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评价方式
2009-06-07彭伟平
彭伟平
【摘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所以新课程条件下的考试制度也应该以一种崭新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是知识和能力,动态和静态,客观和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反映。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考试改革;评价体系
Establishment new under the course background of examination evaluation way
Peng Wei-ping
【Abstract】The purpose of course evaluation is the degree which investigate a student the realization course target, more important for the sake of examination and improvement student of study and teacher of teaching, improvement course design, perfect teaching process, thus and availably promote student of development;New course not only concern the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 and want to discover with development student various of potential, new course's biggest characteristics be "have a foothold process, promote development", so new under the course condition of examination system should also with a kind of brand-new of evaluation way to evaluation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New of evaluation the system should be knowledge and ability, dynamic state and static state, objective with development etc. several of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Key words】New course implement;Examination reform;Evaluation system
传统的考试模式、评价体系有着其深刻的文化根基和历史根源,但它缺乏对人的多元化、人性化、动态化的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机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称职,学生是否有出息,是否有前途的唯一标准。考试则以考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纸笔考试形式,也只能在认知方面考查学生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书面问题而不是与我们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这种考试只能说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结果的测试,这势必导致教师的教学不顾学生的兴趣,占有本应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片面追求更多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学生则错误地认为成绩等同于智力、等同于能力、等同于成功,从而出现更多的学生以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目标,使得学生学习能力的知识化,知识的记忆化,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对情感的体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程积极倡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提倡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协作,倡导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将衡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价值态度、实用能力等诸方面的因素加入到考试评价体系中来。对于我们广大教师,必须研究如何突破传统的考试屏障,如何科学测量学生真实的学习内涵,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同时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对考试功能的再认识,对考试结构、考试组织形式、考试结果处理方式等的调整与完善,减少与避免考试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挥考试的促进作用、激励作用,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和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1.正确理解与认识考试的评价作用
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标志,那种受传统课程评价理论和应试教育影响,追求表面的评价效果,导致教学与课程整体评价的非人性化、机械化的做法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多元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又重视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2.按照新课程理念,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全面影响作用
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能力发展、品德和人格形成水平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水平都有变化,要全面评价这些方面,评价标准就必须包含学生身心发展各方面的变化及程度,并合理确定各方面变化在考试和评价标准中的比重,即考试和评价标准的广度与内容必须与评价对象的变化范围相吻合,评价标准的深度也必须与评价对象的实际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相一致。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只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诸如单元检测、过关检测、一课一测、一单元一测、阶段性测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如牛毛、名目繁多的考试手段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评价,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新课程更关注考试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内容和结果,从而让学生能面对现实,肯定成绩,反思不足,增强自信,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进而产生进步的动力,使考试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跑器、加油站,变“教学为了考试”、“学习为了分数”为“考试促进教学”、“考试有助于总结自我、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使教学与考试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设置模式
作为学科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课程设置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设课程,例如理科类可另外开设实验课,操作课等,文科类可开设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写作课。如果条件许可,可指定听说课教师、阅读课教师、语法课教师、写作课教师。这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也更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生的兴趣、需求与教师的个性特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5.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
学生必须从死记硬背中摆脱出来,教师也必须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身于教学科研中去,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喜爱与学业成绩的不断进步之间的有机统一。
6.摆脱单一性的、缺乏个性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只是以“一张试卷定好坏、定终身”的机械模式,缺乏全方位调动学生知识储备的功能,更不能全面科学地体现学科中内在的联系与相互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学科考试除了检测学生某一特定能力,更需测定学科中相通的一般能力,并注重知识的协同运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作为学科教学,我觉得可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考试模式,可以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不仅是听力测试、阅读测试,还可以专门设置口语测试、写作测试,知识性测试,可还设置达标性测试等等。当一些学生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时,教师可提供补偿性考试,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有机会考出好的成绩,充分让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考试卷上可以设置必答题、选答题、附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出可提供不同难度的试卷,如可以有A卷、B卷、C卷等等。这样做,完全避免了试卷种类单一,试卷难度单一,缺乏区分度、追求统一水平的现象,从客观上保证了考试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有利于让所有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也更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全面实施新课程,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具有较大的导向作用和影响力。学校、教师在考试制度改革中既要看到考试评价制度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又要理清思路,加强研究,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要善于建立一个科学、公正、公平的考试评价体系,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新课程的理念、先进的评价体系正确引导学科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收稿日期:2009-09-21
作者地址: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