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毕淑敏
2009-06-15仪安平
仪安平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王蒙
初读毕淑敏女士的文章,初次认识这个名字,是在小学六年级的一本语文练习册上,虽然内容因时间潮水的冲刷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但平静却暗流汹涌的叙事,淡定却饱含感情的文字,那个普通却给人亲切感的名字,在我懵懂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以至后来努力了解,暗暗关注她的文章她的书,到现在,毕淑敏女士已经成为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之一了。
觉得自己也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有阅读的习惯,也读过不算太多但也能偶尔安慰一下自己数目的书。毕老师总是给我一种以最简单平淡的写作“特立独行”的感觉:没有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没有余华的黯然锋利,没有王蒙的开阔睿智,没有王安忆的感性细致,没有池莉的市井可爱,也没有安妮宝贝的清冷阴郁,她只是这样。用自己的方式阐述她对世界的感动和思考,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她对人生的疼痛与渴望。不浮华,不绚丽,不粗糙。读她的书,我总是在感觉和一位有着与妈妈年纪般大的阿姨细细地聊天,坦然,平静而且有安全感,可以放开自己的思维,吐露自己的心声。就像最初读她的《握紧你的右手》,我想读完后的那种释然与舒畅,是很久也不会忘记的。“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我想这句话。一定感动过很多很多的读者,一句简单的话语,让很多平常生命里有了些许的亮色。毕老师在文字里体现的那种真诚与真实,在这个日益浮华与虚假的社会,越来越显得独特,越来越显得重要,更是值得我们这些浮躁的年轻人学习和思考的。
我一直以为,一个作家,没有丰富与厚重的生命体验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的,就像没有肥沃柔软的大地。是不会有饱满金黄的麦穗的。毕老师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也许骨子里就带着一种不同于平常柔弱女性的宽厚,坚强和挑战自我的欲望与追求。毕淑敏老师17岁便来到海拔5000余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啊?风雪,严寒,疲惫,饥渴。使许多男性也望而却步的艰苦条件,她17岁的甚至还是稚嫩的肩膀便要承担这一些……毕老师当过兵,做过医生,从医20年后又开始写作,后来又完成心理学博士课程,成为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这些平凡与不平凡的经历,开阔了她的视野,厉练了她的心灵,丰富了她的生命。有这些丰厚的生命历程,再加上女性心理特有的敏感与细致,永不疲倦的思考,对文学的热爱,对世界与人类无比的关怀,那些给人力量,予人安宁的文字出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我很少见到过,一个作家,抱着如此的胸怀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人生,这芸芸众生,用心底真诚的声音,用身体力行的努力,用发掘生命的温暖,用召唤人性的光辉。文学对于每个作家,每个读者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在毕老师的心里,在她的笔下,文字无疑和手术刀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治病救人,匡正世道,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指引人们灵魂的道路……朴素的文字,深刻的哲理,毕淑敏总是有着对文学执着的理解,坚定的追求,读者的疼痛与健康仿佛也确实是与她的疼痛与健康息息相关,生命相互交错总能交相辉映。一个有济世胸怀的女子,用文字温暖甚至是拯救这世间许多冰冷抑或残缺的灵魂。
“人的一切弱点,心理都具有。”——毕淑敏
2007年的寒假初读毕老师的《女心理师》,本想一蹴而就,没想到却断断续续一直到2008年暑假才全部读完。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在心底里交错了太多的情愫与想法,竟一时分不清什么才是感触最深的。一部现代女性心理成长的史诗?一部年轻女性自立自强的奋斗史?还是……老实说。可能是自己资历尚浅或是思考问题不够深刻,我对这本书不是太喜欢。应该说从这本书上,可以看到毕老师自己的影子。书中自始至终也体现了对人们心理问题的关注,对人们灵魂的救赎与自我救赎,始终保持了关怀并且去爱的态度,但是,我依然不喜欢这本书。
女心理师贺顿从一个社会底层进行临终关怀工作的护理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得到各方面特别是来自自己丈夫的帮助,成为自己梦想中的心理师并且拥有一家心理诊所的故事,当然故事中也穿插了更多现代人的心理困惑,精神疾患,救赎行为以及围绕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
我不知道老师您是如何看待这本书的,我的想法很不成熟。就谈谈自己的理解吧。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想象和理解,一个有着童年冰冷回忆,在这个偌大城市里一无所有的女子,她的困难,她的孤独,她的无助,她的理想……世界和人海对她是如何有距离感和不安全感,她为靠近梦想。她为自我生存,她为残存尊严可以做多么大的牺牲,哪怕这些牺牲可以游离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可是还是觉得她奋斗与成长的历程中丢掉了很多原本有的清澈如水的东西。这是让人遗憾和难过的。
我不想做一个虚假的“卫道士”,也许“道德”本来就是个“无耻”的东西,你没有处在主人公的环境,你没有经历主人公的体验,所以你永远不会想象如果主人公是你,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人们的嘲讽,人们的同情,人们的感叹总是建立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用自己的“道德”去批评别人的“不道德”,如果在更高,更“纯洁”的位置上,人们又是“道德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道德。都有自己的底线,从这个角度上。我是理解并且同情贺顿的,但,绝不是支持她!也许,这部作品有点颠覆毕淑敏老师以往的风格,主人公以一种更“现实”和挑战人们心理的方式拯救自己和拯救别人。原来被读者所熟悉的平凡中蕴藏美好的方式变成了残酷中寻求方向的历程。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案例,那些看似远离现实的患者,掩卷沉思,不都是钢铁森林中活生生的“我们”吗?也许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也许只是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人的一切弱点,心理都有”。贺顿,作为心理医师本身,或者就有心灵疾患,到了这个程度上。再去讨论她成功所运用的心机和手法是否为普通人所接受已经不重要了。我忽然想到我们所处的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是物质越来越丰富,道德越来越彷徨,精神越来越没有归属感呢?也许这正是毕淑敏老师想和我们解释和表达的。如何给心灵找一个家,无数人期待这个问题的答案,书中给了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找心理医生,呵呵,问题真就能这样解决了吗?也许每个人好好想想,心底就会默然。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诚如杜拉斯言,爱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在爱与被爱里,女性总有着最独特的视角,最细腻的感官,最执着的梦想,不管这是爱一个人。爱一个家庭,还是爱一个世界。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又为女性文学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时代给了她们,可爱的她们更大的力量,也给了她们更大的责任,更艰巨的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由衷地感觉到,她们,强大并且美好!
毕淑敏老师的作品里,爱与拯救,是一直不变的话题,在《女心理师》中,我们似乎没有找到以往所熟悉的东西。但是,我想,去爱,去拯救的前提和基础也许就是去认知自己如何不完美吧。不管怎么样,这本书,或者是毕老师的所有作品,甚至是所有当代女性文学,人类文学都在为人类心灵寻觅回家的道路。哪怕路途艰险,迷雾蒙蒙,文学这把高擎人类理想与良知的火炬。将永远明亮,永远指向那回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