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

2009-06-15李小兵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情感表现

李小兵

摘要:歌唱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中要字正腔圆,吐字清楚、准确,并将歌唱语言与音乐情感相结合,使歌唱突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表达出歌曲的深邃意境。歌唱语言应该随着内容和曲调灵活运用,以表达歌曲不同风格、塑造完美的音乐艺术形象。

关键词:歌唱艺术;歌唱语言;情感表现

歌唱艺术是通过美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歌曲内容的。歌唱的语言可谓歌唱的灵魂,语言表达时,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发声位置、共鸣等技术指标的完成。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达与优美声音的有机结合,才能生动而形象地体现曲情词义。使听众产生共鸣,通过情感的传递迸发出心灵的火花。这正是歌唱艺术的魅力所在。

一、歌唱中要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楚、准确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一切歌唱技法都要围绕语言这个中心来进行。歌唱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所以正确掌握咬字的基本功,是歌唱者的重要素养之一。

(一)要做到“字正腔圆”,就要处理好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发音。

1、字头清晰有力。字头通常是由声母组成,都是子音,子音是不能延长的,因此要咬得敏捷利索,着力点准。如shi(是)字,字头为声母“sh”。“si”(四)字,字头为生母“s”。唱歌中咬字、吐字的第一步,是要把字头唱准确,唱清楚。其次,字头发音时,要喷出口腔。给人以干净利落、结实有力的感觉。

2、字腹延伸准确。字腹也就是韵母中的韵腹,通常是由发音最响亮的元音来充当。字腹延伸也就是在歌唱中把这个母音延长。

3、字尾收音快捷适时。凡是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字,其最后一个音素就是字尾。有字尾的字在发音的最后部分要收音,这样字音才能发得准确、清楚。

4、字的头、腹、尾的关系。在咬准“字头”,吐出并保持好“字腹”,交待好“字尾”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三者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成为一个整体,而绝不能三者割裂,转换过渡笨拙。

(二)歌唱中错误的咬字吐字及纠正方法

(1)读音不准

读音不准主要是受方言影响。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没有“zh、ch、sh”这几个声母。所以,常常把普通话中带有这几个卷舌音的字读成“z、c、s”,如:把“十(Shi)”错念成“四(si)”、“山(shan)”错念成“三(san)”等,也有把不卷舌的字错读成卷舌音。

舌尖音“n”和“1”在有些地区也很容易相混。如:把“牛(niu)”错念成“流(liu)”、“那里(nali)”“错念成拉泥(lani)”等。

前鼻音“n”和后鼻音“ng”在很多地区也混淆不清。如:把“兰花(lanhua)”错念成“男花(nanhua)”等。

纠正方法:

首先要分清歌词中哪些字头是卷舌音,哪些字头是舌尖音,哪些字尾是前、后鼻音。有些没有把握的字要查阅字典,对每一个字的音素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会出错。

慢速朗读歌词,对其中的难点反复练习,对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练习。使每个字发音都准确无误。在此基础上,结合歌曲旋律练唱。

(2)“音包字”导致的咬字不清

有些歌唱爱好者片面追求所谓的声音质量,在歌唱时全然不顾歌词中每个字的发音方法和部位,口舌僵化,嘴里好像含了橄榄果,咬字吐字含糊不清。也有一些人则相反,他们过分注重字的发音,对每个字的音素不问其主次都平均用力,其结果不但使字音支离破碎,而且导致歌唱时声音单调、毫无优美之感。

纠正方法:

在保持歌唱状态前提下,口、舌、唇应根据字音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变动作。只要把每个字发音时所要求的口形与唇、舌的动作和歌唱发声状态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得到吐字清晰、声音优美两者并举的效果。

(3)归韵不准。

有人唱歌时,在每个字的结束处都要闭嘴收音,其结果是每个字都附加了字尾“m”,严重影响到字音的准确与清晰。

纠正方法:

当一个字音吐出后,口形要保持到底。中途不要改变,这样就能保持字音准确。如果随意改变口形。字音就会走样,对有韵尾的字尤其要注意。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歌唱者仅有漂亮的声音,而吐字含糊不清,甚至错误百出。就不能准确表达歌曲内容与感情。所以。应该把咬字、吐字技巧置于歌唱发声技巧同等地位认真训练,才能完美表达歌曲作品。

二、歌唱要唱情,做到声情并茂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现作品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歌唱中感情的抒发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行腔和歌词来表现的,所以唱情就一定要带着感情来咬字、吐字,这是演唱的基本要求。优秀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受到广大听众热烈欢迎和喜爱。除了他们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是以情动人,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了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这就是歌唱中“声情并茂”的内在表现。

1、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艺术。

2、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音乐知识

如何完美、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这不仅是歌唱技巧的问题。也关系到歌唱者的文化修养。如果演唱者对一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一无所知,也就不可能对歌曲本身所表达的主题有一个完整、正确的理解,演唱时就无法确切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如果缺少地理、民族、民俗、方言等知识,也就不可能把民歌的风格特点表达出来。所以,提高文化修养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

除文化修养以外,歌唱修养还包括音乐基本常识,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和中外音乐史等知识。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才可能具有对音乐欣赏和理解的能力,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和再创造。

3、精确读谱,深入理解,不断丰富歌曲内涵

歌唱艺术是演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要准确深刻地表现好歌曲的内涵,首先必须认真研究歌曲的音乐和歌词。法国音乐家皮埃尔,贝尔纳克认为:“照谱纸上确定的符号发出音响是表演家首先要做到的事,他必须靠这些符号来理解作品,因此表演家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要把乐谱辨认清楚,以最大的注意力和精细的准确度,在音响中确切地表达出来。”歌唱者进行再创作所依据的材料就是作曲家写在谱纸上的音乐符号和表情符号。认真分析研究乐谱、歌词和表情记号所要表达的感情内容,是歌唱者进行再创造的首要任务。只有将歌曲读熟、背熟,弄清歌词的内容和音乐中各种表情记号的意义和内涵,分析理解歌曲的基本风格情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之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对作品作进一步的艺术处理。

音乐是歌曲的灵魂。要在熟读乐谱的过程中,反复体悟音乐的感情特征,领略歌曲音乐的旋律美,理解歌曲音乐的意境。歌谱看来是无声的、静止的,但是在歌谱之中却记录和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歌唱者就是要在歌曲的文学(歌词)语言造型和音乐旋律起伏中,发掘出这些丰富的感情因素,掌握歌曲的风格基调,引发我们心中的想象,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激起内心的歌唱热情,使自己的歌声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思,从而艺术地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三、语言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歌唱表演的最高境界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创作、教授和演唱声乐作品,都必须注意到作品的语言与音乐两个部分。在声乐艺术创作中,必须使音乐和语言融为一体。更好地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歌唱艺术中的吐字咬字即语言与音乐两者紧密结合,综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符号。字在歌唱中承载着传情达意的任务。因此必须做到“字里传情”。通过咬字表现出一定的音乐形象和风格。歌唱的过程既是语言浸化音乐的过程,也是音乐溶解语言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歌唱实践中要摆正语言与歌唱情感的关系,遵循我国唱论中“声中有字”,“字中有声”的标准。

歌唱表演艺术中只有将吐字做到“字正腔圆”和感情抒发上做到“声情并茂”地完美结合,才能将歌曲的内容、词曲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而又完美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内心与作品融为一体,曲中有我,我就是曲,声腔相恰,音意相融。歌唱者才能把心灵深处流淌的旋律,流进听众的心田。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及快感。这两者在歌唱艺术中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猜你喜欢

情感表现
论器乐教学中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浅谈当代编织艺术的情感表现
论声乐作品演唱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
民族舞教学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
产品中交互设计的用户体验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