必须引导学生阅读给出的材料,并且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加工,获取适当的信息后(有时需结合额外信息或知识),才能进行应答。就是说,要把材料与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三)综合题的编制技术
综合题包括客观综合题、主观综合题和主客观综合题,材料分析题大多是主观综合题或主客观综合题。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科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其评价的重点就是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大致有三种方式。
其一是命制组合式试题,如: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此回答1~3题。
1.根据资料推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我国的
A唐朝(13世纪)
B.元朝(14世纪)
C.明朝(15世纪)
D.清朝(16世纪)
2.与郑和下西洋相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主要是为了
A.发财致富
B.宣扬国威
C.发展官方贸易
D.开展海外冒险
3.这两次航海“壮举”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
B.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C.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
D.加速了美洲的开发
其二是命制连锁式试题,即一道试题下设若干个小题,只有应用有关知识正确解决前面的问题后,才能继续下面的问题。如: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斗争。其中,一次斗争冲击了封建罗网,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但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反击下失败了(历时103天);另一次斗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胜利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取。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事实分别指哪两次重大斗争?这两次斗争的性质各是什么?
(2)你认为两次斗争有哪些共同的进步意义?
其三是命制融合式试题,即回答这种试题下设的各个小题,需要各学科各种能力的协同运用,如:
结合下述材料,回答1~2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引长江水,经京杭大运河到天津,使江苏北部、山东和河北东部受益。
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
A.解决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
B.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C.巩固国家的统一
D.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京杭大运河最早是在隋朝开凿的,请在右图A、B、C、D四段中选出流经浙江的一段(《隋朝大运河图》略)。
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综合运用能力。例如:
材料一: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形成台湾岛。宋代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曾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虽然,台湾曾两度遭受殖民侵略,但最终仍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二:1949年后台湾再次与大陆陷入分离状态,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并未改变一个中国的事实。而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却不顾这一铁的事实,公然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众议院也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通过了《加强台湾安全法》,妄图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用历史事实加以证明。
(2)针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什么方针政策?为什么?
(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青少年应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哪一项基本义务?
本题显然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典型题目。
一般来说,编制综合试题有三种基本思路:其一是从相关知识及其系统出发取材编题,即以知识立意命题。这类试题知识联系紧密,结合点巧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迁移)能力;其二是选择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取材背景编制试题,即以问题立意命题。这类试题贴近生活实际,反映了时代特征,有利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三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取材编题,即以能力立意命题。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正确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