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族文化视角析俄汉语命名方式差异

2009-06-15王明琦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民族文化

王明琦

摘要:命名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命名就是为事物创造一种符号,命名的过程就是事物符号化的过程。命名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民族心理和民族习惯,反映民族色彩、文化色彩、历史色彩和时代色彩。本文从不同的民族文化视角对俄汉语命名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概括的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命名方式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所谓“名”是指称事物的语言符号。万事万物都有“名”,命名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命名就是为事物创造一种符号,命名的过程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构词过程、事物符号化的过程。在语言的各个层次中,词汇是最活跃,也是最敏感、最易变化的部分,受社会和民族文化制约。词与词的组合关系能鲜明地体现词汇的民族文化特点,因为民族文化制约着词汇搭配,这样就使得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有别于其他语言,而一些特殊搭配本身就直接反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俄汉命名方式与民族语言文化、认知世界的价值取向都密切相关。下面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俄汉两种民族的命名模式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

一、专有事物的名称

(一)人名的“取”与“给”

汉语里的“取名”与俄语里的“给名”,反映了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汉语的命名过程称之为“取智”。而俄语的命名过程则称之为“给名”。汉族人生了孩子,要给孩子“取”个名。俄罗斯人大多信奉东正教。人名大多数是来自教堂日

命名过程中,命名造词是在主客体间多种社会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命名因其社会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必然会被放置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命名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体现民族心理和民族习惯,反映民族色彩、文化色彩、历史色彩和时代色彩。通过分析俄汉语命名模式与认知世界的价值取向差异,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研究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更有益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民族文化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影响阅读对话的三个瓶颈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