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好一片林

2009-07-22吴春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工程队长方体例题

吴春燕

小学毕业复习的目的是对整个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的知识作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梳理,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并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对比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等,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合理、灵活地设计复习课,发挥复习课的作用,增强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知识要点,了然于胸

“复习课难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对教师而言,旧知识以新形式呈现,复习课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一要求,复习每一课时的知识要点必须要做到了然于胸,从内容上进行纵向的梳理归类和橫向的沟通联系。比如,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等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都包括许多知识要点,如“式与方程”模块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知识要点。每个知识要点又包括许多知识点,如“比例”知识要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正、反比例的意义与比例尺、比例的应用等知识点。由此可看出,平时的新授课教学像“栽活一棵树”,而毕业复习课教学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气。因此,教师要明确、理顺每一模块的知识要点,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铺路架桥。

二、学前测查,因“学”施教

总复习教学的起点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为了真实地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每复习一节内容前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测试题。如复习数的读、写法和改写前,从测试题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数的读、写掌握得不错,除个別学生读、写错外,其余学生都能正确地读、写,而数的改写与省略,错误的人数相当多。了解了学生知识的缺陷,复习时才有了侧重点。在真实的学情调查基础上找到了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后面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既做到了有的放矢,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三、编拟例题,以一当十

从第四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来看,教材中出现例题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即使有出现例题的也比较单一。那么,如何编拟复习例题?这是摆在每个毕业班教师面前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比较认可的是尽可能地把相关联的知识点通过一道例题串线结网,充分发挥例题以一当十的功效。

1通过题组串线结网。

如复习工程问题,可通过对一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进行一例多问,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工程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挖一条水渠,甲工程队需16天,乙工程队每天挖1/12,丙工程队2天完成1/5,已知甲、丁工程队合挖要6天完成。

(1)1/16表示_____,1/12表示______,1/16+1/12表示_______。(2)3÷1/5表示______,1/5÷3表示_____。

(3)1/16+1/12÷1/5÷3表示_____,1/6表不______。

(4)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挖要多少天?

(5)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挖多少天挖了工程的3/4?

(6)甲队先挖4天,余下的乙队挖还要多少天完成?

(7)乙队先挖3天,余下的甲、乙两队合挖还要多少天?

(8)由丁工程队独挖要多少天完成?

(9)已知甲、乙两队每天合挖7/5千米,这条水渠长多少千米?

(10)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少挖1/5千米,这条水渠长多少千米?

(11)甲队的工效比乙队低百分之几?

此例题整合了工程问题的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涉及了工程问题的可能情况,通过说算式的意义,明确每个数、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为下文解决问题做好铺垫;通过解(4)(5)两题梳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合作时间=工程总量“1”÷工作效率和;通过解(6)(7)两题,梳理求完成余下工作量的时间=(工程总量“1”-已做的工作量)÷完成者的工效;通过解(8)题,梳理求丁独做时间=工作总量“1”÷(工作效率和-甲的工作效率);通过解(9)(10)(11)题,梳理工程问题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联系。

2设计探索性问题串线结网。

如复习立体图形,通过设计探索陸问题串线结网。

出示:一根铁丝长96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设计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并且恰好用完,该如何设计?设计好后,请汇报出长、宽、高或者是棱长。(学生展开探索,同桌讨论)

探索成果汇报如下:

师: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几种不同的答案?从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进行探索。

汇报探索结果:长方体的设计方案有无数种,只要长、宽、高的和等于24分米就可以;而立方体的设计方案就只有一种。

师:请先分別求出表格内两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然后从体积和表面积两个角度去观察得数。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展开探索、思考、验证后,纷纷得出:在棱长总和相等的情况下,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最大)

师:如果把表格中长12分米、宽8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圓柱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如果再把这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圓锥体,它的体积又有多大?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疑问,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通过三个有探索性的连续性问题的展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疑问链”。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首先对立体图形的知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对本单元的问题策略有了一个系统的把握,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得到了思维训练,发展了智力,使探索能力得到训练。

四、设计练习,基本为主

在复习课中应精选习题,精心设计练习,重视练习的层次性,以基本练习为主,适当设计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复习课往往时间紧、内容多,如果面面俱到就如蜻蜓点水,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因此,有的教师往往放弃简单内容,而选择难的、繁的、易错的练习给学生复习,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弄得中下生是越学越没信心,越复习成绩反而越下降。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可见,不从基础、原理开始,而选择“难的、繁的、易错的”题,会使教学如空中楼阁,达不到巩固与发展的目的。教学需要从基础开始,立足原理,这样才能起到查缺补漏、促进发展的作用,这是符合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结果就是形成认知结构,所以他强调要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它的好处有:第一,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具体内容。因为多数具体的问题只是一些原理、法则的具体化而已;第二,有助于学习内容的记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实际上是一种概括性较多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它有简约记忆、利于检索和提取信息的作用;第三,有利于迁移。基本概念及原理具有普遍性以及很强的基础性与再生性,利于广泛迁移。

总之,复习课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弥补以往学习知识之不足。同时,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引导矫正,将知识点连接起来——求同,把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真正“育好一片林”。

猜你喜欢

工程队长方体例题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穿越时空的工程队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临时工棚里的年味
机器人工程队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