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09-07-23蒋汉林
蒋汉林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生物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生物学习的空间,只有走生活化教学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能否落实课标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起到很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几年的生物教学生活中,笔者一直坚持实现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下面就其重要性和一些做法进行阐述。
一、实现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1.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藏族学生生活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地区,平时看到的生物种类较少,如果直接以教材中的生物种类为例,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列举一些在生活中能看到的生物,并试着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去解释这些生物现象,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终是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这种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生物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是: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这都跟生物密切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养成学生关注这类问题的习惯,这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基于以上几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实现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下面是本人这几年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1.有意安排,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生物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在上生物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曾经看到过一种芙蓉花:花初开时是白色,第二天变成了浅红色,后来又变成了深红色,到花落时又变成了紫色,他觉得很难理解,这些色彩的变化,看来非常玄妙,其实都是花内色素随着温度和酸碱度的变化而发生的颜色改变,这些在课本之外的生物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地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生物知识。
2.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生物知识直接来自于生活,只是学生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生物知识,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在讲光合作用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经历:一块草地上有一块砖,砖下和砖外的草颜色会有什么不一样?学生通过对生活经历的回忆可得出答案:砖下草为淡黄色,砖外草为绿色,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再引导他们学习书本中叶绿素的知识,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不仅很快地理解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3.营造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物教材的编排中有的知识距藏族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师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教材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较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如讲可遗传的变异时:射线、焦油等都可导致基因突变,笔者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创设了小白鼠在烟雾条件下和正常条件下生活的对照,通过解剖比较两组小白鼠存在的癌变差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远离烟草和放射源,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生物学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作为一门与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学科,笔者认为生物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在讲到环境污染的内容时,出示了笔者拍摄的校园、教室、宿舍中垃圾遍地的图片,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联系自己及周围的实际生活谈谈体会,学生承认乱扔垃圾的行为是可耻的,并表示要改正和接受监督,同时大部分学生还谈到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别人,自觉成为一名学校的环保卫士,这种以身边切实的事例来开导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课堂生活化教学,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