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有效”课堂的理解

2009-07-23樊继根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效益有效性评价

樊继根

2005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载于2005年12月16日《<厦门晚报>教育版》),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有意义——扎实的课;有效率——充实的课;生成性——丰实的课;常态性——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真实的课,(转自《福建教育》苏志民)

笔者仅就“有效”的理解做一些自我的阐述。

1.何谓有效的课

关于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说法,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应该是有效益的课,也即高效益的课是有效的课,但高效益的课最终需要落实到学生的有效的学习上,因此,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就看学生是否有效性的学习,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习是有效性学习呢?

(1)有效性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高效益的引导下,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的活动过程。

(2)有效性数学学习:不仅教师要具有高效益的教的过程,学生也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学习,而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激活学生“理解、沟通、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等活性因素,从而进入高认知、高参与、高情意的学习境地,这里的“三高”也是有效性数学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高认知”的课是有效的。

[教学讨论]无理数概念如何引入?

法一:从比较旧知识中引入。

从复习有理数概念开始,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和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但有些数,像π这样的数,小学里就知道是一个无限的不循环小数,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

[评价]这完全是由教师主宰课堂,理性地阐述、灌输,让学生消极接受,是一种同化的方法,显然对极大多数学生来说,对无理数这个抽象的概念是难以接受的,如果能接受,也是低认知的,只有靠课外大量的题型来强化理解,自然谈不上是有效学习。

法二:从归纳的感受中引入。

教师先出示课件,呈现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提问学生边长是多少?然后建立无理数模型,通过计算机描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评价]表面上看,这种方法是一种逐步的归纳思想,让学生有一个感受的过程,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烦琐,而且,学生难以适应和理解,在课堂上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认知程度也是不高的,因此,也不能说是很有效的。

法三:从感知中引入。

教学中我们不妨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从感知着手:

上课开始,教师手拿一个骰子提问学生:“这是一件什么东西?”学生感到诧异:“老师怎么把赌具拿到教室里来,这不是搓麻将用的吗!”接着教师把一位学生请到讲台前抛骰子,教师作好记录,黑板上跳出一串数:2.25361554261……,这时,教师问学生:“无限地投下去,结果出现的数能循环出现吗?”由于这是学生直接感知到的,又贴近实际,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无理数的概念。

[评价]这是一种巧妙的知识联结,是对大多数学生是行之有效的适合的策略,由此可见,要使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让学生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再延伸一点说,一个数学基础很差的学生,一定要进入奥赛班学习,肯定是不适合的,也就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评价一堂好课,是否适合学生是很重要的。

第二:“高参与”的课是有效的,

一看学生是否能很投入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

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看是否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另一方面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好的课。

三看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是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

有的教学非常热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十分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然而,许多这样的课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几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显然,这样的课也是无效的。

第三:“高情意”的课是有效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程下现代数学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要达到此目标,教学应注重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要求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把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群体工作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的培养也作为教学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处理好智能培养与心理发展内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先生50多年前就指出: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去教育学生,才能满足他们的真实感,”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中主要观察点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应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

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②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③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④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⑤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⑥师生之间的共同情感体验。

教无定法,个师个法,数学课堂就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有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谨以此文,与各位同仁共勉加油!

(责任编辑:金铃)

猜你喜欢

高效益有效性评价
科技赋能 新模式引领农业创新高效益 “农行杯”山西省第六届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参赛项目简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乌鸡高效益饲养技巧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