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提问 优化教学

2009-05-22范利华

魅力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提问兴趣

范利华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4-099-01

摘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恰到好处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课堂;提问;兴趣;文本;教学效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有目的学习,有重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学有成效。因此,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提问质量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那么如何提高提问的质量呢?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提问方法,讲究提问的技巧,巧设提问,从而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认知活动有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的提问如能与学生的兴趣趋同,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实际教学中,很难做到提问和兴趣完全相同,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的兴趣与通过提问进行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问的问题应具有目的性

第一,教师应抓住文本的兴趣点提问。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的知识点。通过兴趣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教师应抓住文本的重点提问。教师通过对文本重点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文本重点,领会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文本重点的学习应是课堂教学中的重头戏,学生的“举一反三”中的“一”就是文本重点,只有把文本重点吃透,达到完全领会的境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才能做到“立足于书本,放眼于世界”。

第三,教师应抓住文本的疑问点提问。疑问点不一定是重点,但是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重点及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对难点进行分析理解,化难为易,逐步学习掌握知识要点,打开学习思路,进一步领悟文本内涵。

三、课堂提问与学生回答是互动行为

课堂提问的形式原则是师问生答,教师通过设计好的“问”,引导学生的“答”,以达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但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学生因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课堂气氛、教师的提问方式等等各种原因,可能学生的“答”与教师“问”的目的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牛马不相及,或者是只有教师的“问”,学生没有积极“答”,这样就无法达到现在课堂教学的目的。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只是按照自己课前的提问方案机械的教学,应当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第一,教师可以把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学生,小问题之间间隙短,思维跨度小,避免学生过多的发散性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向集中。

第二,教师在提问的同时框定答案的范围,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去思考回答,切忌偏离教学内容讲题外话。出现“卡壳”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第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问答,学生在处于“问”的状态时往往比“答”的状态更积极。这种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互问可在局部也可以在全班进行。

第四,注意提问不要呆板、要有明确的启发性。好的提问,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提问的方式不应一概而论,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学生的反映等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形式容易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训练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并且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刺激其积极思考。

课堂提问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适时适度、富有技巧的提问,从而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巧妙组织,有效实施,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提问兴趣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